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时间:2022-09-23 04:19:41

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头狮子率领的羊群部队能打败一头绵羊所率领的狮子部队。”这充分说明一个领导者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也是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他直接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等诸方面习惯的养成和进步。如何带好班级,如何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成人成才,是每位班主任必须首先面对且必须要解决好的课题。

下面就平时我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打造班级凝聚力,营造班集体和谐 ,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略谈自己的一些管理班级的模式和做法。

1、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雷厉风行的班干部队伍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搞好班级工作,班主任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必须造就一支响铛铛、过得硬的班干部队伍。对于班干部的任用,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作大量的学情调查再定夺。一名好的学生干部,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立场,凡事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弘扬正气。组建班委后,要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统一思想,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召开全班民主生活会,采用1 + 1模式。即:自述这一阶段工作的成绩、失误。班干部畅所欲言,提高了自己,又可以更好地服务他人。如此以来,班干部的整体素质和领导能力日益加强。这样,同学们才公认班干部是思想过硬,是信的过的好同学,是令他们尊重,值得他们学习的好榜样。

2、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只有形成了正确的舆论,集体才能识别是非、善恶、美丑,扶正抑邪,发挥集体的优势,抵制不良思想习气的侵蚀,才能使集体建立良好的班风。因此,班主任要在班内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而班风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教育力量,它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并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树立良好的班风,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是要班主任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与培养才能形成。

良好的班风不是盲目、自发地形成的,它既来自班主任的培养、教育,又来自学生自身的建设,目标是行为的先导,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效的行动。我在接受本班后,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以讨论为主的形式,确立班风的构成要素(守纪、勤奋、团结、进取),然后,围绕这些要素,发动学生进行分析对比,明确这些要素应有怎样的内涵,达成这些要素应有怎样的行为,同学和班级中还有怎样的差距,怎样缩小和弥补这些差距,等等。形成目标,达成共识。

良好的班风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大量的积累,才能逐渐发生质的变化。开学初,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本班实际,在此基础上讨论并制定了《班级公约》,做到纪律严明,“以法治班”。众所周知,制定一个规章制度并不难,难的是制度的顺利贯彻实施。为此,我又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了值日班长。值日班长,按学号轮流,每个人都要当,轮到谁,便从早到晚,对班级工作负责。在制度实施中,我又经常检查,及时总结,进行评比。一学年下来,我班已形成了勤奋守纪、团结进取的良好班风。总之,只有从严治班,反复抓,抓反复,良好的班风才能逐渐树立,并得到巩固。

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就会树立什么样的班风。班主任的言行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以致直接影响班风的形成。因此,我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随时留意学生反馈,注重调整自己的师表形象。

3、从“小字”抓起

从“小”抓起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从“小时”开始抓,就是从他们刚入学时开始抓:二是从小事抓起。对这“两小”的注重,会让班级发现和纠正了不少问题。一方面,对于刚踏入中学校门的学生灌输“全面发展”的思想,向同学强调:要敢于多挑战多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举办多种活动,为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这是从“小时”抓起。另一方面是从“小事”抓起。对学生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的严格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以全面、多角度的闪光点激励学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通过闪光教育,可以做到“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每个学生在激励中得以发展,让每个学生在不同时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让每个学生在校园内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5、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做“智囊式”的班主任

学生大都喜欢自己的老师是知识渊博的良师,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也应使自己成为一位优秀的科任教师,一位有着深厚的学科知识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在知识上给学生一种“震慑”的力量,让学生从心底里觉得你是个令人佩服的好老师。班主任又不同与一般教师,有其自身特殊的教育角色地位,必须具备胜任班主任工作需要的多方面的能力,如组织和管理班集体的能力、班级发展规划能力、研究和指导个别学生的能力、与家长和科任老师沟通的能力、组织开展多种活动的能力、班级管理的研究创新能力等。都需要班主任成为做到智囊型的人才。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华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更是导向者。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也是对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班主任要具备的能力很多,如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等等。但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须有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注重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真情实感、态度,以达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更应有启迪学生心灵的能力,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

班主任还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做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

6、实行“自律式”的班级常规管理模式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所以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宏观调控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式的班级常规管理模式。在此观念指导下,我对学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一定成效。

建立值周制度。每周推选一名学生担任“值周小老师”。班中的事由“值周小老师”全权负责。晨会、主题班、队会等活动,老师只加以启发导向。从方案设计、组织准备到主持活动、总结评价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值周小老师”还要负责记载班务杂志,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班级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团结,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团结。

建立若干管理小组。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班主任必须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班里建立若干管理小组,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如路队组--负责放学排队及回家路上的纪律;卫生组--负责教室及包干区的清洁工作,检查个人卫生;课间纪律组--负责课间纪律的检查,协助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等。各管理小组建立后,各组的岗位责任明确,并由组长负责。组长是一周一轮,负责记载好当天检查的情况。班干部的职责是协助“值周小老师”管理班级,负责检查各管理小组的工作,并记录检查督促工作。

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对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及时协调处理解决。同时,通过每周的班会和其他途径,对班级现状了如指掌,做到有放有收,活而不乱,严而有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下一步工作。为了调控好整个班经受管理机制的运转,必须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火车头”作用。

7、开展丰富多彩的班内活动,强化学生的自治能力

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促进班级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光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老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因此,班主任必须根据班级管理目标,指导员学生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每学期初,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管理目标的要求,老师有意识地让同学们去集思广益,精心设计适合自己的年龄特点的主题班会,制定好一学期的主题班、队会计划,并选好主持人,做到人人参与,富有个性。由于这些班、队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每个步骤都有学生的参与。在参与中,学生的自治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新颖别致的晨会课。晨会是班级活动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同学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老师应尽可能性给他们创造表演的机会。“值周小老师“根据本周的行为训练重点安排一周的晨会内容,主持人按学号轮流,一周一轮。晨会内容有新闻交流、小品表演、辨论赛等。每周五,由”值周小老师“总结一周的情况,提出下一周的努力目标,同时推选好下周的”值周小老师“。这样周而复始,进行常规化的系列的活动,既有针对性,又有启迪教育意义,把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创新性融为一体,既成了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展示个性、尝试成功的乐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治能力,对班集体建设也起到推进作用。

总之,班主任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别重要的一环。班主任执什么样的教学观、学生观,往往决定管理工作的成败。在平日班级管理中,我注重推行上述治班举措,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的学会了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如何提升自己,如何与他人相处、合作……这将让学生终身受益。

上一篇:市场经济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讨论 下一篇:施工企业劳务派遣管理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