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与诗心的和合

时间:2022-09-23 11:07:33

摘 要:《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佛王维的山水代表作之一,然而其所作年代、所发地点至今仍不可细考。只能其诗意、诗境的展现断时为“744始营蓝田辋川别业-756安禄山反,为贼所擒,离开辋川”的44岁-56岁间,地点则定于蓝田辋川(存疑)。在半官半隐的中年时期,诗人乐居山水,以禅心与诗心的交融创作出了《山居秋暝》,营造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自然妙境。

关键词:(居辋川作);禅心;诗心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027-01

一、(居辋川作)・半官半隐・禅心诗心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佛王维的山水代表作之一,然而其所作年代、所发地点仍不可细考。明人顾起经与清人赵殿成穷毕生经历的《年谱》中也无具体记载。今人,陈铁民教授,在《王维集校注》中,从风格神韵出发,将《山居秋暝》列入《校注・卷五》,将《山居秋暝》解读为“居辋川时作”①,因而,当下仅可推断《山居秋暝》的写作时间定于“744天宝三年,始营蓝田辋川别业-756玄宗天宝一五・安禄山反,为贼所擒”②的12年之间,即王维44岁-56岁间,地点则定于(蓝田辋川)。

探索王维44-56的中年心路旅程,经历了离儒理禅的移情,渐成诗心禅心的交融。开元24年,王维的其政治理想投射张九龄罢相,李林甫当政,罢免谏官,王维诗此时作屡抒发其“遗世意”的精神,摩诘早年的儒家出世思想幻灭,然“小妹日长成,兄弟未有娶③”(《偶然作》之三)的家庭奉养下,王维先购置别业,寄情山水间,半官半隐。同时,自小待北禅的王维,此时与六祖弟子神会相交。开元28年,王维在殿中侍御史任上知南选,路过南阳,与神会论佛学,慨叹“此南阳郡有好大德,有佛法设不可思议!”

二、秋天暝暮山景图

《山居秋暝》描绘了秋山雨后黄昏,初秋淡淡的凉意,松间明月初上,潺潺流水绕过石上的秋天暝暮山景图。下面就对全诗构成的清雅山水意象图景进行分析。

诗题《山居秋暝》四字,精要地指明了所写其地为“山”,所写其时为“秋”、为“暝”点明了“秋天暝暮中的山景”的描绘对象。诗人着一“居”字,点出了非“游”的多情而是“居”的长情,诗人乐居山水,对山水自然归属。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以“空”字起首,将全诗置于全景起始,为全诗奠定了空灵远大的基调。随“新雨”二字,再看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正透过松枝那摇曳的倩影,松枝上满挂着晶洁的水滴。秋雨为山溪注入了活力,它映着月光,映着松影,淙淙咽咽,从圆润的山石之上流过。诗人由“雨”至“泉”,由“泉”至水而舟: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在“暗示”中描摹了诗人先闻“竹喧”之音而后见“归浣”之女,先见“莲动”而后出归舟,真切自然,情趣盎然。诗人顺势推出了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楚辞・招隐士》中说,“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④,诗人反其意,持着不哀叹春草凋谢的的禅心,慨叹王孙在这“秋天暝暮中的山景”停居畅往!

试看全诗,无一字不自然、无一字不妥帖。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曰:“随意挥写,得大自在。”

三、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论诗歌妙处,高妙在境界。唐代殷在《河岳英灵集》将诗人入上品,并评价:“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著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作为我国古典诗歌最高的艺术表现,意境在盛唐诗歌里趋于成熟,诗人在意境的创造上有极高的成就,并在禅学空境的起兴中融入了人情。

首先,《山居秋暝》从“空”起,在首联与、颔联中,描绘了空寂之景的薄暮笼罩下月影初升,雨后清远潺潺流淌过圆润的山石”的景色,应和了“一切境界,本自空寂”的空境。在景色的安排与转换中,伴随着诗人“心之所向而生”。尾联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同样延续了随缘。

其次,王维在意境上的造诣精深,体现在他捕捉与剪裁诗歌意象上,灵动与神妙,变化从心。“万法尽在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诗人,在营造山景时,不拘泥,随传情写照灵活取舍,以暗示、虚实相生的手法,绵延了山居新雨后的近景、远景、全景、空景,道法自然。

最后,作为诗人的王维,他造的境,除禅心的“空”外,更平添了诗心的天真与恬淡,造出了独特的清雅乐境。在远处的竹林中浣女的嬉闹,回荡在流水清幽的山中,以淳朴的人情,造出人籁与自然和鸣的清雅气氛。

四、总结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佛王维的山水代表作之一,虽然其创作时间、地点上不可靠,但诗人乐居山水,以禅心与诗心的交融,将禅理与美进行清新、恬静的渲染,一洗浮艳浊气,在清静、自然中绵延百代,穿越了韶光,将美送达每一个中华子孙。

注释:

①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中华书局.北京:1997,451-452.

②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中华书局.北京:1997,451-452.

③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中华书局.北京:1997.

④兰东辉编.诗经楚辞鉴赏辞典[M].中国书籍出版社,北京:2011.

上一篇:浅谈中国画线造型的审美 下一篇:浅谈商周时期青铜器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