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健康教育指导

时间:2022-09-23 12:52:12

卒中健康教育指导

摘 要 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卒中患者数量还会激增,如何能够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卫生资源,这就需要护理工作者做好细致的健康教育指导

关键词 卒中 老龄化 护理 健康教育

笔者在针灸理疗康复科室从事护理工作,现就卒中患者康复和健康教育等浅议如下。

功能训练

肢体功能训练:①时机: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可早期进行,一般在急性期过后便要开始锻炼。此时机体内环境已基本稳定,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趋于平稳,因而不会影响病情。②训练方式:总体上讲,可以采取以主动运动为主,结合被动运动的方式进行,护理查房和病房巡视时均要鼓励患者主动活动肢体,疲乏时再由健侧肢体或护士辅助患肢训练,在主动训练时若能配合意念控制效果更好,尤其是对肌力基本丧失的患者。③注意事项:训练量在早期宜小,后逐渐增加训练量;对肌力丧失的患者要每天2小时活动关节1次,对于踝关节尚需要用支架将其固定于功能位置,为功能康复争取时间。

语言功能训练:大多数患者卒中的病灶部位不在语言中枢,其语言功能损害轻,恢复快,不需专门训练,一旦语言中枢受损以后失语较完全。需根据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命名性失语等不同类型开展针对性训练。护理人员可与患者面对面对口型、触喉部,并结合文字交流,由单个字到词再到句子,由浅入深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不能急躁,避免不良情绪给患者带来潜在危害。

心理康复:卒中幸存者由于功能残障和(或)对疾病预后和复发的担心与恐惧常常同时存在,造成抑郁状态,如症状持续>2周称为卒中后抑郁[1],发生率35%左右,随着病程延长,有逐渐增高趋势,虽然抗抑郁药治疗疗效肯定,但医务人员与家属互相配合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至关重要,使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感受到关爱,树立乐观和自信,可有效防治抑郁,促进心理康复。

规范用药习惯

大多数卒中患者均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这类疾病都需要终生治疗,而以老年人为主的卒中人群文化素质不高,迷信小广告宣传和根治性药物或所谓的偏方、秘方等,很难做到正规治疗,最终造成再次卒中的患者不在少数,须引导患者接受正规治疗,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加以预防。

控制血压:正常人血压波动有两个高峰时段,即6:00~10:00、16:00~20:00,研究证明24小时内血压保持平稳对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最有利[2],故建议夜间在床头放好开水和药物,早上6:00即可服用降压药物,并饮冷开水,还能起到稀释血液,改善循环的作用,有条件的患者尽可能使用缓释剂。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要嘱咐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

控制好其他危险因素:如改善血液循环、房颤病人控制好心室率并结合抗凝治疗,控制血脂等。

控制目标:血糖要尽可能在正常范围内,而血压至少控制

生活健康指导

忌烟,不饮酒或极少量饮酒。烟酒会引起血液黏滞及增高和动脉硬化,是卒中独立危险因素。

慎起居:不论是否患高血压均要避免寒冷刺激,以防血管受缩造成血压升高等;睡醒后不宜急于起床,可在床上先活动肢体,通过交感、副交感神经的调节,有利于血压、心率稳定,防止晕厥或发生缺血性卒中等。

慎饮食:少食多餐,忌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多食西红柿、蔬菜、黑木耳等,有利于血管和细胞的保护。

慎用止痛药物:防止血黏滞度增高而造成缺血损害。

参考文献

1 龙洁,刘永珍,蔡焯基.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3):145-148.

2 郑周玲,翁碧海,林兆岩.高血压病动态血压负荷值与脑卒中[J].心脏杂志,1999,1.

上一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严重心肌受损2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骨髓穿刺失败后的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