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现在与未来

时间:2022-09-23 11:24:31

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现在与未来

中国引入了生态博物馆概念之后,开辟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展示的新模式,并逐渐辐射到以特定社区为空间载体的“族群”文化保护中。事实上,生态博物馆在各地的建设,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总的方针是;兼顾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将文化遗产置于该地区整体生态环境之中,将“文化遗产”置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动态过程,兼顾生态环境的保育,赋予“文化遗产”动态的、鲜活的生命。

在生态博物馆的要素中,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资料中心(传承认知中心):对生态博物馆整体内容作概括性的说明与解释,用以存放与该文化领域相关的信息资料,保持对外联系与信息交流,是生态博物馆的“心脏”所在,同时兼顾认知的功能;二是作为文化载体的居民,他们必须是居住在该地区,创造并享有该文化的主人,并保证将文化进行世代传承;三是生态环境,在人类改造自然的时间、空间作用下,文化孕育而生,文化繁衍、变迁的空间也是衡量文化的重要因素。概而言之,生态博物馆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文化寓于山水之间、劳作之间,观众在生态博物馆中,体会到的是一种“参与观察”式的文化体验。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西北部,世居民族包括苗、瑶、侗、壮、汉等五个民族,现今县内居住民族十余种。这里生态环境宜人,自然景色优美,素有“万山环峙,五水分流”之说。龙脊位于龙胜和平乡,距县城22公里,因山脉如龙的背脊而得名,左邻桑江,右接梯田。梯田是壮族和瑶族的祖先世代开凿而形成,以其雄伟壮丽在国内外享有美誉,不但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也是自然美景与人工景观相得益彰的杰出成果。

2010年11月,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馆,揭牌仪式在信息资料中心前的广场上举行。这一天对于寨中老小来说,是不亚于过年的喜庆节日,村民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举寨欢迎来访宾客,每一个人都是博物馆的主人,笔者有幸参与其中,至今难忘。

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信息资料中心,设置在具有独特壮族风格的吊脚楼中,旁边是已经不再使用的本地小学,信息中心和小学共享一个小型的广场,占地面积289平方米,建筑面积601平方米,展出文物标本200多件。据了解,这座房子是一位村民的房屋,无偿提供给村委会进行博物馆建设。在当地村民眼中,为当地唯一一座博物馆提供房屋,是一件光荣而又值得自豪的事情。

信息资料中心的常设展览为“龙脊神韵,壮家风情”,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龙脊壮寨”,展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诉说壮族作为山地民族的民族文化特点,服饰和各种器具展示龙脊壮族民风民俗和独特的智慧;第二部分“龙脊神韵”,用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示龙脊梯田的壮美,体现壮族人民的劳动与创造;第三部分“壮家风情”,通过实物、场景复原等展示壮族节日风俗、宗教风俗、婚丧嫁娶仪式风俗;第四部分“发展之路”,回首龙脊近年来在人民生活建设上的各种成就,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展览涵盖内容丰富全面且饶有趣味。

与广西南部壮族尚黑不同,白衣壮以“尚白”而得名。龙脊壮族在社会生产、民俗庆典、历史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特色村寨文化。在生态博物馆建立以前,各种文化元素散落在村寨之中,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调查与整理,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为龙脊文化发掘和整合提供了平台,并以此为工具,将龙脊特色文化展现出来,经过村民、村委会和文化遗产工作者的发掘和整理,龙脊壮族文化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龙脊壮寨拥有广西乃至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壮族干栏式吊脚木楼建筑群,其中有5处木楼已经有超过100年以上的历史,最老的木楼已有250年的历史,古老而富有神韵。吊脚楼样式古朴自然,形制分为两层,一层圈养牲畜,二层住人,阁楼用作储藏,结构合理,功能完整。在建筑方式上,选取优质杉木,不用一钉一卯。龙脊村民按姓氏而居,吊脚楼分布在梯田中间,坐落在“龙腰”之中,从山顶俯瞰龙脊村,一排排的吊脚楼层层叠叠,上下相连,十分壮观。寨中古石碑、凉亭、寺庙、房屋等各景观相结合,寨与寨之间石板相连接,吊脚木楼与石板路节节相连,与梯田相映衬,错落有致,相联有序,构成一幅完美的和谐景观。

