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动物食品渐行渐近

时间:2022-09-23 07:08:07

克隆动物食品渐行渐近

2010年8月4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公告说,该机构已基本掌握了一头美国克隆牛在英国后代的情况,其中两头公牛的肉制品已流入市场,另有两头母牛所产的牛奶是否流入市场尚不确定。但英国一些媒体报道,有牧场主将其所饲养的克隆母牛的后代产下的奶拿到市场上销售。这一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克隆动物食品的关注。

不同的克隆方式和克隆动物食品

克隆是从英语词汇clone音译而来,意为无性繁殖,指的是用生物(动物和植物)自身生殖细胞或体细胞的DNA来复制繁衍后代。来自克隆动物及其后代的食(产)品就是克隆动物食品。但是,这类食品被英国食品标准署看作是“新食品”,因为它们还没有经过长期实际食用检验。

现在流入英国市场的克隆牛只是一种很普通的克隆牛。英国食品标准署的调查表明,克隆牛最初是在美国克隆产生的。克隆的方式和过程是,先把荷兰奶牛的卵子克隆,再把克隆产生的卵子与普通公牛的相结合,产生的胚胎被冷冻后送往英国,并在英国植入母牛体内进行繁殖。

由于克隆牛的母系是著名的荷斯坦品种,产生的后代可以大量产奶和通过这种克隆方式可以更多地繁殖后代,所以才采用了这样的克隆方法来繁殖后代。因此,这样的克隆牛并非是为了获得特殊的生物产品,只是为了更多地获得牛肉和牛乳。这头克隆牛在英国的第一代后代共有8头牛,其中公牛和母牛各4头。在4头公牛中,有两头分别在2007年和2010年5月被宰杀,牛肉已流入市场;并可能已被消费者吃掉。另外两头在自然死亡或被宰杀后,牛肉并未进入市场。

在4头母牛中,一头已死亡并得到妥善处理,另外3头母牛中,已确认一头所产的奶未进入市场,但另外两头产的奶是否进入市场尚不确定。当然,这8头牛在英国也繁殖了后代,但现在还未成长为成年牛,所以英国食品标准署表示将继续对这些克隆牛进行调查。

其实,这样的克隆并非如多利羊那种途径的克隆,而只是部分克隆。现在英国流入市场的克隆牛其实是把母牛的卵子克隆后,再按正常的生殖途径与公牛的相结合产生后代。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种类型的克隆。

反对克隆动物食品的理由

现在英国的克隆牛食品流入市场后引起的争论主要是,克隆动物食品是否对人安全,是否可以像普通动物食品一样来食用。

对此,英国食品标准署表示,克隆牛奶等来自健康克隆动物的食品目前看起来是安全的,但必须按规定获准才能在英国上市。

但是,公众和一些专业人员则认为,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因为迄今为止,既没有证据证明克隆动物食品是有害的,也没有证据证明它们是安全的。相反,人们担心这样的克隆动物食品的害处大于益处。

因为克隆动物出现疾病、畸形和早夭的比例很高,这会让克隆动物食品充满风险,包括养殖和消费的风险。

克隆羊多利就是一个范本,它有多种疾病,并因早衰而被处以安乐死。尽管多利之父伊恩・威尔穆特认为,“它(多利)的疾病可能与克隆技术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相当多的研究提示,多利的疾病和早衰与克隆技术有关。早在1999年6月,苏格兰PPL生物技术医疗公司的保尔・希尔斯等人就发现,多利细胞中的端粒比预期的短20%,几乎与其6岁的母亲(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的端粒长度一样,说明多利已经提早衰老。由于肺部感染等疾病和提前衰老,1996年7月5日诞生的多利于2003年2月14日被执行安乐死。

在多利之后,世界各地的各种克隆动物联袂结队,翩翩而来,出生时可谓风光一时,但不久便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或问题。1998年2月20日法国克隆小牛玛格丽特刚出生不久就死亡,后来确认,玛格丽特之死与严重的基因缺陷有关。同样日本2001年克隆出了8头牛,但出生后不久就有4头死亡,也是因为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而不能抵御感染而死亡。中国2000年诞生的克隆羊元元在出生后不到两天死亡也是因为有严重的遗传缺陷。

