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公安分局民警激励机制的研究

时间:2022-09-23 03:36:27

东昌府区公安分局民警激励机制的研究

摘 要: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是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它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方法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个体努力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本文以“激励”的相关理论为支撑,揭示了东昌府区公安分局现有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能充分发挥激励作用的原因,并就进一步完善东昌府区民警激励机制方面提出完善机制设计、完善警察文化激励机制、完善警务活动机制和完善激励手段等建议。

关键词:激励;民警;激励机制

公安机关既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又是国家的司法机关之一。公安机关依法管理社会治安,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同时又依法侦查刑事案件,行使国家的司法权。为了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民警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生命。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共有近1.3万名民警因公牺牲,近18万名民警因公负伤,警察已成为和平年代流血最多、牺牲最大的职业群体。据公安部通报,2015年共有438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4599人因公负伤或致残。而另一方面的统计显示,10年来,杀人、抢劫等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总量呈明显下降走势,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东昌府区是聊城市委、市政府驻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全区稳则全市稳,分局的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全市的公安整体工作。分局紧随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构建了民警激励机制,有助于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严格依法履职、纪律作风严明、工作积极进取的公安民警队伍。

一、当前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手段单一且内容不完善

激励手段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为主,而物质激励的水平高低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各种精神激励也与个人薪酬的增加、警衔的晋升和职务的升迁等不存在紧密的联系,无法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晋升激励模式固定,渠道单一,主要途径就是竞争上岗且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比如职数有限、“论资排辈”现象的存在。培训激励缺乏对培训需求的分析,同时民警个人参加在职学习只提高了学历,相关业务知识并没有得到充实,实际的工作能力也并没有得到提高。

(二)激励对象有限且缺乏深入了解

受相关制度的制约,激励对象在数量上呈现有限性,比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二十六条,对嘉奖、记功等奖励的比例有明确的规定。对民警的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不能把握民警的哪些需求最迫切,哪些需求最具有长效的激励作用,不同民警的不同需求怎样得到满足等等。

(三)忽视了“人”的作用

民警的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往往被弱化,民警个人希望自己的牺牲奉献能够获得更多的“回报”,这样的希望往往无法实现。

(四)激励方法的应用存在“平均主义”现象

比如评选先进或者年度考核,大家轮流拿荣誉或者优秀,奖金每个人都有。干与不干、干好与敷衍的结果是一样的,就会导致大家都不奋进,也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

二、构建民警激励机制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的主动性是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动性关键因素,只有充分尊重人,创造有利条件,才能激励人自觉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因此,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就要尊重民警的本性、工作、创意、发展、进步等。

(二)公平公正的原则

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人的工作积极性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因此,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就要绩效考核与考核结果的运用公平公正,竞争公平公正,同时民警要树立正确的公平公正意识,既不高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也不低估他人的奉献与付出,理性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差异性和综合性的原则

差异性是指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综合性则是指针对同一个体采取综合性的激励方法。一方面,根据各个警种的专业类别、业务实际等不同要求制定有特色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遵循民警欲求的多样性,将多种激励的手段、方法和机制综合起来,多种机制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四)持续性和发展性的原则

民警激励机制应当是持续的、发展的,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发展,适应民警的思想、意识和需求的变化发展,不能仅仅追求实现眼前的组织目标,而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并构建、完善民警激励机制,使激励机制紧紧跟随公安工作的发展,符合民警需求变化的需要,实现长期效应。

(五)适时适度的原则。对民警实施激励的时间不同、场合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会不尽相同。适时下的及时,更能激发民警工作的热情,激发民警更有效地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激励度要与成绩和事物相适合,正激励既不过强导致骄傲,也不过弱削弱作用;负激励既不过强挫败积极性,也不过弱无法起到惩戒作用。

(六)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正激励是激发民警行为的一条“追求线”,肯定其作出的奉献、取得的成绩等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负激励是控制民警行为的一条“止步线”,惩罚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种良好的风范,才能够使整个队伍的行为导向更积极、更富有生气。

(七)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人的需要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每个民警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追求各不相同,即便工资收入水平相当,但是有些民警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好,因此他们对职业发展、精神激励的需求更强烈。也有些民警,家庭条件一般,收入刚刚满足家庭开支或者经济紧张,这样的民警可能更需要物质方面的激励。

