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时节防湿调脾除虚胖

时间:2022-09-23 04:50:35

雨水时节防湿调脾除虚胖

雨水,古代历书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意思是说,雨水之后很难再降雪,要开始降雨,空气中的水分也逐渐增加。此时,湿邪之气会随之而来,不仅温度低,而且寒中有湿,尤其一早一晚更是明显。

也许有人会说,南方雨多,湿重我们可以理解,可是北方,此时很难见到雨,这股湿邪之气又从哪里来呢?大地经过一个冬天冰雪的寒冷刺激,湿气都渗透到地面以下。此时,春回大地,升发阳气的同时也会将这股湿气携带出来。雨水之后,即使周围没有下雨,或者下雪,但周边的泥土已经不再像冬三月那么干燥、那么坚硬寒冷了。再看看房前屋后的柳条,尽管颜色还是灰的看不出一点生机,但若用手折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这个柳条其实已经和冬天不一样了。冬天很脆,一折就断,而现在开始变得柔软,有水分了。

从养生来看,这种环境下最容易对人体的脾胃产生不利影响。人体五脏六腑,唯脾胃“喜干恶湿”,最易为水湿所困。况且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天的重要因素。正如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所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所以,雨水养生,当以调养脾胃为主。

调理脾胃要食补,

还要静心加运动

饮食是最常用的调养办法,这个节气一定要适当地增添一些粥类。此时肝旺而脾胃虚弱,粥是易消化的食物,配合一些药物熬制而成的药粥,对脾胃有着更好的滋补作用。药物的选用上既要考虑生发阳气,又要考虑滋补脾胃,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明子、白等。《千金月令》中说“正月宜食粥”,确实很有道理。此外,像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也是很好的补脾粥膳。

心要静,身体却还是要多动一动,动则升阳,既能驱寒,又能除湿。而这个时候最适合的运动莫过于放风筝了。放风筝时,人不停地跑动、牵线、控制;风筝升起后昂首翘望,愉悦心志。整个运动既活动了周身关节,促进了血液循环,又放松了心情,对脾胃也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调节作用。

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放风筝时要注意适当地保护颈部,不要后仰的时间太长,可仰视和平视相交替。同时最好邀两三个人作伴,在平坦、空旷的场地上放,避开湖泊、河边以及有高压线等较为危险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

脾胃是“水谷之海”,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养、气血、津液、精髓等,都从脾胃中产生。在这个易伤脾胃的时节,一定要顾护好脾胃,否则就如元代名医李东垣所言“内伤脾胃,百病丛生”了。

湿气缠身惹虚胖,

补足脾气化水湿

春节一过,很多人都开始减肥,同样是节食和运动,有些人十天半月就见效,而有些朋友一个月过去了,身材却和一个月之前没有什么区别。

减不下去的这种人多数为体内湿盛,往往是由脾虚导致的虚胖。脾虚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湿的代谢失调,也就是说湿气代谢不出去,留滞体内,形成湿邪反而致病。此时,又赶上雨水时节,气候潮湿,外湿极易侵袭人体,尤其是脾虚的人更容易招来外湿。外湿阻脾又导致水湿内生,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节食,脾胃得不到濡养,更加虚弱,因而这些朋友“越减越肥”,甚至觉得“喝凉水都长胖”。

常食鸭肉芡实粥,

补脾祛湿除虚胖

鸭肉味甘、咸,性凉,入肺、胃、肾经,具有滋补,养胃,补肾,除骨蒸痨热,消水肿,止热痢,止咳化痰等作用。《名医别录》又特别强调它“补虚除热,和藏府,利水道”的功效,因而非常适合体质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水肿的朋友食用。但人们食鸭时都有这样的直观感受――鸭肉比较“老”。鸭肉纤维较粗,消化吸收比较费力,因此脾虚的朋友您一次还不能吃太多,否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轻则腹胀、恶心,重则腹痛、腹泻。

芡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鸡头米,味甘,涩,性平。入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祛滞的功能。同时它涩而不滞,补脾肾而兼能祛湿。中医养生学认为,芡实抗衰延年,最益脾胃。虽然健脾益胃,但和鸭肉一样,它也不易消化,一次切忌吃太多。“生食过多,动风冷气,熟食过多,不益脾胃,兼难消化,小儿多食,令不长。”平时有腹胀症状的人更应忌食。

做法很简单,取一只白鸭宰杀干净,放入水中煮熟,加少许盐及葱、姜等调料。将煮鸭的汤对水适量,放入芡实、大米煮粥,待粥熟即可。

如果久食鸭肉芡实粥让您觉得乏味了,那就再给您推荐一款薏仁党参粥,将薏仁、党参与大米同煮,同样具有很好的补脾祛湿作用。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具有健脾,利水,清热,舒筋脉的功效。现多用于病后体虚,消化不良腹泻,水肿,风湿性关节炎及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等,是祛湿的良品。而《本草从新》中记载党参:“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是补中益气的要药。

小腿合穴足三里,

保健脾胃第一穴

除了饮食,您还可以配合艾灸来进行调理。艾灸的穴位是足三里。足三里是土穴,所在的阳明胃经又是土经,这样的穴位在中医里称为合穴,劲道非常足。大家都知道脾为土脏,所以足三里可以称得上保健脾胃的第一穴。当您的胃气充盈了,吃进去的食物,迅速被胃气分解,并且有效的传输到身体的各个器官,这样就不会有多余的水湿停留体内,您的肥胖问题也就慢慢解决了。它的位置很好找,就在膝盖下方,小腿外侧,大概四指的地方。两腿都有足三里,您要两替着来做,每条腿灸十几分钟就可以。

