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地区茄子引种品比试验

时间:2022-09-23 09:01:21

福建莆田地区茄子引种品比试验

摘 要:为了筛选适宜福建莆田地区种植的茄子品种,对引进的10个茄子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引茄1号商品性好,产量高,果实紫色有光泽、口感好、品质细嫩,抗病性较强,可在莆田地区推广栽培。

关键词:茄子;品种比较;莆田地区

茄子,又名落苏、矮瓜,是一种分布广、可周年供应的大宗蔬菜[1]。其营养丰富,含较多人体必需干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钙、铁等,果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此外,茄子含有茄碱苷,有降低胆固醇、增强肝脏生理功能的效用[2]。

茄子产量高,适应性强,采收供应期长,是夏秋的主要蔬菜之一,对调节我国夏秋蔬菜淡季起了很好的作用[3]。目前我国茄子播种面积70万hm2以上,总产量2 000万t以上。2010年福建省茄子种植面积21 010.5 hm2,产量43.4万t以上,在福建省蔬菜淡季供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福建省栽培的茄子品种单一,主要有闽茄2号、闽茄3号、绿丰1号、火焰山等紫红长茄,为满足消费者对茄子品种的多样性需求,我们引进国内几家育种公司最新育成的不同类型茄子品种,在同等栽培条件下进行农艺和经济性状对比,从中筛选适宜本地区栽培的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10个。闽茄2号(福建),杭丰1号(浙江),引茄1号(浙江),冠王3号(浙江),黑冠长茄,火焰山紫红长茄(广东),黑丽长茄(上海),墨拉克(上海),紫龙长茄,对照(CK)农友704(台湾)。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莆田市农科所试验田进行,黏质壤土,土层深厚,排灌水方便,前作莴苣。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7.20 m2,3次重复,每小区定植20株,行距80 cm,株距为45 cm。四周设保护行。

2012年1月9日,10个品种同时用500 mg/L赤霉素浸种24 h后,在30℃恒温发芽箱催芽48 h,1月12日播种,3月20日假植,4月18日定植。定植前深翻晒土,采用高畦栽培,每小区按每667 m2施腐熟鸭粪1 000 kg、腐殖酸系列生物肥20 kg、三元复合肥(17-17-17)40 kg的标准沟施基肥,各小区田间管理如施肥、喷药、摘叶、整枝等均统一进行。

试验主要观察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和物候期特征,收获盛期每小区随机抽取20个果实进行经济性状测定,求平均值;产量为小区实际采收产量,每次采收分别计量记载。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见,黑冠长茄最先出苗;其次是航丰1号和黑丽长茄,1月27日出苗,都比对照农友704提前7 d左右。黑冠长茄最早开花,比对照提前11 d,其次是黑丽长茄。结果初期最早的是黑冠长茄和黑丽长茄,比对照提前12 d,其次是闽茄2号和杭丰1号。始收期最早的是黑冠长茄,比对照早9 d;其次闽茄2号、杭丰1号和黑丽长茄,在5月30日;火焰山紫红长茄和对照最迟,为6月6日。

2.2 农艺性状

从表2可知,各品种株高以火焰山紫红长茄最高1.333 m;其次是引茄1号1.261 m;再次是紫龙长茄和对照品种农友704,株高1.232 m;最矮的是杭丰1号,只有1.093 m。开展度以黑冠长茄最大1.292 m;其次是火焰山紫红长茄1.201 m;再次是杭丰1号、冠王3号等;引茄1号最小,只有0.986 m。

参试茄子有长条形、棒状和长棒状。长条形的有闽茄2号、杭丰1号、引茄1号冠王3号和黑丽长茄,其中,杭丰1号果长最长,达30.68 cm。棒状的有黑冠长茄、紫龙长茄和农友704,其中,紫龙长茄果横径最大,达4.94 cm;果长最短才22.60 cm。长棒状的有墨拉克和火焰山紫红长茄,其果横径约3.6 cm,其中,火焰山紫红长茄果长较长,达30.13 cm。

参试品种的果色有紫色和墨紫色,其中,就黑冠长茄、黑丽长茄和墨拉克为墨紫色,其余品种全部为紫色,果皮均为光泽。

2.3 产量表现

由表3可知,引茄1号产量最高,小区产量57.30 kg,折667 m2产量5 308.21 kg,比对照农友长茄增产1 256.18 kg,增幅31%,紫龙长茄产量位居第二,5 307.28 kg;位居第三位的是杭丰1号,4 352.18 kg,比对照增产7.41%;闽茄2号、黑冠长茄和墨拉克产量均比对照品种低,其中,以墨拉克产量最低,3 801.90 kg,比对照减产6.17%。

2.4 抗病性

从表3得知,黑丽长茄、紫龙长茄和引茄1号较抗青枯病,其发病率比对照农友704低,闽茄2号和对照抗青枯病能力差不多,其余品种田间表现抗青枯病都比对照差;10个引进品种中均会感绵腐病,其中紫龙长茄绵腐病发病率最低,和对照表现相当,其他品种都比对照差,特别是黑冠长茄最不抗绵腐病,发病率达15.00%。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黑冠长茄、引茄1号和黑丽长茄较早熟。其中,引茄1号综合性状最佳,商品性好,紫红色有光泽,果实光滑柔软,果肉白色、口感好、品质细嫩,产量高,株型紧凑,抗病性较强,可在莆田栽培推广;而黑冠长茄和黑丽长茄鉴于其他性状表现一般,所以有待于进一步试验。另外,紫龙长茄产量高、抗病性强,但因果形为棒状目前不大适应本地市场需求,不列入推荐品种。墨拉克产量低,田间抗病性差,其他性状也无明显优势,不适宜在本土栽培,予以淘汰。

参考文献

[1] 李植良,黎振兴,黄智文,等.我国茄子生产和育种现状及今后育种研究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6(1):24-26.

[2] 罗丽,罗志娟.早熟茄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8(10):40.

[3] 薛珠政.春早熟茄子双模覆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09-110.

上一篇:春季大棚早熟黄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下一篇:耐热黄瓜材料的创新与新组合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