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家庭领养灾区孤儿要理性

时间:2022-09-23 11:23:15

军人家庭领养灾区孤儿要理性

一场无情的灾难顷刻间让无数个充满欢笑、快乐、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使数千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失去至爱双亲、心灵受到重创。如何让这些孤儿重拾往日的欢笑、快乐和幸福?收养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是许多爱心家庭的共同想法,这其中不乏军人家庭,但笔者认为军人家庭领养灾区孤儿应理性。

首先,要符合收养条件。我国《收养法》第六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①无子女;②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③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领养子女的疾病;④年满30周岁。”

其次,收养人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抚养子女的过程是漫长的,不单单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抚养还担负着教育的责任,要让他(她)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些从大灾大难中幸存下来的孤儿。心理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创伤。有一项资料显示,在32年前唐山大地震幸存下来的4200多名孤儿中有4成的人早恋、近1/5的人早婚,不少人还伴有各类心理疾病。在这次汶川大地震后,浙江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对四川江油人民医院的地震伤员和孤儿进行了心理危机评估,发现他们当中有1/3的人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收养人如果准备不充分,爱心收养很可能就达不到原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的初衷。军人家庭中的军人不可能一直守在家里去照顾家人和小孩,如果仅仅从物质上去满足灾区孤儿的需要而忽视了对孤儿的心理疏导,情况很有可能会更糟,甚至事与愿违。

当然,笔者并不是说军人家庭不能收养灾区孤儿。收养灾区孤儿是难能可贵的一件事情,值得表扬和提倡,关键是我们需要保持一份理智,在准备收养之前先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及家庭的具体情况,是不是做好了收养孩子的准备。如果夫妇二人无法生育,可以领养一个小孩。领养灾区孤儿除了考虑家庭的经济条件之外,还应该征得家人的同意。另外,还要做好帮孩子治愈心理创伤的准备。收养者要接受心理医生的辅导,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并且想好如果收养的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且治疗难度大、使你不堪承受时该如何应对。将这些问题考虑成熟了,再实施行动。以避免遇到问题后手足无措或以反正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为由而逃避责任,使双方都受到伤害。

救助灾区孤儿,任何人都责无旁贷,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政府救助灾区孤儿有3个方案:爱心学校、亲属领养、社会领养。借鉴唐山大地震的经验,爱心学校抚养是最好的途径,同样的经历、氛围能让这些孤儿获得心理平衡,更利于他们成长。作为军人,我们可以捐款建学校,可以到学校给孩子军训,让他们学会坚强;可以给他们写信,鼓励他们微笑面对每一天;也可以以爱心捐款的方式资助1名或几名孩子,让他们受更好的教育。

上一篇:幼儿如何防流感 下一篇:和谐――健康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