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天蓝水净地绿山青

时间:2022-09-23 12:00:36

易县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天蓝水净地绿山青

易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是国家第七批生态示范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进入“十二五”以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千年古县、绿色易州、中等城市”发展定位,确定了建设“京南生态旅游文化名城”战略目标,坚持走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之路。今年以来,该县进一步树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易县。

加强生态修复。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以生态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为重点,森林覆盖率达50.5%,被评为“河北省绿化突出贡献单位”,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摩天岭自然保护区以及狼牙山、清西陵等部级景区林区内,负氧离子含量达到8000个/立方米,被称为“一个可以深呼吸的地方”。加快矿山综合治理和落后生产工艺淘汰进程。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项目,加大对西部山区采矿、建材企业破坏植被的生态治理,鼓励多栽树、少开山,实行矿权“回收行动”,并对全县149家石灰制造企业实施关停治理,彻底关闭拆除高速公路两侧、112国道两侧矿山8个,石灰“土立窑”68个,有效应对雾霾天气。

突出环境整治。扎实开展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三查”行动,以空气质量、河道水源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超标排污、恶意排污,对所有涉水涉气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对无环保审批手续的企业一律停产停建。对不正常使用治污设施、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开出罚单,限期治理。对存在地下排污的,实行“一次查实死亡制”,严格关停,严肃查处,严厉打击。目前,全面排查基本结束,对重点行业企业落实“网格化”监管措施,以各乡镇属地管理为基础,明确各有关部门环保监管责任,协调联动,强化监管,做到了关停取缔一批、限期整改一批、行政处罚一批、挂牌督办一批、媒体曝光一批的“五个一”要求,进一步改善了全县生态环境。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以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及屠宰为重点,在全县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治理行动,组织县、乡、村齐抓共管,集中开展卫生清理活动,大力实施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社区、村庄净化、美化、亮化,全县建成生态文明村146个,部级生态村2个,促进了全县整体环境和形象的提升。

抓好节能减排。加强水泥制造、畜禽养殖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保定太行和益水泥有限公司、河北京兰水泥有限公司筹资投入650多万元,分别完成了脱硫脱硝工程和低氮燃烧技术改造;易县绿苑养殖公司等六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通过信贷等渠道筹资投入160多万元,建成了相配套的沼气池和化粪池;有力地减少了大气、水污染物排放量。加快“两厂(场)”建设运行。易县钰泉城市污水处理厂,总投资6000多万元,设计处理能力2万吨,自2006年在同类县中率先建成后,一直保持稳定运行。去年以来,该县投资420多万元,完成了一级B升一级A技术改造,扩建管网1000米,使收水量提高到1.78万吨,运行负荷达到85%以上;总投资3298万元垃圾填埋场也已投入运行,设计日处理量140吨,使用年限10年。两项工程为该县节能减排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快推进城区空气质量改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龙烁集团城区集中供热项目,总投资1.3亿元,供热面积达150万平方米。目前,二期工程已完工并投入运行,替代分散燃煤小锅炉43台(套),解决了20个机关单位和27个居民小区冬季采暖和锅炉污染问题。

通过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如今易县山多、水多、树多,呈现天蓝水净、地绿山青、大路畅阔、天高气爽的美丽景象。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易县将突出生态优势,抢抓机遇,扩大成果,为建成京南生态旅游文化名城不断努力前行。

(供稿单位:易县环保局)

上一篇:增强高校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探... 下一篇:用心教育,助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