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时间:2022-09-23 08:10:00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背诵课文片段时,可先开展组内竞赛,优胜者再参加班内的擂台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争上的决心,从而使全班同学都能快速完成背诵任务。课堂上还可开展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抢答比赛,促使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我有时故意把字读错写错或问题讲错,让“小老师”去发现去纠正,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的滋味,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开展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等多种比赛,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亢奋感,使其注意力更集中,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当我们感到教学有一点枯燥的时候,一个小游戏会把欢笑带来,当笑声充满教室,我们的心也跟着飞舞起来。当我们感到教学有几分沉闷的时候,一个小游戏让我们的脑袋重新思考,手脑并用,边玩乐边学习,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温馨和快乐。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游戏,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因游戏而充满生机与活力。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再加上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主动质疑的探索精神,就能达到 “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才会举一反三,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

二、让学生的“说”与“做”统一起来

上学期我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研究《我为班级添色彩》的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都想给班级设计一个新颖别致的面貌。怎么完成这一活动主题呢?有的学生说在墙壁上来个提醒牌,教育同学要爱护墙壁、桌椅,有的学生提出给墙壁粉刷绿色,好保护我们的眼睛,还可以在四周点缀一下更美观了……

在活动中,学生提出了这么多颇有创意的设想,但要真正落实到动手做的却很难。这个美化班级的建议会不会只停留在设想阶段呢?活动前我组织的一个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参加劳动实践很感兴趣,但苦恼做起来费时费力费财,困难多多。继续开展还是放弃呢?我犹豫了,如果只有设想而没有实际的操作过程,综合实践活动岂不成了空对空的头脑实践活动?不行,得开展。为了让学生有创意的设想在现实中实现,我想关键在于将学生的“说”与“做”统一起来,让学生动手做,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让设想成为现实。

三、重视课堂练习

语文课堂练习不仅仅停留在书面上,还应包括听、说、读这几个方面,字、词、句、段、篇是练习的根本,每个年段都有侧重点。如何根据年段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例如,同是让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学段不同,教学目标也就不同。低段学生只要求说出对课文的大致印象或对课文的感受即可。中段教学,则要根据《课标》对第二学段学生的阅读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针对中段学生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知识起点,在课堂教学中铺设台阶,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说说主要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关系弄清楚了,课文内容就一目了然了。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可让学生先搞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把这些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另外,还可采用填空、课题展开等方式,为中段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铺设台阶,降低坡度,从而达到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如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渔夫和魔鬼》,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的关系和故事主要情节来概括,笔者曾这样教学概述此故事:首先,教给方法,练说故事梗概。师:《渔夫和魔鬼》这个故事很长,要把这么长的故事用几句话讲清楚,我们要抓住故事主要人物的关系,还要抓住故事发生的主要情节来说。谁能用几句话把它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全体学生练说。教师指导、鼓励、倾听)

其次,引导交流故事梗概。随机抽生练说。学生说长了,教师打断,引导怎样说简洁;学生说不清,教师用连接语引导;学生说漏了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把故事说完整。

教师边引全班同学概述故事边完成板书:我们都听明白了,故事主要讲了从前有个渔夫,他捞到一个胆瓶,没想到放出来的(却是一个魔鬼)。而魔鬼却(恩将仇报要杀了渔夫),我们更没想到最后(渔夫还是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强大的魔鬼)。(师板书,略)像这样的民间故事,我们抓住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就能说好故事的主要内容。

有了中段学习的基础,到了高段,可放手让学生抓住重点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长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成了高段教学的难点,可尝试列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如六年级上《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篇幅较长,学生一时概括故事内容有困难。笔者先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写了战象的哪些事情,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小标题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然后建议学生运用“首先……然后……其次……最后……”概述课文主要内容,这样,分步达成概括长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云峰等.实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教程语文教学基础.北京:教育

科学出版社,2007

2 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探讨 下一篇: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