美国华裔科学家杨向中于2002年5月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对克隆动物做了比较有说服力的总结:克隆牛(动物)容易夭折的最主要原因是,克隆母牛的x染色体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其他克隆动物也存在这个问题。

克隆动物食(产)品的未来

克隆动物食品能否为人们所接受,能否在未来的消费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取决于几个因素。一是克隆动物产品,包括食品能否成为人类巨大的需求,二是这类产品是否能产业化并获得巨额利润,最后是这类产品是否安全,以及是否符合当代社会的伦理原则,包括动物权利。

现在,人类对克隆动物产品的需求正在增多,并且克隆的技术手段日益丰富,产品也逐渐增多,但安全性和伦理原则却有待评估,后两者便成为克隆动物产品发展的瓶颈。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马利尼霍尔茨纳指出,全世界现在约有2000头克隆动物,其中欧盟有200头左右,不过这些牛或猪完全是作为科学研究之用,并未流入食品市场。然而,实际上全球的克隆动物远不止这个数,克隆动物食(产)品也层出不穷。仅以中国而言,克隆动物的发展就叹为观止。

现在的克隆动物和产品主要分为三类。一种是为了提高动物食品如肉类和乳类的产量和质量而进行克隆。例如,中国克隆的冀南牛是中国特有的优良地方黄牛品种,分布在我国河北,主要特点是耐寒、肉多脂少。二是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如大熊猫。同时,对冀南牛的克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保护这类优质牛,因为目前这类牛数量急剧减少,已濒临灭绝。三是为了获得一些特殊的功能性动物食品,甚至包括药物。例如,韩国的CHOA制药公司于2010年8月9日宣称,他们成功培育出了拥有人类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克隆猪,方法是在猪体细胞内注入人类生长激素基因,再将其移植到无核卵子内复制,最后培育出了克隆猪,可以生产人生长激素。当然,由于人类需求的扩大,转基因克隆动物还可以生产出各种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Ⅷ、人血清白蛋白、乳铁蛋白、红细胞生成素等。

从市场需求来看,第一类和第三类克隆动物是人类最为需要的,但是,如果以餐桌上的食物而言,则第一类克隆动物食品是人类最大的需求,因为通过克隆能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饮食消费需求。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安全问题。对于克隆动物食品的安全,发达国家分成两派。一派是美国,认为克隆动物食品是安全的,另一派是欧盟,认为还没有完全的证据证明克隆动物食品是安全的。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用了6年时间组织科学家对600多头克隆动物(猪、牛)的肉和奶进行了检测。FDA于2006年和2008年陆续对克隆动物检测的消息,称经过各项指标的化验和比对认定,克隆动物食品中所含的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与普通动物食品并无两样。而且,那些经克隆动物食品喂养长大的实验鼠也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反应。

随后,欧盟食品安全机构(EFSA)也对克隆动物肉奶制品发表了意见,称来自克隆动物及其后代的食品与那些传统养殖的动物食品相比,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目前看来,克隆动物也没有给环境带来影响。但是,欧盟的下属咨询机构“科学与新技术伦理欧洲小组”(EGE)则发表长达55页的意见书,称“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论据证实克隆动物食品的安全性”,在克隆食品进入欧盟市场前,必须充分考虑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保证动物福利达到世界动物健康组织标准。EGE还建议,除了EFSA所调查的克隆猪和克隆牛品种外,最好再对其他克隆物种作进一步的研究。

当然,克隆动物食品最大的通行证应当是人们的认可。但目前无论在美国还是欧盟国家,人们都对克隆动物食品持保守态度。大部分人对克隆动物食品感到不太放心。

所以,克隆动物食品尽管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在近期和可以看到的未来都不可能大量地进入人们的肠胃,除非是生产者和商家偷偷摸摸地把这类食品放入超市让人购买。但是,在解决了安全和心理问题后,克隆动物食品有朝一日会成为人类餐桌上一道平常的菜肴。

上一篇:如何应对细菌耐药? 下一篇:地球上能养活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