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分解”的《数据库应用》教学研究

时间:2022-09-23 10:47:32

基于“任务分解”的《数据库应用》教学研究

摘要:“任务分解”教学是一种适用于学生学习操作与技能的方法,并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对《数据库应用》教学中的任务分解和实施,培养学生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操作能力,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分解;数据库应用;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2

"Database Application" Teaching Research

Based on "Task Decomposition"

Yang Pinlin

(Dalian Art College,Dalian116600,China)

Abstract:"Task Decomposition" teaching is a suitable operation and skills students learn the methods,and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and analyze problem-solving ability.Based on the "database application"teaching the task decompos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tudents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database system capabilitie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iculum.

Keywords:Task decomposition;Database applications;Teaching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而深入,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处理均离不开数据库的应用,因此数据库成为全国众多高校开设的课程。如何提高《数据库应用》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数据库的应用能力,一直是各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之一。

一、背景

计算机类课程区别与基础学科的传统教学形式,它注重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实践技能较强。只懂理论是不能学习好、应用好计算机的。《数据库应用》教学亦是如此,若沿用传统教学形式,将会与实际脱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数据库系统开发之中。

二、“任务分解”的含义

(一)“任务分解”

“任务分解”思想基于人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细化,进而逐步实现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课程确定完总任务后,再将任务细化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学生针对各部分子任务进行操作,在其过程中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样就可以采用边学边练的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分解示意过程如图1。

图1:教学任务分解示意图

(二)“任务分解”注意问题

1.任务分解目标的明确性。无论是何种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就是给学生教授相关知识,所以在任务分解时要围绕教授知识内容,把教学内容转换成相对具体的“任务”来进行,这样就可达到学生的学习目标。

2.任务设置难易度的适当性。俗话说,手指各有长短,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有高有低。任务难度设置过高,会造成程度较差的学生放弃学习;难度过于简单,会造成基础好的同学怨学。所以在任务分解和设置时,需把握好其中的难易程度。

3.任务操作的可执行性。“任务”只有能够执行才有意义,所以在设置任务时应该考虑到任务设置的操作可行性,如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时间等是否适合执行。比如说:在预定的时间内,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能够完成任务,这样他通过努力后不仅解决了当前的任务,更为后续任务的学习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学生还未完成即已下课,可能使学生在学习后没有学习满足感,影响今后的学习热情。

三、“任务分解”在《数据库应用》教学中的实施

《数据库应用》课程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能够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因此在该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我们先选择该课程总任务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对学生课程和成绩进行管理,同时能够实现教师信息、学生信息、课程信息和成绩的录入、编辑、查询和统计等功能。该系统具体功能模块如图2。

图2“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示意图

基于此总任务的各部分功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教学大纲要求,注意对教学难点和要点的覆盖。因此,将实现过程分解为以下几部分子任务,具体有表设计、查询设计、窗体设计、报表设计和宏/VBA设计等,在具体的操作中可对应教材中相应章节的内容。如图3所示。

图3任务实施过程示意图

(一)表设计。

该部分是数据库的基础,在而后的各部分设计中都必需基于表设计中数据内容。具体内容设计5张表:用户表、教师表、学生表、课程表和成绩表。数据表设计完成之后,需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分别设置课程表和教师表通过“教师编号”字段建立联系;成绩表和学生表通过“学号”字段建立联系;成绩表和课程表通过“课程编号”字段建立联系。

(二)查询设计。

设计完成的表并建立好各表之间的联系后,根据需要设计若干查询数据库中数据的方法,主要设计学生信息查询、学生成绩统计查询、选课信息查询和教师信息查询几大部分。

(三)窗体设计。

窗体是与用户交互的界面,用于显示表和查询中的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和修改数据的工农具。在此环节中,具体设计登录窗体、学生信息录入窗体、学生信息查询窗体、成绩信息录入窗体、课程信息录入窗体、选课信息查询窗体、教师信息录入和教师信息查询窗体。此部分内容是该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良好的用户界面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数据库使用效率。

(四)报表设计。

报表用来打印各个表的数据或通过查询生成的数据,该部分功能具体结合到窗体中。通过各个窗体具体打印功能即可调用设计好的报表,可对诸如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学生成绩表、成绩统计表等数据进行格式化的打印输出。

(五)宏/VBA设计。

在该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有部分的功能需要靠宏命令和VBA编程来实现,如登录窗体的功能实现。

课程最后,学生将已完成的各部分子任务内容组成总的任务,完善后即成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通过此系统,学生也能够基本完成整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功能设计,也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四、结束语

通过教学效果来看,“任务分解”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分解细化,逐步实践”,比较适合《数据库应用》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当然此种教学方法肯定有其不成熟之处,也需要我们在不断累积教学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去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成叔.Access数据库技术及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2]高翔.任务驱动法在“Access数据库技术”教学中的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

[3]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基于Web的网络选修课程教学平台设计 下一篇:C++语言程序设计中函数指针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