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的对比,高大的形象

时间:2022-09-23 01:22:35

鲜明的对比,高大的形象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军事统帅和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精忠报国,率领“岳家军”抗金破敌,屡建奇功,千百年来,他“还我河山”的浩然正气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清人陈廷焯读其词作时说:“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这首词较同调的“怒发冲冠”之作略早,写于岳飞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时。词题为《登黄鹤楼有感》,属登高题材,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式抒发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匡国无门之怨。

词作上片是以中原当年的繁华景象来对比如今在敌人铁骑蹂躏之下的满目疮痍。开首二句,写登黄鹤楼遥望北方失地,而“花遮柳护”四句,承上“许多城郭”,追忆中原沦陷前的繁华景象,由“想当年”领起,接下来陡转笔锋,写现在汴京惨遭金人铁骑践踏,烽火连天,形势险恶。

词下片分两层,慨叹南宋王朝统治下“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萧索景况,请缨率师北伐,收复中原。前六句为一层。开首以两组问答,加以强调,词人的愤激之情可见一斑。“膏”,这里作动词“滋润”讲,“膏锋锷”,即兵士被刀剑杀死。“填沟壑”是死的婉言,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却死无葬身之地,对此词人不禁发出深沉的喟叹。后四句为一层,词人迫不及待地请求率领劲旅,直渡黄河,肃清敌人。此处化用《汉书》终军请缨故事,不着痕迹。结尾用典,扣题且富有浪漫意味,表示今日“靖康耻,犹未雪”,未能尽游兴,“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后,定再驾乘黄鹤归来,重续今日之游以尽兴,乐观自信与些许无奈洋溢字里行间。

词作以时间为序,通过不同的画面,形成今昔鲜明的对比,刻画出一位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壮志难酬的爱国将领形象。

【作者单位:河北乐亭县王滩初级中学】

上一篇:莫愁湖畔名联多 下一篇: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