除了传统民居,风雨桥也是壮寨的特色建筑景观,独特的形制也体现了村民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信仰,龙脊壮寨风雨桥上著名的石刻“三鱼共首”含有廖、候、潘三姓的和谐团结之意,更深一层的寓意是壮、瑶、侗三族的和谐团结,而其最深层的寓意则是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的体现,包含着天、地、人和谐的宇宙观。 龙脊石料丰富,石材的加工技艺突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壮族石文化。古壮寨的石板路与石板桥是龙脊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许多石板桥上都刻画着莲花、宝剑、太极、八卦等道教符号,最具有代表性和最为珍贵的是村公所门前的风雨桥上刻的“三鱼共首图”。

百转千回的青石板路连接各家各户、57座青石板桥构成了寨中的主要通道,还有层叠的木楼石地基、太平清缸、石水槽、石寨门、石碾、石磨、石臼、石头墙、石绣球、石庙等显示了高超的壮族石制工艺;从清朝至今的一系列石碑刻,内容丰富,纪录详实,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研究价值,龙脊壮寨素有“三步一石,五步一刻,十步一碑”的美名。

龙脊还遗存着大量从清代到近代民国时期的石刻碑文,其中以平段寨最为集中,全寨大约有碑刻十几块。其中刻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的《龙脊康熙剿瑶营盘碑》最早,最著名的是刻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桂林府严禁衙门书差藉端滋扰僮瑶碑》。

刻于清光绪八年的两个石寨门 “万年门”和“福坚门”至今保存完好无损;还有刻于咸丰七年的“莫一大王石像”,神像高46厘米,宽27厘米;刻于光绪17年(1891年)“土地神石像”,刻于250年前的“壮族石刻绣球图”和建于清同治壬申年(1872年)的“太平清缸”等。其中,“莫一大王石像”、“石刻绣球图”和石寨门为广西所独有。

生态博物馆强调“物化”的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结合,龙脊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景观是生态博物馆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龙脊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至35°之间,最大坡度达50°。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从高处望去,梯田的优美曲线一条条、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披岚似云塔,显示了动人心魄的曲线美。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其规模磅礴壮观,气势恢弘。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春如串串银链山间挂,夏似排排绿浪从天泻,秋像座座金塔顶玉宇,冬若环环白玉砌云端,景色之美,可谓天下一大奇观。

生态博物馆的的核心是“人”,这是自1980年代以来新博物馆学理论的基础,也是不同于旧博物馆学的核心内涵。文化最直接的呈现方式即是“自然的流露”,比起用光线和色彩去勾勒密封在冰冷展柜中的珍贵藏品,将藏品的使用价值、艺术价值融入真实的场景,更能表现出文化的震撼力。生态博物馆在动态文化展示中,呈现出了最佳状态。按照龙脊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在寨中选取文化传统保存较好的8户定为“示范户”,在劳动、生产、生活中适当开放,观众可直接入户,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直接地参与龙脊壮民的日常生活。其实又何止这8家,龙脊村民个个热情好客,每家每户都体现着龙脊壮族独特的生活特色,进入村寨,壮族风情扑面而来,浓郁的文化气息萦绕在整个寨中,观者所到的每一处,都体现着壮族风情元素。

龙胜各族自治县成立于1951年11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个自治县。以“各族”来命名,是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发明,而这一创造性的思想来自于龙脊村“三鱼共首”雕刻的启发。漫长的历史中,居住此地的各族人们深知不同民族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随相约成俗,并刻石以记,创造了这幅三条鱼共享一个头的作品。这条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石鱼”,是当地人文、自然和谐,不同族群间和睦发展的见证。应该说,这也是最早践行生态博物馆理念的民族社区。

费孝通一生践行民族大团结的理念,把“志在富民”作为自己的学术宗旨,若他在天上知道龙脊村建立了生态博物馆,一定感到万分欣慰!

上一篇:贵州安顺鲍屯乡村水利工程农业景观保护的范例 下一篇:唤醒文化价值生态博物锗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