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现状浅析人民币升值压力下中国经济走向

时间:2022-09-23 05:51:52

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现状浅析人民币升值压力下中国经济走向

【摘要】如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仍然通过量化宽松等一系列政策缓解和挽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随之水涨船高,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引发深思。本文通过分析2006-2013年央行资产负债表情况,对央行及国家现有的政策状况进行归纳,结合目前全球经济出现的最新动向,从而对中国未来经济走向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央行资产负债表;QE;人民币升值;建议看法

一、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是央行货币政策的反映,通过整理资产负债表2006-2012年年末的数据以及2013年一季度末的数据(其信息涵盖了金融危机前后的整个过程及最新动态),我们对其资本状况进行了分析。

(一)国外资金占据资产负债表的大半江山,从2006年的67%上涨到2013年一季度末的85%。国外资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产生极大影响。其中,2012年占比略有下降(82%),这与央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很大关系。但是,为了维持经济健康有效的发展,央行的货币政策随后进行了松化,使得2013年比率又一次上升。

(二)央行持有的国债金额较少。由2006年的2856.41万亿元到2013年一季度末的15313.69万亿元,虽然绝对额大幅上涨,但是这归功于2007年将近400%的增幅所致,其后,此比例逐渐小幅下降(1%-3%),最终于2013年反映为5%。

(三)其他存款性公司债券占资产总额的比值过小。截止2013年一季度末此金额仅为11374.77万亿元,较上年下降了32%,但其绝对值比例仅为4%。这说明尽管央行希望通过管控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控,但是由于其所占比例过小,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小幅调控。

(四)储备货币中的货币发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占比逐年上升,但货币发行的增长速度及占比远小于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货币发行数目是国家经济发展、资金流动性的最重要的体现,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则是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表现。这说明中国货币政策的过行政化,没有完全利用货币的自发流动性进行资金的再分配效应。

(五)发行债券数额在金融危机后逐步下降。金融危机前,发行债券数额的增长率分别为16%和33%,而08年以后,此数额趋势为-8%,-4%,-42%及-41%。这说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措施正在趋缓。

综上所述,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可以判断,我国仍然是外汇储备大国,国外资金将长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动向,而国债和再贷款、再贴现的比率相对过小,使得央行掌控资金能力薄弱,不能全面有效的解决货币政策中的突发问题。此外,货币发行占比远小于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说明中国货币政策的政策干预度较大,货币自由度水平不足。但是,二者的持续增长以及发行债券数额的下降也说明央行正在积极转变政策方向,提高央行货币管控能力。

二、国际变化新动向

(一)量化宽松政策持续作用下,美、日等国股市水平出现大幅回升

美、日等国QE政策通过非常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并降低利率水平,促进经济回暖,刺激消费。近日,美、日股市均产生大幅回升。来自美银美林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基金经理们对美、日的配置不断升高,海外投资者正在撤出中国市场。大量资金从中国流出,将使得中国资金流动性及金额产生巨大变化,加大资产泡沫破裂的可能性,这对于中国股市、楼市等将产生极大危害。

(二)中国劳动力结构升级,“刘易斯拐点”亦或出现

中国一直以来是劳动力密集市场,廉价的劳动力水平是我国出口型结构形成的关键因素,但是,随着中国人口层级的改变,要求的劳动报酬率有了大幅提升,这使得中国劳动力成本有可能大幅提升,使得竞争性优势丧失。

(三)人民币升值压力一直存在

发达国家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对人民币升值施压,企图通过其政策调整压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基础产业的提升。中国政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但是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趋势仍然存在,影响中国经济良好有序的发展。同时,中国作为全球外汇储备大国,美元的不断贬值使得我国外汇储备急剧缩水,使得中国资产质量恶化。

三、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建议

(一)优化外汇资产结构

我国的外汇储备过度集中于美元资产,目前将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比例远超过半数。QE使美元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进一步贬值。如果美国延续此项政策,将对中国货币水平产生极大冲击。我国应该加大其他外汇币种的持有量,参考一篮子定价机制,保持外汇储备量的稳定性。逐步增持非美元资产(如欧元、英镑)或增持与美元走势相反的资产头寸,如黄金、石油、白银等。

(二)货币的去美元化及本币结算合作范围的扩大

全球以美元作为基础货币,使得美元长期使用债务政策,将自身债务转嫁于各国,使各国资产贬值。为了减少美元贬值危害,在双边贸易和投资领域中,我们应积极提倡不用美元计价结算,从而减少受美元波动的影响,尤其是美联储滥发货币的影响,汇率风险更容易得到控制。成立地区性的货币互换和本币结算业务等实现货币的去美元化流通。

(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深直接投资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失衡,激化人民币升值压力。我们应在贸易生产率提升的前提上鼓励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科技含量的比较优势产品。同时,使自身由国际储蓄者变为国际投资者,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境外设立企业、并购企业和参股企业等,培育强大的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布局。

(四)优化总需求结构

中国是以出口、投资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内需不足使得我国经济需要不断依靠外部实体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而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我国出口遭到严重阻碍。因此,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完善总需求的内部结构,使得总需求(国内吸收与净出口)保持恰当的比例。

参考文献

[1]王国刚.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央行调控能力分析[J].金融评论,2010(01).

[2]杨玉娟,莫钰.浅析人民币升值与国内通货膨胀[J].经济研究导论,2013(09).

[3]张习宁.全球债务危机前景展望及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看中国经济的中长期风险[J].区域金融研究,2012(05).

[4]赵先立,何砚.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双重视角研究[J].亚太经济,2013(01).

上一篇:论负债经营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以万科为例 下一篇: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