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初探

时间:2022-09-23 11:50:12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初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各个环节,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将物理学史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把科学理论的建立,科学发现的过程,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用生动事例展示给学生,学生才能对学习物理有了兴趣,才能表现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以顽强毅力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把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发生的现象、问题与教材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现实意义。

二、利用“物理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课它是理论的课程。学过物理以后你就会明白:原来电流做功能量转化电灯会发光;由于重力势能导致水往低处流;由于光线的直线传播导致月食的形成;学习物理就能够满足你的好奇心。

通过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能让我们了解和运用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和规律。使我们更有效的利用自然界中的事物;为我们的人类生活做些贡献。

三、利用“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课时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设计好每堂课的“开场白”,设计要求以生活、生产中物理知识的重要性为内容。利用“开场白”揭示物理学在生产、各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讲述物理对现代科学的重要影响以及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经常地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步入物理学这座精美的科学殿堂,以极大的兴趣和勇气去吸取其中的营养。

四、教师要从创设情境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习物理的趣味

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值他们的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总是思维短路。这些小困难便很快地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积极性,对学身物理没有信心,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初中物理的教学对象特别是初二学生,其少年儿童的特点十分鲜明,感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入门的首要动力。在教材整体可行的情况下,收集一些物理历史上的趣闻,在找一些故事,如阿基米德验证黄金王冠的故事。这样初中物理教材的“趣味”会更足。

在实践中,浓厚的兴趣将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教学中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而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校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新课程理念的精神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

上一篇:化学课堂中的情景教学法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