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话语标记语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3 08:35:17

浅议话语标记语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摘要]话语标记语是说话人用来联系前后话语、制约话语理解的一类语言表达式,它们不影响话语的真假值,主要功能体现在语用方面。本文以CET-4听力材料为语料,旨在分析话语标记语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探索其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 关联理论 听力理解

[中图分类号]H3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92-02

引言

听力理解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英语学习的瓶颈,四、六级考试中的听力理解也往往是学生最头疼的部分。理解话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包括对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辨析、语义转码等,又要利用语境推理,甚至预测话语所表达的意思。日常交际中,听话人除了处理接收的声音信号之外,还可以通关观察说话人的肢体语言来推测其话语的意思,而在听力考试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只有录音材料,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对声音辨析、语义转码以及信息记忆的负担,那么短的时间内,学生准确地理解和预测信息的难度也加大。然而,除了肢体语言之外,还有一类特殊的语言信号――话语标记语能帮助听话人理解或预测话语信息,它们是说话人在说话过程中为强化交际效果而插入的一些话语,能提示或引导听话人的话语理解过程。它们有的在话语中没有实际的意思,删除后并不影响原话的意思,因而学习过程中,这类语言现象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本文将简要介绍话语标记语的相关理论,并结合CET-4听力材料分析其在听力理解中的功能和作用,以便指导英语听力教学,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话语标记语

最早研究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以下简称为DMs)的学者是夸克(Quirk),他发现you know、you see、well这类词语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DMs的研究没有深入。20世纪80年代,DMs才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学者分别从语法、语义和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的论述。影响力最大的是Deborah Schiffrin所著的《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一书。有关DMs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对其定义,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

Schiffrin(1987:13)认为DMs是“话语中非独立的,连接话语成分的单位”,它们表示相邻话语单位间的关系,起局部连贯作用。Blackmore(1987a:125)提出DMs对话语成分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说明。Erman指出DMs帮助说话人将其话语信息拆分为多个信息块,从而帮助听话人解码这些信息单位(Briton 1996)。Redeker(1990:372)将DMs看作标记话语与上下文之间关系的语言表达形式。尽管DMs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大多数学者都认同DMs是用来表述说话人意图的词、词组或是短句。它们对话语起组织作用,对话语意义不起作用,即只表达程序性意义,不表达概念性意义。它们在话语中的位置很灵活,可置于句首、句中或句尾。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DMs在听力材料中的语用功能,本文将采纳一个较为广义的定义,即DMs主要指这样一些语项,它们在语法上较自由,在范畴上也呈多样性,既包括词,比如连词(but, and)、副词(frankly, apparently)、感叹词(oh, well),也包括词组(as a result, in addition),甚至包括短句(you know, I mean, Excuse me);这些语项不影响话语的真假值,它们通常出现在语句的开头,引导一个不同的命题内容,它们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语用上而非语义上。

二、听力理解的模式

交际行为分两种:有意交际与无意交际。前者指的是说话人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交际活动,本文所探讨的听力理解活动也是一种有意的言语交际行为。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包括编码和解码,以及明示和推理两方面。编码和解码是进行明示和推理的基础,推理才是话语理解过程中的主要步骤,这就说明听话人未必总能正确地理解话语(何自然 2007)。

所谓明示-推理过程,指的是说话人总是尽可能提供具有关联的信息,明白无误地示意(即明示),而听话人则选择有关联的假设,对说话人用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作逻辑推理,从而推导出说话人的意图(即推理)。明示和推理实际上就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对说话人而言,交际是一种明示行为;对听话人而言,交际是一种推理行为。而听话人进行推理的依据则是说话人通过明示行为创造的一个认知环境(即语境假设),听话人依据关联原则在话语和各语境假设之间寻找一种最佳关联,实现对话语的理解(Sperber & Wilson 2001)。

为了实现最佳关联,说话人往往会有意识地使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对其话语信息加以语义限制,以便听话人理解,从而减少听话人在话语理解过程中所需的努力。在日常的交际行为中,说话人可以利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方式来引导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而在理解英语听力录音材料时,学生只有根据声音符号来寻找关联性,理解话语信息,推理其言外之意。DMs作为说话人加强交际效果的一种手段,自然对听话人寻找关联性、理解话语有极大帮助。下面,笔者将对DMs在听力材料中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以便探索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三、话语标记语在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一)CET-4听力部分话语标记语的统计数据

CET-4能有效地测试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其中的听力部分旨在测试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说话人用英语表达的意思或意图。短对话往往是模拟真实、自然的场景,以此为语料分析DMs的语用功能再合适不过。笔者对近五年(2007.06-2011.06)CET-4听力短对话中DMs出现的频率做了一个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可见,DMs在短对话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近一半的对话使用了DMs。而除了对比性标记语but之外,I think/guess,well和oh出现的频率最高,说明没有概念意义的标记语在话语中出现较频繁,了解并掌握其语用功能有助于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二)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

DMs首先能引导听话人理解及推断话语信息。如前所述,说话人使用DMs是为了减少听话人理解话语所需的努力。听话人可根据DMs提供的线索,识别认知推理的方向,缩小认知范围,加快对话语的理解。例如:

M: Do you think I could borrow your car to go grocery shopping? The supermarkets outside the city are so much cheaper. I’d also be happy to pick up anything you need.

