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VS搜狐:引出著作权话题

时间:2022-09-23 08:04:48

新浪VS搜狐:引出著作权话题

2002年1月24日,新浪网在北京召开新闻会,宣布已就搜狐网对新浪网短信频道、财经频道及体育频道等网上资源大规模剽窃、抄袭及侵权的行为提讼。搜狐网迅速作出回应,在本网上公布了新浪抄袭搜狐的若干证据,并随后向法院新浪抄袭和不正当竞争。

新浪与搜狐之战,无疑是今年网络媒体界的一件大事。由于竞争激烈及普遍的浮躁心态,网络媒体对于著作权保护一直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警觉,而作为以提供信息产品为主业的门户网站,留下这样的隐患简直无异于“阿喀琉斯之踵”。

与事件有关的两个问题

1.时事新闻的“著作权”

不难发现,新浪与搜狐互相指控抄袭的证据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时事新闻。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的定义:“时事新闻,指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时事新闻不适用于著作权法,这是国际惯例。《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规定:“本公约所提供的保护不得适用于日常新闻或纯属报刊消息性质的社会新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也规定:“本法不适用于:……(二)时事新闻……”

需要指出的是,“时事新闻”与“一般新闻作品”和“发表在新闻媒体上的非新闻作品”之间都是有区别的。“时事新闻”是“单纯事实消息”,有别于任何具有评论性、描述性、凝结着作者的独立构思和创意的一般新闻作品或发表在新闻媒体上的非新闻作品。后两者都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

此外,时事新闻“不适用于著作权法”,不等于不受法律保护,对于时事新闻的民事权利,也可以根据民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保护,不得随意侵犯。

2.谁有“授权转载”作品的权利

新浪和搜狐都声称与其他媒体签有“版权协议”,并为这种协议付出了成本,因此不能容忍对方的剽窃。门户网站从早期不加思索地“复制―粘贴”,到谋求与传统媒体签订转载协议,曾被传为行业自律的佳话。但是,传统媒体授权网站转载自己刊登作品的合法性,却很值得怀疑。

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由于传统媒体大规模地将已用传统方式发表过的作品在自己的“电子版”或所办网站上“上载”,或者主动“代表”著作权人与网站签订相互转载、使用作品的协议,才造成了今天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间“拿来主义”的空前“繁荣”。而所谓“上载”和转载协议,是建立在一种默认许可的“假设”下的,即著作权人在向媒体投稿时,已经默许媒体拥有同时在网上传播自己作品的权利。但是,在现行的著作权法中却找不到这种“默许”的依据。

去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裁定《纽约时报》及其他几名未经许可将自由撰稿人的稿件出售给电子数据库是侵犯版权的行为,这已引发报纸与著作权人订立版权合同的热潮。看来,在传统时代比较容易理解的“默契”关系在今天有必要用法律形式加以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在2001年10月修正后,已经明确“信息网络传播权”为著作权利的一种。在国务院将要制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办法中,以下问题亟待明确,即:著作权人在授权传统媒体发表其作品的同时,是否也向该媒体转让了作品在网络上传播的权利?这包括,①已经发表在传统媒体上的作品被同一媒体单位制作上网,是否需要再次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或者虽不经许可,是否需要再次支付报酬?②即使传统媒体可自动获得作品在同一媒体单位网站上传播的权利,它是否同时获得了将此权利转让给其他媒体(包括网站)的权利?

这个问题如果不明确,对于以信息内容服务为主业的网站来说,将会非常尴尬。试想,如果合作的传统媒体本身都无权授权网站转载作品,那么有几家网站有能力有信心为目前这种巨量的内容付出成本和代价?

著作权法中的相关规定

不仅许多网站存在著作权保护问题,传统媒体在网络提供的信息共享环境下也加入了“拿来”的行列,网站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之间、网站之间进行的各种合法与不合法的转载、使用作品的情况也相当普遍。

目前看来,媒体间转载、使用作品的情况主要有:1、网站根据有关规定或与传统媒体签订合作协议,转载传统媒体发表的文章、图片;2、经由互联网的“中介”作用,传统媒体之间更方便地相互转载、综合、汇编作品;3、传统媒体转载或汇编网站的原创作品,例如一些专业网站上的信息、评论,论坛上的帖子等。

以下就著作权法中关于作品转载、使用的有关规定作一梳理。这也应是媒体间采用“拿来主义”前必修的一课。

1.关于改编、翻译、汇编作品

《著作权法》第十二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第三十三条有规定:“……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第三十四条:“出版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这意味着,按照现行著作权法,媒体对除“时事新闻”之外的其他作品的转载、使用(包括通常进行的改编、翻译、汇编等)都是受到法律严格限制的。但目前在报刊或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文章,只标有“××翻译”,却没有原作者的姓名,是否经过作者授权就更不得而知了。

2.“合理使用”的范围

出于公众利益等考虑,著作权法在保护著作权人权利的同时,也作了一定限制,包括赋予新闻媒体“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一些“特权”,这也正是媒体必须把握好尺度的地方。

《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一些媒体将其他媒体的作品“拿来”作为报道作品主体的行为,如果不属于以上几种情况,则非“合理使用”。

不过,上述条文中“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仍有模糊之处,它与著作权法声明“不适用”的“时事新闻”的概念有何异同?“时事性文章”中是否包括时事评论?看来,有关部门在修改《著作权保护实施条例》时,应对这一概念加以更严格的界定。

3.“法定许可”使用的范围

《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这就是所谓的“法定许可”使用。

200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第三条:“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但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

笔者认为,这一解释显示,网站在法定许可方面已经拥有与报刊相等的权利。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这种不向原作者“打招呼”的使用特权应是“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除此之外的综合、汇编、改编、翻译等,法律并不支持;第二,即使符合“法定转载”的条件,媒体在对稿件进行转载、使用时,除了注明原作者的姓名之外,还要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不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标出原作者的姓名和文章出处就万事大吉了。

在国际著作权条约中,对“合理使用”及“法定许可”都有严格规定,为了与我国已经参加的《伯尔尼公约》相一致,我国对作品的“法定许可”采取国内国外分别对待的处理方式,即国内作品适用“法定许可”,外国作品适用“授权许可”。《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第十三条:“报刊转载外国作品,应当事先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但是,转载有关政治、经济等社会问题的时事文章除外。”这是媒体在转载、使用外国作品时必须引起相当重视的一个问题。

4.网络作品的法律地位

一些人认为我国著作权法中并无“网络作品”的位置,对网上原创作品的转载、使用可以不必像对传统媒体作品那样“较真”。

实际上,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11月作出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中已明确指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

去年10月修正后的《著作权法》第十条则在著作权的财产权利中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著作权人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包括在互联网上)向公众提供自己作品的权利,具体的保护办法将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上一篇:建立与读者信息需求相适应的报纸信息结构 下一篇:“香武仕”是怎么“香”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