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为主的中国氏族社会

时间:2022-09-23 10:08:57

以农业为主的中国氏族社会

传说中的尧、舜、禹的时候,是中国原始共产社会后期—氏族社会的野蛮中期,是中期新石器时代。

这个时期的遗物,我们从地下掘出来的很多。考古学家又称这时期为“仰韶期”。“仰韶”这名字,是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来的。在仰韶村发起了这时期的典型遗址,后来在山西南部等处也发现了这时期的遗物,统称“仰韶文化遗址”。

仰韶遗址的范围很广。遗物堆得很厚,陶器的片片很多,有各种形式的精制的石器和陶器。从这里可以看到当时的村落,简直和现在的村子差不多,可以看到当时人类已经完全住定了。

这时候的人头,脱离了采集生活,以农业经济为主。仰韶遗址发现的半月形的石斧,是用来收割庄稼的。还有石斧,是用来砍伐树木的。还发现了石杵、石锄、石耨等等,都是农家的用具。遗址中还发现了谷粒和贮藏粮食的地窑。陶器上的纹,有布纹、绳纹、席纹,可以看到当时已知道栽种能纺织的植物,而用已经有了纺织的存在。山西夏县的西阴村,还发现了半个人工割裂山蚕茧,两个纺织用的石轮。告诉我们当时不但有了植物的织织,还可能有了蚕丝业。遗址中发出了大批猪骨,可以看到当时人类已经经常养猪。畜牧业也有相当发展。

这时期的陶器,除了有瓷、钵、盘、碗、碟各种形式外,除了比以前精制外,还出现了彩色的陶器,有红、白、黑三色或两色的花纹。

再从古代传说中来看:根据各种古书上说:尧舜禹的时候;农业是发达的。他们在耕种前,先用火焚烧森林草莱,再砍倒树木,开成“童山”。“吴越春秋”书上说:尧的时候已经讲究农作法。“论语”上说:禹的时候开凿沟渠。关于陶器的使用,传说中说舜的时候“尚陶”,说禹的时候,祭鬼神的陶器,黑的染在外面,红的画的里面。仰韶遗址中,有彩色的陶器,大都在埋葬人的地方发现,正和传说中所说相合。

根据科学家的意见,这时期应该有铜器出现,传说中也说有金属工具的存在。但从仰韶遗址中还没有发现。

传说中尧的生活,住的茅茨土阶,穿粗布衣,吃糙米板、没有调味。与地下挖出的材料相印证,也大致符合。传说中说舜的时候,有人专管畜牧,人类已经有了关于动物生长发育的知识。“淮南子”书中,说是尧时有了分工。我们从仰韶文物中,看见从单色陶器进步到彩色陶器,是可看到分工的过程的。氏族集团间的物物交换,在这时期或者还在这时期以前已经存在。仰韶遗址中的琢磨的玉片,据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说很可能是从新疆换来的。因为仰韶期的氏族,连金属还没有,恐怕很难琢磨出那样脆溥坚勒的玉器来。

传说中的尧、舜、禹,儒家说他们是好皇帝,其实都是氏旋的酋长,氏族并不是国家,酋长也不等于皇帝,劳动秩序和纪律是靠习惯来维持的。像尧、舜、禹这一类酋长,都是经过民族的成员民主选出。当了酋长以后,完全为大家服务,不剥削人也不压迫人,本人又不脱离生产。传说中都说舜禹都亲自耕地,禹还是一个很强的劳动者。但这些酋长都并没有自己私有的土地,也没有用人,也没有私人住宅,大家住的是公共宿舍—共同长屋。大家集体耕种,耕种的土地是共同的,收下来的粮食,养的动物,织的布,全都是共同所有。氏族里发生的纠纷,经大家讨论,很容易和解的,没有穷人和富人,老、弱、病人、残废,都由氏族扶养。当时如“尉缭子”书上所就:“夫谓治者,使民无私也,则天下为一家,而无私织私耕,共寒其寒,共饥其饥。”又如“礼记礼运篇”所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看到当时完全是共同生产共同分配的生产关系,和当时的生产力是充全适应的。原来尧、舜、禹时候的社会,就属于社会发展史中的原始共产社会。

歌颂“尧天舜日,唐虞盛世”的中国地主资产阶级学者,他们常:“没有私有财产,人类社会就要毁灭。”人类社会真实的历史,已经了这个谬论了。

上一篇:改进我们的通讯工作 下一篇:阳光照耀下的各个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