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大医有禅心

时间:2022-06-08 02:40:11

“院长!院长!”小张举着统计表,一溜烟地窜到门诊楼后面的工地。那里,机器轰鸣,尘土飞扬。

戴着红色安全帽的葛继玉将手里几根废弃的钢筋交给一旁的工头:“这么长,扔了太可惜,看看能修个花园吧……”工头撇了撇嘴,捉弄着涮他:“葛院长,你对自己抠门就罢了,盖这楼你们样样精打细算,真够铁公鸡的……”却还是接了过去。

葛继玉自嘲地笑笑,拿过小张手头的统计表,满意地点了点头:“哟!不错!”

“那……院长,今天你可要多吃几块肉!每回都省给我们……”小张嘟囔着,跟着葛继玉就钻进了伙房。

41岁的葛继玉仔细叠进兜里的那张表上,一笔一划地写着:2011年10月22日,当天门诊总量42人。虽说只比前几天多了几个,这数字却是持续上升的。

这是葛继玉在临沂市兰陵县车辋中心医院做院长的第三个月,从医第18年。先前,他在下村呆了3年。回到这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单位做担纲做一把,前所未有的忧虑涌满心头。

人手少,底子薄,房子破,设备差,别说病房,连个床位都没有,医生们懒懒散散,病人们寥寥落落――这就是他刚接手时的全貌。土黄的三层小楼,既做门诊又做病房,既办公又后勤。

缺钱,什么都运转不起来。

上任第一个月,院委会做了两件事:开大会,挤床位。全院职工大会上,大伙儿话语里满满的都是对未来的期盼。对他所带领的院委会,不是没有怀疑――老葛做外科,那是“一把刀”,可这医院管理,比不得做手术,能行吗?“先稳定、强基础、求发展、上台阶“,这是他给院里定的调子。刚来第一个月,他们硬是挤出三间办公室做了病房。接下来,就是所有人都头疼的大事儿――找钱。

病房楼要建,门诊楼要修,硬挤出来的钱只给病房装了空调,门诊的科室还在烧煤球,地面是冰凉的水泥,放射科因为没有铅门防护,虽然机器没开,但还是人人都想绕着走。院里的例会上,葛继玉发了大愿,让全院工资赶上兰陵县的平均水平。不是没人泼冷水,连熟悉的厂家都笑他们:你们医院?顾着周边5万多号人混日子就得了呗,涨工资,上设备?做梦吧?

大医精诚。葛继玉莫名地想起药王孙思邈提到的这四个字。精,“精勤不倦”;诚,“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诚”之一字,他自信大伙儿都能做得到。他一直笃信老子的这句――“人行阳德,人自报之”,救危扶困,本是医者的做派。“精”,则要技术,要勤奋。退缩,好像不是车辋的风格。好在院里上下一条心。不就是多舍几次脸面,多跑几趟腿吗?病房楼有兰陵县卫生局的帮扶,再筹个几十万,干脆连门诊楼、国医堂一气儿修了。设备不能一把买回来,那就先赊着呗。万一还不了呢?还不了你告我!他拍拍胸脯。

硬件上去,软件也不能落下。院委会制定了“医院综合目标管理实施方案”,从院领导到职工,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得好的就涨钱,做得差的就受罚,黑脸红脸轮番用,员工们硬是磨出了“职业范儿”。

听说医院有了改观,慕名而来的患者多了,不少还是其他乡镇的。医生们忙忙碌碌,新来的九个年轻大夫给他们冲击很大――执业医师的考试,参考的通过率是90%。做得好的话,有奖励不说,还能有很多进修机会。勤奋好学的风气悄然而至。

葛继玉兑现了他的承诺。去年一年门诊人次就达6万多。设备款一年就还清了,三层半的病房楼也愣是没欠一分钱。周转房马上就能竣工,科室的区域要重新布置,新的服务项目要增设,有些医疗设备要更新,居民建档、两癌筛查……院委会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不知不觉间,车辋中心医院这列“百姓满意医院”的老火车被推上了正轨,飞速地开起来了。

上一篇:与陌生人的约定 下一篇:得韦达定理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