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开”与“放”

时间:2022-09-23 09:20:53

小学数学教学的“开”与“放”

摘 要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把要学的知识点用最简单、最适合学生的方式弄懂学会。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方法和一般规律,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好基础。开放性教学就是根据课标的要求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不拘泥于课本放宽教与学的时间;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更容易,更深入。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开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1教学内容灵活选择

青岛版教材有些信息的呈现,文字比较繁琐,有的是定语很多,有的是信息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学生很难把握。学生读明白信息内容后就没有精力思考问题了,针对这种情况最好不用课本上的信息,可以仿照题目,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会很容易地读懂,很快地理清思路。学生也可以仿照题目进行编题,做到巩固练习。课本上信息繁琐的题目放在练习中处理更合适,在学生掌握了这类题的解决方法后,作为练习引导学生提炼信息,从繁琐的句子中找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经常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因课而异

(1)学习简算时,各种运算定律很重要。不但对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适用,对五年级的分数四则运算同样适用。为了让学生扎实掌握,真正理解,可以放在具体的环境中来学习。如连减的规律可以这样让学生理解(我有12块糖,给了小A 3块,给了小B 2块,我还剩几块?)。学生会有不同的解法,最后总结出连减的题目可以一个一个的减,也可以打个包一块剪掉,打包的过程就是“加”的过程。这种方法学生会很容易掌握公式的意义。连除的问题、减的乘法的分配律、加的乘法的分配律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解决。

(2)对面和体的学习虽然不是很抽象,但对于还没有建立起空间观念的初学者来说,“混”是经常的事。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明白面、棱、体的特点,布置学生的预习内容是:用2张纸,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的方法,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要剪成这样的平面图并规整的折好,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实际操作起来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需要学生明确棱和面的特点。学生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真正起到了预习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巩固这部分内容,周末的数学作业是: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沙包,看谁做得更有创意。像这种动手的作业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生的作品,大小、颜色和形状各不相同。课堂上的展示交流,学生说的头头是道。多数同学把相同大小形状的面做成了相同的颜色,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说明学生对各类长方体面的特点在缝制之前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再通过课上的交流,学生对各类长方体6个面的特点了如指掌,当然对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各类题目也显得很容易。由此看来,有些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看似不是“学习”的动手操作与交流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讲解会更有效。

(3)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一般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贴近生活的示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如分数的混合运算应用题本来就比较抽象加上信息又很陌生,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把题目还原简单,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比如,可以随口编生活中类似的题目让学生来解答,学生会慢慢地发现这类题的解题规律。越来越多的学生也会学教师的模式,自己编题并解答。时间长了学生会觉得做数学应用题其实很有趣。

3教学时间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青岛版的教材内容很多,课时容量很大,只凭每天35分钟的课上时间把学到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对有些孩子来说很难做到。为了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应给学生提供更多课下交流、探讨的机会。

(1)讲新课前几分钟,每天都在纸上以听写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几道学过的、容易出错的或是比较典型的题目。课后小组长负责检查对错并通知出错的学生到教师那里改错。这样老师会比较详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出错的原因与共性并帮助学生及时改正。

(2)每天一上完课,就把作业布置给学生。周一到周五一般不布置“家庭作业”,这个作业叫它课外作业。鼓励学生尽量在学校抽课余时间完成,这样完成的作业质量也比较高,因为在学校里可以问同学问老师并且还有小组长、小老师的监督、检查和帮助。

(3)每天的课外作业小组长除了监督帮助自己的组员顺利完成外,还要每天以清单的形式向教师汇报自己的组员完成作业的详细情况。教师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检查个别同学的作业,这样个别对这部分知识不是很敏感的孩子也得到了及时的帮助。

4开放教学与总结归纳

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是把知识点学深学透,把书本学厚的过程。而总结归纳则是让知识点变得更有条理,把课本学薄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放”,归纳总结是必须的。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要引导学生对这个单元进行总结。有几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有几个知识点,分别是什么,对应的题目类型有哪些。时间长了,学生也学会了自己总结出简洁的“知识树”或“知识表”。

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就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上的开放。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不要求学生齐头并进,只要学生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够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数学问题。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为以后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作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如果把学生比作大海里自由自在游泳的鱼,把教师比做渔夫的话,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就是渔夫定格的鱼网。教师要想做一个合法的渔夫,网孔就要做得足够大,暂时好像产生了相对多的差生,渔夫会很失落。接下来会想尽一切办法缩小网孔,满足了渔夫的虚荣心,但让更多的小鱼失去了自由,更多的孩子失去了快乐,甚至永远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也成了不合法的渔夫。

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合法的渔夫。因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就是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享受课堂,轻松学习。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研究 下一篇:浅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