三、构建和完善民警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机制设计

激励机制发挥的激励作用大小与否,机制设计是关键。完善机制设计要坚持打破单一、单向、简单的激励机制,形成覆盖全警、贯穿全程的机制。科学的激励机制应该把各部门、各警种、各单位民警都涵盖其中,不论是业务部门的办案能手,还是综合保障部门的位标兵,不论是冲锋陷阵的英雄人物,还是默默奉献的“老黄牛”,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先进和典型,都能够得到对应的、长期的、有效的激励。

(二)完善警察文化激励机制

警察文化激励有助于形成民警队伍共同价值追求,增强主人翁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使民警队伍充满斗志。一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明确政治方向,在行动上明确辨别是非的尺度,引导民警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索取与奉献之间的关系。二是树典型、多交流。充分挖掘民警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少数典型的精神力量凝聚大多数人的精神共识,从而实现全体民警积极向上。三是警示教育牢记于心。既注重正面教育宣传,也重视违法违纪案例警示,警示民警时刻牢记和坚守党员标准和底线原则。

(三)完善警务活动机制

科学合理的警务活动机制可以持续维持民警的工作激情。但是,当前的非警务活动占据了民警的不少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浪费了大量警力,也给公安机关和民警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警务活动机制上要切合实际,体现时代特色,坚持大胆开拓,稳妥推进,不与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相背,不与现实需要和警务实际相离。

(四)完善激励手段

1.规范政治激励。在现有的激励手段中,政治激励影响最持久、最深远。一是坚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民警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严守政治纪律。二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机关的大力支持,推动公安体制改革。三是进一步完善民警评价考核机制,客观衡量各部门工作业绩,公正评价民警日常德才表现,把工作实绩应用于民警提拔任用、立功受奖、评先评优。

2.加强支持激励。在公安工作中,来自领导和单位的支持可以使民警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和浓厚的安全感。一方面,领导对民警在他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依法采取何种措施开展工作不可过多干预。民警结合工作实际和工作经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采取各种措施,只要能取得实际效果,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就应当得到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领导者要对民警的工作给予支持肯定。当民警在工作中被人误解,领导者既要为其撑腰,帮助释疑,更要提要求、教办法,鼓励民警放开手脚大胆管理,用于担责。

3.探索参与激励。参与激励即让承担工作的民警直接参与到工作的目标确定、标准设立和措施选择的讨论中来,提出合理化建议,让民警感到做这件工作是自己的决策,从而激发出主人翁意识,由被动接受工作任务转化为主动接受,进而产生一种自觉克服困难,努力达成工作目标的动机,更容易协调支持,实现做好工作的激励目的。

4.完善教育激励。一是要完善理论教育,提高民警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增强民警对有害信息的抵御能力,提高处置复杂事件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二要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牢记《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依法履行本职工作;三要完善业务技能教育,紧密结合民警的岗位特点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业务本领和实战技能。

5.注重信任激励。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相互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强大的鼓动力。信任包括了领导对民警,民警对领导以及民警之间的相互信任,其中领导对民警信任占主导地位。领导层应尽量根据民警的特点、特长安排工作,做到人尽其才;要坚持用人不疑,给民警以充分的信任,做到感情上融合,工作上放手使用,使之充分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存在和对自身工作能力的肯定。

6.实现沟通激励。良好的沟通能让民警感受到组织的尊重和信任,进而产生极大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领导要理解民警,关心民警,爱护民警,及时了解掌握民警的心态,视不同情况加以正确引导,使其保持心理平衡,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基层所队领导,要采取谈心等多种形式主动与民警沟通,倾听民警的呼声和诉求,消除民警的紧张压力,增进彼此了解,使民警的内在潜能挖掘得更彻底。同时,沟通要针对个人特点,寻找合适的沟通方法;沟通也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逐渐从量变到质变,最终把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赵广庆.警察情感激励机制研究[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龚正荣,朱志华,吴育哲.关于当前公安民警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公安教育,2004年03期.

[3]胡鲲鹏.论警察激励机制的完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王小海.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公共服务职能的梳理与重塑[J].山西警官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姜博,任亚丁.警力资源配置问题浅析[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⑾.对人民警察执法与服务的思考[J].山东公安专业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上一篇: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