现浇砼楼(屋)面机械抹光施工技术

时间:2022-09-23 11:26:56

现浇砼楼(屋)面机械抹光施工技术

摘要:本施工技术从改进施工工艺入手,采用园盘磨光机进行抹光方法,使现浇混凝土楼(屋)面表面的平整度、光洁度有了明显的改进,楼面表面可直接进行水磨石埋条、铺浆,屋面可直接铺贴卷材的要求,施工进度明显加快,节约了屋面找平层的费用,省时省力质量可靠对现场施工有相当的经济参考价值。

关键词:平整;光洁;观感;质量;楼(屋)面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现浇混凝土楼(屋)面结构施工

大多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其浇筑速度和机械化作业的水平较以往有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大,水灰比高,现浇楼(屋)面浇筑后表面会出现一层浮浆,在终凝后,结构表面出现收缩裂缝,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裂缝贯通,影响结构表面观感质量;由于一般常采用人工抹光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平整度难以保证,因此设计多考虑在楼(屋)面结构表面增设一层厚度为20mm左右的找平层,以满足下道工序施工的要求。

为了提高现浇混凝土楼(屋)面表面的平整度、光洁度,加快施工进度是施工技术改进的一个目标,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QC活动,从改进施工工艺入手,采用园盘磨光机进行抹光方法,使现浇混凝土楼(屋)面表面的平整度、光洁度有了明显的改进,楼面表面可直接进行水磨石埋条、铺浆,屋面可直接铺贴卷材的要求,施工进度明显加快,节约了屋面找平层的费用。该成果获得了2006年度全国建设工程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等奖

2、工艺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工工艺是在楼(屋)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采用园盘磨光机分二遍压平抹光,然后再进行二遍精光,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无收缩裂缝出现,观感质量好。本工艺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浇混凝土楼地面,平屋面施工。3、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3.1、工艺流程

模板支撑铺设钢筋绑扎、水电设备管道等的暗管敷设水准仪抄50线(对面积较小的楼地面)固定调节螺栓安装槽钢(对面积较大的楼地面)调整控制标高混凝土浇捣槽钢拆除混凝土修补砼真空吸水机械磨面、压光平整度复核成品保护模板支撑拆除

3.2操作要求

3.2.1一般规定

①施工准备:施工前,应预先确定砼楼地面施工流程,配置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做好施工机械的检修工作,保证楼地面施工的连续性。

②后浇带和施工缝的留设:后浇带的设置根据设计要求留设。施工缝的留设,对于住宅楼,根据单元的具体情况,施工缝一般设置在两个单元和一个半单元的非承重墙的圈粱处。对大面积的楼地面施工,混凝土宜跳仓浇筑,施工缝应结合伸缩缝一起设置。

3.2.2基层处理及垫层施工

地坪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土言进行分层回填夯实,使压实度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

3.2.3模板支撑

楼面模板支撑应采用钢管扣件支撑体系,梁底侧模宜采用18厚胶合板模楹,楼面模板宜采用1~18厚竹胶合板模板。支撑立杆间距按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规定执行。

安装模板时,按放线位置初步固定其位置,用水准仪检查模板顶部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可略高于1~2mm),并检查模板是否顺直,然后用支撑将模板固定。

为确保板缝处不漏浆,对胶合板侧面要求细刨、刨平,接缝处贴胶带纸。方木两面要刨光,以保证高度一致。

3.2.4钢筋绑扎、水电设备管道敷设

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绑扎钢筋,钢筋下面放置垫块,双层钢筋间放置垫块或钢筋马凳进行支撑,以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并保证上部钢筋保护层厚度,在预留孔洞(D≥300)周围及房间四角易出现裂缝部位,应设置抗裂钢筋网片。

水电设备等的管道敷设应按设计要求的部位及时预留和预埋,同时做好对模板和成品钢筋的保护工作。

3.2.5固定调节螺栓

用φ16的螺杆,螺杆末端宜设成弯钩,用混凝土预先固定或与板底层钢筋焊牢且与面层钢筋焊牢,螺杆顶端低于地面标高10mm。在螺杆上端设置双螺帽。下面螺帽用来调整槽钢标高,上面螺帽用来固定槽钢。螺杆埋设的间距应视所采用的振捣方式而定,一般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螺杆间距为1~1.5m;采用梁式振平机进行混凝土振捣时,螺杆间距家为0.8m~1.0m。

3.2.6安装槽钢、控制调整标高

混凝土面层平整度的控制是该施工技术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于面积较小、室内框架柱或构造柱较多的工程的楼地面,施工前,用水准仪操平放线,将50线操测在每根柱上,然后拉通线。待初凝后再用水准仪对混凝土的上口标高进行复核、调整、修补,以保证平整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平整度要求。

对于面积较大的混凝土楼地面,宜用安装槽钢的方法进行调整控制标高。槽钢安装前,应根据埋入的螺标明间距在其上开设条形孔,以便螺杆穿入。槽钢初次安装后用水平找平,调节螺帽使整个楼地面平整,在标高达到要求后,拧紧螺帽固定槽钢。由于调节槽钢平整度是控制混凝土面层平整度的关键因素,必须保证槽钢安装的平整度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规定的平整要求。

4、设备和工具、材料

设备主要有园盘磨光机,数量可根据施工面积配置。

工具有2米的检查尺。材料主要是养护用薄膜材料等。

5、质量控制

5.1、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安装质量,复核几何尺寸,设置控制板厚和平整度的标点,数量以不少于1个/m²为宜。

5.2、作业前对操作工进行技术交底,明确磨光机的行走路线和操作注意要点。

5.3、应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采用平板振捣机时,应纵横向来回振动,防止漏振。

5.4、应由专人负责混凝土表面收水的检查,严格控制二次磨光的间隙时间。

5.5、混凝土磨光后,应及时进行培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6、环境措施

6.1操作工应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穿着绝缘鞋。

6.2磨光机应设专用开关箱,满足一机一闸一保的要求。

6.3多机作业时,两机之间的安全距离应在3米以上。

6.4冬期施工时,应采取保温养护措施。

7、经济效益分析和质量效果

当采用机械抹光施工较原来的人工抹光方法施工,人工费可节约30%左右,冲抵机械折旧和使用费后,实际可节约费用约20%左右。对于一般的楼(屋)面工程,节约找平层的费用约为5.6元/m²,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工程质量而言,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光洁度有了明显的改进,减少了裂缝出现,观感相当不错。经过四年多上百个工程项目的实践,这种施工工艺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工法运用。

8、应用效果

某公司2000年4月在江苏艺都集团综合楼工程中开始试用本技术以来,已陆续在其它工程中广泛使用。通过在这些工程中的推广应用,不断完善了观浇砼楼地面一次成活的施工工艺,保证了工程质量,避免了楼地面的裂缝、空鼓、起壳等质量通病的发生,同时还提高了楼地面的平整度,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成本,得一了业主、监理、设计和政府监督部门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本施工技术采用了混凝土原浆整体随捣随抹施工工艺,节约了大量的面层粉刷和人工,降低了工程成本。

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步代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楼地面从预预型发展为整体现浇型,既增强了结构刚度,又满足了抗震性能的要求。

参考文献:

程亦莘,赵迎杰;混凝土楼板机械抹光施工[J];施工技术;1989年06期

上一篇: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探讨 下一篇:土建工程项目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