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背后的故事与思考

时间:2022-09-23 06:08:26

一句话背后的故事与思考

12年的德育工作,让我深刻意识到认真倾听学生说话有多么重要。因为,哪怕是学生的一句话,背后都是一个柔嫩心灵的认知世界,那个世界里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更带给我们以思考。

“我对生活都很满意”,一男生紧皱眉头说,师追问:“你可以说出两点你满意的地方吗?”男生无语,眉头依然紧皱。一个14岁的男孩说:“我对生活都很满意”,本就令人费解,紧皱的眉头也暗示出此话的可疑。不能具体说出满意的地方,再次证明“我对生活都很满意”的虚假与敷衍。他为什么皱着眉说自己对生活都很满意,又无法说出哪里满意呢?

带着疑惑,我与其父进行了长谈,其父泛泛地说,这样,那样,总之都很好。当我问起,孩子总是紧皱眉头的事,其父说没有注意,问到在家还有没有特殊的行为时,其父只说,男孩从不与家人一起吃饭,每当家人吃饭时就一个人端着碗,夹些菜蹲在一边,吃完了事。男孩言语行为的反差,在家行为的特殊,让我觉得男孩一定有不为人所知的心结。

我于午休时间走到男孩身边,他低着头,我轻抚他肩膀。他略抬头,并未用眼睛看我,眉头依然紧锁,我伸手抚平,他微震,没有躲开。待眉头舒展后,我说,不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吗?好一会儿的沉默后,他点头,说:“嗯。”“为什么呢?”又是沉默。

我联系男孩父亲,希望家长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瞩其晚上做些孩子喜欢吃的菜,等孩子放学一起吃。

下午放学,我站在班级门口,拉着男孩的手,嘱咐他路上注意安全,并说:“今晚和爸妈一起吃饭,明天告诉我你的感受,好么?”

第二天,男孩上学来,我问:“一起吃饭了么?”“嗯。”“感觉呢?”“不好。”

下午我到班级,看见只有男孩一个人在座位上。他抬头看我,眉头紧锁,他落泪了,我坐下来,等待他主动让我走进他的内心。几次抽噎,“没有人管我”,伴随着又一轮的哭声,带着委屈和难过。我只是拉着他的手,这时候的言语教育是多余的,他最需要的是一个听众和毫无顾忌的发泄。

断断续续的言语中,我了解到,他觉得没有同学喜欢他,都讨厌他,孤立他,父母也整天忙,除了吃和给钱,没有关心过他,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很痛苦,就想把自己关在一个小空间里,最好谁都没有。

找到问题症结,我单独找到班上几个阳光活泼的男孩,嘱咐他们帮助他顺利回到班集体中。随后我又联系了男孩的父亲,告知他孩子内心的想法,嘱其父母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

思考:家长都觉得自己很关心孩子,孩子有什么需要就说出来,家长能满足的都满足了。家长的这种想法没有错误,但他们所谓的关心,只停留在物质层面,吃的、穿的,甚至直接就是给钱,他们觉得已经足够了,孩子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其实这远远不够,孩子更期待的是父母的精神关注,包括倾听他的乐事难事、陪伴他看书看电视、和他分享成功的喜悦、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样的关注远比一顿丰盛的饭菜更能让孩子感到幸福,因为关注背后的是来自于父母的深切关爱,是爱的流露。

另外,家长认为孩子有想法应该说出来。其实,家长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你在这个年龄的时候,是什么都和家长交流的么,似乎不是。孩子正处在青春期,担心内心的想法得不到家长的认同,所以往往不愿意说出内心的想法。加之家长的威严、责备,孩子就更三缄其口了。那么,面对孩子,家长就束手无策了吗?也不是,家长要多观察孩子行为、言语的变化,根据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判断孩子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加以正确、合适的干预。

很多家长,当老师告知孩子发生状况时,还是茫然不知。原因就是缺少观察、关注,觉得孩子有吃有喝,每天上学放学,就长大了,其实,全然不是。看到发生的状况,有的家长诺诺几句,依然故我,有的家长则以忙、没有时间、不会、不懂等等为理由推说,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能否得以解决,家长的作用很关键。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爱和关注,让爱的阳光一直陪伴孩子成长,孩子出现问题的比例相对少些。“问题孩子背后一定会有一位问题家长”,也道出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中的关键作用。

上一篇:对教师职业的惑与不惑 下一篇:挖掘德育资源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