“脾胃是后天之本”,现在国内外,尤其是日本人对艾灸足三里十分推崇。

雨水时节,正是湿气滋生、增长的时节,盲目地节食往往会使脾气变得虚弱,减肥欲速而不达。此时,就要换一种方式,变节食为补益,脾强而后湿气减,虚胖的朋友也会日渐苗条起来。

天降雨水润万物,

人补津液灭燥火

津液是我们体液的一种,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且本身又是液态物质。既能濡养,又可滋润,是真正能给我们的养生保健带来效果的东西,古人称之为“金津玉液”。津液布散于肌表,则滋养肌肤毛发;流注于孔窍,则润养眼、鼻、口窍等;灌注于脏腑,则濡养内脏;渗入于骨髓,则充养骨髓;流于关节,则对关节屈伸起着作用。可以说它是我们身体任何一个部位都不能够缺少的东西。春季风高物燥,如果津液生成不足,皮肤干裂,头发枯黄,各种口鼻炎症都会接踵而来。自然环境需要雨水来充沛,人体也同样需要津液来濡养。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叫做“叩齿生津”的功法,可以帮助您有效地补充津液。它来源于我国古老的养生功――八段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叩齿生津,一是吞津。

叩齿生津的具体做法是:身体端坐,手扶双膝,微闭双眼,轻轻叩牙齿20~30次。然后将舌伸至唇内齿外(口闭上),上下左右搅动,古代称之为“赤龙搅海”,5~10次津液可生满。随着锻炼的不断加强,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如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能养以华池,浸以醴液,清晨叩齿,三百过,永不动摇”。“华池”、“醴液”是津液的另一种说法。

生津之后,这个津液该怎么处理呢?东汉文物《铜尚文规距镜》中铭文记载:“渴饮玉泉饥食枣”,“饮玉泉”就是咽津液的意思,津液要吞咽掉。但是吞津,您不能胡乱吞,它是有讲究的。等唾液渐渐增多后,以舌抵上腭部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数次,把口中津液分为三口,再用意念随吸气送入丹田(小腹气海部位)。

每次生津三满口,每满口分三小口缓缓咽下,每天可练3~6次。练这套功法的时候,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纯思一味,您的心思、想法,全都关注到您的体内。同时还可以治疗我们春季易发的口腔疾病。比如说口腔溃疡、牙周肿痛、肿胀等等。您用这个办法,坚持两三天,就会发现口腔疾病能够得到有效的缓减。

人们常说:天地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在天降甘露,滋润万物的雨水时节,我们也别忘了给体内五脏六腑一些琼脂玉饮的眷顾。

雨水季节练熊戏,

按揉腹部健脾胃

熊戏,源自我国一个名叫“五禽戏”的古老传统养生功法,是通过模仿熊的动作来养生。《庄子》中就有“熊经鸟伸”养生动作的记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中也绘有类似的养生图。从表面看,熊给人的感觉是笨拙憨厚,但同时也表明熊的稳健和强壮。在中医五行中,熊属土,主脾胃,通过熊戏的练习,能够充分的调动胃气,健脾祛湿,对胃酸、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正所谓“雨水季,健脾胃,摸摸腹,练熊戏”。

这套熊戏的动作很简单,十指交叉,双手交叠在一起,放在腹部,先顺时针揉七次,然后再逆时针揉七次。可能您要说了,这么简单,谁不会呀?不就是摸摸肚子嘛。但这里有几个关键您一定要注意,否则它就是简单的摸腹而不是养生的熊戏了。

最先要说的是它的时间,您可以选择在饭后,不管是饭后五分钟还是十分钟,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您都可以做起来,可以帮助脾胃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原则,要面带微笑,当您微笑时,肌肉会放松,信号会通过大脑直接传递给脾胃。这样,您的胃系统就放松了。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会发现,肠胃不好的人大都愁眉苦脸。为什么呢?肠胃不好,脾胃不适,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神经系统,您的脸部肌肉就会变得紧张,当然就笑不出来了。所以在练这个熊戏的时候大家一定要面带微笑,让脾胃放松。最后一个要注意的是,双手一定要紧贴在肚皮上进行按揉,顺时针做七个七次,逆时针再做七个七次。做完之后很多敏感的朋友会打嗝。这就说明胃气被调动起来了,胃气参与到这个系统中去了,熊戏是五禽戏中专门健脾胃的一个功法,饭后多做一做,可以有效地缓减雨水季因脾湿引起的春困。

春困无奈惹人烦,

更多妙方由你选

当春困扰人至极,实在没有办法集中精力继续工作或学习时,您不妨在中午休息的时间小睡一会儿。人的大脑不可能长时间地处于兴奋状态,午餐过后,更多的血液要流向胃部,容易使大脑处于短时间的抑制状态。

此外,还可以适当地摄入一些高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蛋奶、肉类、豆制品等;尽量避免寒凉、油腻、黏滞的食品,更不可过多饮酒。

春困虽然算不得什么疾病,可是如果一个春季任由自己困倦萎靡下去,势必会给工作、学习以及心情都带来不利的影响。让自己积极主动起来,适当地动一动,适时地调理一下脾胃,困倦的春天就会变得神采奕奕。

上一篇:中医帮您摆脱手足皲裂困扰 下一篇:术后疼痛不要一忍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