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23 12:30:36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3 - 43 - 01

超前镇痛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措施,防止外周和中枢神经的敏感化,达到减少或消除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1]。氯诺昔康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本研究探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后镇痛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本院收治50例ASAⅠ~Ⅱ级、拟在全麻下择期行LC的病人,男15例,女25例,年龄25~60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

1.2 麻醉方法与监测所有病人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以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6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依托咪酯0.3~0.4 mg/kg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以1%~2%异氟醚吸入,必要时追加芬太尼0.1 mg、维库溴铵2 mg。术中监测BP、HR、ECG、SpO2和PET CO2,术毕入麻醉后恢复室观察。所有病人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滴注格拉司琼3 mg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1.3 镇痛方法与观察实验组于切皮前10 min和术毕各静注氯诺昔康16mg,对照组则于相同时点静脉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4ml。2组均于注药前,注药后30 min,注药后1h、2h、4h、6h、8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有无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的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采用SPSS10.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

3 讨 论

LC术因切口小,病人术后恢复快,目前被广泛开展,其微创的优势显著减轻了术后疼痛和减少了镇痛剂使用量。但腹腔镜术后由于气腹致膈肌牵拉上抬刺激膈神经、局部腹膜炎、内脏黏膜暂时性缺血、残留CO2转变成碳酸对腹膜的持续刺激诱发和加重局部炎症反应等多因素,LC术后切口疼痛、膈下腹部胀痛及肩部酸痛,术后约30%~50%病人仍需接受阿片类镇痛药治疗。

目前术后镇痛多采用阿片类药物,但阿片类药物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且属于疼痛后的补救措施。能覆盖术前、中、后的超前镇痛观念有其明显的优势。

新型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氯诺昔康,目前国内外已开始应用于术后镇痛,其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2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发挥抗炎、减少感觉神经纤维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同时还可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脊髓内伤害性刺激冲动的传导,激活内源性吗啡的释放,发挥中枢性镇痛作用从而可产生镇痛效应。但非甾体抗炎药在起效前有一个明显潜伏期,且对血液中已产生的前列腺素样致痛物质无拮抗作用,所以氯诺昔康对即时疼痛无显著镇痛作用。但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超前镇痛,即术前10 min静注16 mg的氯诺昔康可以明显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的术后疼痛,而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Gottschalk A,Smith DS.New concepts in acute pain therapy:preemptive analgesia[J].Am Fam Physician,2001,63:1979-1984.

上一篇:利喜定治疗高血压急症42例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地震中逃生十大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