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指标探讨

时间:2022-09-23 09:09:38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指标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幕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石材幕墙等,幕墙对建筑主体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但是幕墙的安全性能值得注重,只有处理好这一问题,才能提高幕墙的使用时间,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保证建筑物美观。本文对建筑幕墙评价指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建筑幕墙指标进行的探讨,同时阐述了建筑幕墙评价指标的应用,相信,在未来,建筑幕墙指标将更加规范。

关键词:建筑幕墙;杭震性能;指标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指标的具体内容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指标是通过对大量建筑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分析,在总结建筑幕墙振动台试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建筑幕墙抗震性能评价指标,即加速度放大系数指标和层间位移角指标。分析各指标沿建筑高度的分布规律,探讨建筑幕墙抗震性能评价方法,并对评价指标在工程设计和试验研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对建筑幕墙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并指出各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最后,用改进的试验方法对建筑幕墙进行振动台试验,利用新的指标来评价幕墙的抗震性能,验证其有效性。

抗震规范是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为原则的,这就是一个性能指标。由于我国的抗震设计是将小震下的地震力作为荷载参与计算,使之达到‘不坏”的标准。这种设计对于抵抗大地震并无多大益处,甚至因为刚度太大而在大震情况下出现脆性破坏。但是又不能一下子全盘否定抗震规范,否则就没有了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提出了‘性能设计”这个概念,作为折中的处理方法。性能设计宜多考虑隔震减震技术。

基于抗震性能设计方法的特点是:使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目标具体量化,建设单位或设计者可选择性能目标,然后对确定的性能目标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再通过专家的审查。提出了当建筑结构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应根据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和不规则性,建筑使用功能和附属设施功能的要求、投资大小、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对选定的抗震性能目标提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综合分析和论证的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总原则。同时给出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3方面的要求:选定地震动水准、选定性能目标、选定性能设计指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计算应符合的具体要求。最然仅仅只是开始,但新“抗规”向着差异化、抗震性能可量化的更加科学的设计方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建筑幕墙评价指标的现状

现阶段,建筑幕墙的评价指标存在诸多的不足,其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建筑幕墙评价指标在抗震性能方面主要涉及两个内容:其一,加速放大系数;其二,层间位移角限值。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指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场地、结构、高度等,下面将对加速度指标与层间位移角指标进行简单的介绍。

加速度指标通过放大系数实现地震作用对幕墙体系的影响,其确定性存在问题,其中地面震动放大作用受到楼层与高度的影响,但加速度指标中未能全面考虑建筑结构的顶部与特殊部位的地震反应,致使建筑幕墙的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隐患;同时,加速度指标仅是对地震波的加速度峰值进行了考虑,未能对地震波的其他特性进行分析,如:频谱与持时。层间位移角指标是用来描述幕墙结构变形性能的,其确定性也存在不足。一旦发生强震。其主体结构的变形将大于弹性变形,同时,高层建筑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在结构高度方向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变化。

三、建筑幕墙指标探讨

1、加速度指标

加速度指标指出,在地震的作用下,幕墙主体结构的加速度放大系数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根据对高层建筑结构模型地震性能的分析,得出了加速度放大系数与建筑高度分布的关系,即:建筑归一化高度是建筑结构高度与建筑结构总高度之比。通过对高层建筑振动模型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沿建筑高度分布的加速度规律。其结论显示,目前的抗震性能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建筑结构特别复杂,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局部或特殊部位的幕墙进行特殊设计及施工。

2、层间位移角指标

层间位移角指标是有关幕墙弹塑性地震反应性能的评价指标,通过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其层间位移角的分布规律也不尽相同,对于多数建筑结构来说,在地震的作用下,其变形主要为弯剪变形;对于同一个建筑结构来说,其中间层的层间变形将比其他部位的变形大侧0

四、建筑幕墙评价指标的运用

建筑幕墙评价指标在逐渐完善,对其要求也更加具体,将能够有效地完善建筑幕墙的设计及施工,使其抗震性能更佳。

1、建筑幕墙的设计

首先.要对建筑幕墙的抗震性能进行计算,根据建筑幕墙的特点,其主体结构的形式、高度、场地等,依据相关的规定实现对建筑幕墙的设计。在幕墙计算的时候,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幕墙单元,分别进行计算,根据相关的计算结果,进而对幕墙各部分构件的抗震进行计算,以达到幕墙各部件都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能。其次,对建筑幕墙进行变性计算,主要是对幕墙面板的变性进行计算。由于幕墙的种类较多,结构比较复杂,其变形性要进行分级,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环境、设计方法等,其变形性存在一定的变数,可以通过试验,实现对其变形性的检测。

2、建筑幕墙抗震性能的试验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的试验,是为了获得建筑幕墙的变形性能,实现在地震条件下,满足其主体结构的变形需求,其试验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调循环动力加载试验,另一种是模拟地震振动态试验。单调循环动力加载试验实现了对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的检测,但其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模拟地震振动态试验是相对有效的试验方法,由于模拟地震振动态试验,对抗震性能的加速度指标与位移角指标不能进行有效的考核,所以在试验过程中,要对地震波进行处理,使之能够实现对幕墙变形性能的检测,但这样的试验程序比较复杂,其幕墙的抗震性能将不能得到保证,在试验过程中,可以采用楼面谱,从而实现对幕墙抗震性能的检测,通过对波形进行有效处理,设计出适合的幕墙抗震性能波形。在试验工况时,当幕墙试件变形较大,局部有损伤,但整体未出现倒塌、坠落等现象时,说明被测幕墙其指标符合工程的需求。

建筑幕墙作为建筑物的构件,经过多重作用后,将发生脱落或坠落的情况,通过对幕墙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得出了其抗震性能.进而实现对幕墙的设计与施工。

结束语

在新时期下做好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指标工作是立国之本,是人民最希望也是最迫切实现的,国家只有真真正正的为人民服务,我们国家才能发展的更好,更快,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国家才能更稳定,所以,国家要将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指标工作做好,这需要国家的努力企业的配合,希望做好企业社保管理工作不再是一个口号,而且真正的为百姓做事,为百姓着想,把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指标的工作运用到实践中去,才是我们老百姓最希望看到的。最后,相信我们的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指标工作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研究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指标工作一定会落到实处,让我们老百姓也可以享受到我们本该得到的或者更多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卢文胜,黄宝锋,曹丽娜,曹文清.大跨幕墙抗震性能分析方法探讨[J].结构工程师,2014,02:97-103.

[2]张阔.某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深挖加层设计及抗震性能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14.

[3]贾鑫.某带斜柱框剪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4.

[4]潘振军.十字形钢柱的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

上一篇: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下一篇:The Appreciation of the Satiric Arts and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