W: Well, I don’t like to let anyone else drive my car. Tell you what, why don’t we go together?

Q: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10年6月CET-4听力原文)

女士的回答中使用了标记语“well”和“tell you what”。“well”是面子威胁缓和语,提示后面的内容是对方不想听到的话,会伤害其面子。女士想拒绝男士借车的要求,但不想直说,所以先用缓和语进行铺垫,暗示自己不乐意。而“tell you what”属于话题转换标记语,虽然不愿意借车,但女士提出了另外的补偿方式,即和男士一起去,以弥补对方面子的损失。学生若熟悉“well”的语用功能,很快能判断出女士的拒绝。

需特别指出的是,同一个DM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用功能。听话人必须以关联原则为基础,确认DMs的语境意义,才能准确把握命题内容,缩小话语理解的范围,用尽可能少的努力实现最佳关联。例如:

W: I ran into Sally the other day. I could hardly recognize her. Do you remember her from high school?

M: Yeah, she was a little out of shape back then. Well, has she lost a lot of weight?

Q: What does the man remember of Sally? (07年12月CET-4听力原文)

这段短对话中,两人谈论的是高中同学Sally。女士的话语中没有涉及任何个人意见或请求的内容,只是问男士是否还记得这个人。从男士的回答中(Yeah),我们可以得知答案是肯定的;他的第二句话以“well”开头,显然不是上述所讲的面子威胁缓和语,而是话题转换的信号:从Sally高中的情况换成她的近况,这从话语的时态中也得以证明。对学生而言,若他们听不懂out of shape的意思,可以从lose a lot of weight推断出高中时期的Sally很胖,从而得出答案。

此外,DMs还能引导听话人对话语信息及说话人的意图进行预测,简化认知推理过程,帮助听话人在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答案。听话人预测的信息量越大,推理过程越简单,其听力理解也就越容易。例如:

W: Bill,have you heard the latest news?It appears we two won’t be laid off after all.

M: Oh,I’m somewhat tired of working here.I’ve been wondering whether I should resign.Anyway,the news seems to be good for you.

Q: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news? (09年12月CET-4听力原文)

这段对话中,女士将两人不会下岗的消息告诉男士,而男士首先使用了标记语“Oh”。根据常识,得知自己不会下岗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男士没有用 “Oh, really?”或“Oh, great”这样表示认同的标记语来回答,只说了一个“oh”,暗示说话人的观点与前文提到的信息不一致或不完全相同,就可以预知男士反倒希望自己下岗,而其后的内容也证实了这一点(他想辞职)。根据四个选项,可以推断出他对此消息的态度是漠不关心的。“oh”的出现提前让我们得知男士的交际意图。

四、话语标记语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听力能力的提高仅依靠反复练习是不够的,学生还需具备一定的语言推理能力。DMs对学生理解、推理和预测听力材料的内容有帮助,因此,教师不妨在课堂听力教学中有意识地讲授DMs的相关知识,将DMs的语用特点介绍给学生,并应用在听力训练中,使学生体会并逐步掌握DMs的语用功能,从而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讲授不同类型DMs的功能,如对比性标记语(but, however, yet)、阐释性标记语(moreover, in addition)、话题转换标记语(by the way, anyway)等,结合听力材料,指导学生应用DMs进行认知推理,提高学生对DMs的敏感度。最后要强调的是,DMs对学生理解听力材料只能起辅作用,这是由DMs自身的属性所决定的――DMs不影响话语的真假值,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语用而非语义上。也就是说,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不能完全依赖于DMs,因为在语言解码和推理的过程中,话语的部分语义信息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Blackmore,D.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M].Oxford:Blackwell,1987.

[2]Brinton,Laurel J.Pragmatic Markers in English:grammaticalization and discourse functions[M].Berlin & New York:Mounton de Gruyter,1996.

[3]Schiffrin,D.Discourse Markers[M].Cambridge &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Sperber,D & 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5]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何自然,冉永平.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制约性[J].外语教学于研究,1999(3):1-8.

[7]王淑莉.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制约性与英语听力理解[J].国外外语教学,2006(2):19-23.

上一篇:大学生考研焦虑与情绪调节的研究 下一篇:浅析对外汉语教学的多模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