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模式及开发策略初探

时间:2022-09-23 05:43:13

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模式及开发策略初探

【摘要】本文依据吉林省旅游资源普查的相关数据对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进行了分析和梳理,提出了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模式及开发策略,旨在明确旅游资源优势区与非优区开发过程中的区别与关联,为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模式;开发策略

1、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模式

所谓旅游资源非优区就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旅游资源在数量上相对匮乏、资源品质相对不高、资源组合状况欠佳、旅游吸引力不强,开发难度较大的区域。

依据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配套基础设施、旅游交通现状,笔者对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类型的作出了初步的探索性划分。

1.1需求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四平市、松原市和辽源市

四平市和辽源市都紧邻省会长春市,四平市和辽源市到长春市的车程都是2-3小时之内,尤其是四平市到长春市只需1个多小时的车程,松原市可通过302国道到达长春市,可通过203国道到达哈尔滨,交通可达性较好。长春市在吉林省范围内经济实力突出,有着强有力的旅游消费能力,另外,四平市和辽源市的西南部与辽宁省毗邻,辽宁省沈阳、大连等城市旅游消费需求旺盛,为四平市和辽源市旅游提供了大量客源,松原市东北方的哈尔滨旅游消费能力很强,因而,笔者将四平市、松原市和辽源市划分为需求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

1.2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白城市和通化市

白城市和通化市都存在旅游资源数量相对较少,资源品质较差,资源组合状况不佳的情况,并且区域经济不发达,区位条件不佳,距离客源地比较远。开发环境较差,也就是区域社会文化背景较差,当地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较差或几乎没有,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意识较弱,旅游管理滞后。但是这些地区也存在一定数量的五级旅游资源单体,如白城的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莫莫格湿地自然保护区;通化市的三角龙湾、集安鸭绿江风情观光带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集安高句丽遗址遗迹等。由此,笔者将白城市和通化市划分为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

2、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策略

基于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非优类型不同,因而在制定开发策略上就存在着差异,不同地区根据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府政策支持情况等的不同必然有所不同。下面将以地级行政区为单位,根据当地政府政策上的支撑提出一些初步建议:

2.1白城市旅游开发策略

白城市应着力打造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旅游名城。首先,围绕“湿地风光、鹤乡白城”的主题,突出“草原风光、湿地风貌、民族风情、风电景观”四大特色,打造湿地游、民俗游、风电游、江河游、冰雪游、考古游六大产品。其次,着力做好查干浩特旅游开发区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尽快将其打造成为具有白城生态和民俗特点的旅游区;统筹抓好大安经济开发区旅游建设,加快建成长白公路沿线工业和旅游新区。最后,构筑吉林西部以白城为节点的“三点一线”(长白山长春查干湖白城——大安嫩江湾、镇赉莫莫格、通榆向海阿尔山)的发展大格局,提高区域一体化和集成化发展水平。

2.2松原市旅游开发策略

松原市的旅游开发一定要倾力打造旅游精品,首先,按照“高水准、大手笔、可操作”的要求,对《松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整体修编。其次,本着“依据规划、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打造精品”的原则,突出抓好查干湖渔猎文化博览苑、查干湖演艺中心、新建旅游大项目工作。第三,将松原作为旅游目的地来组织客源。重点打造查干湖景区和沿江旅游风光带等著名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

2.3四平市旅游开发策略

四平市的旅游开发应侧重一下两点。第一,实现大项目开发新突破。从四平市满族民俗文化的优势出发,致力于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重点推介包装“叶赫满族风情旅游带”项目,全力打造伊通“世界萨满文化生态城”。第二,实现市场开拓新突破。通过强力推介“中国·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伊通牧情谷“民俗旅游节”等活动。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拓宽旅游市场。

2.4辽源市旅游开发策略

辽源市的旅游开发,应以发展乡村游为突破口,规划开发旅游与民俗文化、生态农业、经济转型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业态产品。整合“盛京围场”、“皇家鹿苑”、“梅花鹿之乡”、“农民画之乡”、“中国琵琶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泥塑、葫芦画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辽源乡村游、民俗游等特色旅游品牌。

2.5通化市旅游开发策略

通化市拥有较为优越的自然、人文条件,是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中旅游环境较好的城市,其旅游开发应着重一下几点。第一,围绕“两带、五区、十品”的旅游总体发展格局。第二,立足现有景区,谋划白鸡峰国家冰雪训练基地、白鸡峰环线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扩建项目。依托现有资源,谋划王八脖子遗址、通化水洞古人类遗址群、柳河罗通山、石棚墓群、辉南辉发古城等一批极具发展前景的大项目。谋划大型主题雕塑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大型舞剧《丽都遗韵》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加快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第三,继续加大对旅游宣传促销投入力度,拓宽对外宣传渠道。精心组织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重大旅游节庆活动。整合东北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资源,加快红色旅游市场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提档升级。

参考文献

[1]Starp J.D. The Resort Cycle and Second Home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15(4):504-516.

[2]Beteil1e R.La Valorization Touristique l’Espace Rural[J].Inform.geogr.1992, 56(5).

[3]陈传康.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案例研究[J].旅游论坛,1986,1(1):14-20.

[4]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13(2):81-84.

作者简介

陈帅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 硕士学位 曾任北京巅峰智业集团旅游规划师。

上一篇:新疆煤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探析 下一篇:浅谈MES系统在天津市江浩物流有限公司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