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控制详细规划编制与管理探索

时间:2022-09-23 10:29:41

新形势下的控制详细规划编制与管理探索

摘要: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对特色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探索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要不断的提出适应新形势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控规和基础性的规划方面的基本模式。本文主要是把某市进行新形势下的控制详细规划的编制与管理思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新形势; 控制详细规划;编制与管理;

引言

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我国城乡规划相关法律中规定的一种法定性的规划,是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规划体系中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性环节。所谓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就是说把城市的总体规划或者是分区规划当成是规划的依据,来对建设地区的土地的使用性质以及使用的强度等控制性的指标进行确定,并且对于道路以及工程的管线控制性的位置和空间环境的控制等进行的规划。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据对于城市规划的深化以及管理的需要,通常情况下都应该去编制控制性的详细规划,用其来控制建设用地的性质以及使用强度还有空间环境,把控制性详细规划当作是对城市进行规划管理工作的依据,并且对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起着指导的作用。

在我国城市化高速推进的现状下,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多变化着的因素,这就导致往常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编制和管理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国家相关的规定的颁布也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新形势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近年来,我国的各大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已经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和创新,本文主要是根据相关导则等的制定,在对各个城市做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于新形势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做出了探索。

1、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现状下,当前所实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逐渐的呈现出了很多的问题,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1.1缺乏计划,流于形式

在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组织缺乏对规划编制的计划,这就导致编制出来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很难发挥作用,最后只能流于形式。在以往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组织中,存在着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的计划比较随意。主要是围绕土地的开发需求而进行的编制,通常情况下都是因为要建设某一个小的项目而编制该小块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这样的情况就造成很多个小块地的规划最终导致整体的规划一篇混乱,每一个小块地的规划的编制和整体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难以很好的衔接。

另一种情况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计划的激进。在对于大面积土地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采用突击的放肆进行,这些控制性详细规划虽然覆盖很大的面积,但是因为整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都是在没有计划的情况下进行的,导致编制起来比较仓促,这样的话,所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就不会有很高的质量,而且很难适应管理、使用的要求,最终使得已经编制成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很难实际的应用。

1.2编制过程中缺乏科学依据

如上所述,在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到目前为止,在已编制的控规中,大部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以及相关的控制指标上面存在着很强的随意性,所以,不管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在从上到下的情况下,所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都是从总的规划直接落实到了每一个地块的规划,缺少对于总量的控制以及逐渐分解的环节。这种控制性详细规划太过粗放,缺乏实践的依据,最终就会造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指标和总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相关内容脱离,出现严重不衔接的现象。

而在从下到上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对于规划的编制都是从每一小块地的需求出发的,就是根据每一个小块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规划。只是简单的通过对城市进行形体设计以及三维模拟和开发评估或者是按照经验参照的方法来对地块的各项指标进行确定。对于这种方法编制成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往往会太重视细节而忽略整体,使得整体中的各个部分不协调现象屡见不鲜。

2、新形势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管理探索分析

到目前为止,各个省市都在新形势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管理方面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在这股潮流之中,呈现出了三种主导型的趋势,分别是:分层控制以及规范化要求、贴近管理需求以及采用规划设计的相关辅助技术来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指标的确定来提供依据。下面对这三种主导趋势进行详细的分析:

2.1分层控制趋势分析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编制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深圳的“法定图则和控规立法”武汉以及上海市是“分层控制”和“图则加细则”,而北京是“动态维护加上判例调整”等等,还有很多城市采用其他的方法,但是,经过实践经验表明,在对于《城乡规划法》进行编制、设计的框架内认为,分层控制方法适应性更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上地块的管理”也就是分层控制是比较被认可的方式。所谓分层控制,也就是说把规划的范围做为基础,然后划分出多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单元,对其分层的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还要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的信息系统进行很好的统一,武汉市是这种方式尝试最典型的城市。

2.2规范化要求、贴近管理需求趋势分析

对于规范化要求、贴近管理需求这个方面,部分地区依据自身的需要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做成一种技术文件、管理文件以及法定文件。广东省在这个方面的尝试是最典型的。广东省早在05年就了相关的管理条例以及相关的指导文件。这些文件的颁布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分成是技术文件以及法定文件还有管理文件。

对于技术文件进行编制的过程中,要保证该类型的文件编制的内容以及深度都应该符合相关办法的要求,主要包括:技术资料、技术图纸以及说明书还有公众参与报告等等。

法定文件主要是指对于强制性内容进行规定的文件,主要包括:文本和图则。

管理文件主要包括:管理文本和管理图则。其中,管理文本是对于规划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指标的确定时的规定性的要求、并且对于具体管理规则的条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管理图则是把管理文件的内容用一张图表达出来。

这种方法在运用起来比较规范,而且也比较能够贴近现实中管理的要求,所以,应用的比较广泛。

2.3采用规划设计的相关辅助技术来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指标的确定来提供依据

采用规划设计的相关辅助技术来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指标的确定来提供依据的方面,主要是用对于城市的设计、采用三维模拟以及对于交通影响进行评估等很多方式。很多城市已经在这种方法上有了很大的体验:武汉市的虚拟体验方式的规划、广州市在重点地区通过对城市设计进行竞赛选拔之后,把城市设计转化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的法定性规划等等。这种方法科学依据性比较强,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于各个相关指标进行确定,使得做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更有科学依据。

3、建立健全检讨机制及加强程序化的设置

在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编制分成是单元控规和地块控规这两个层面之后,对于总量的控制以及对于“五线”还有设施的控制都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以及管理的关键。对于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筑总量的控制数据必须是明确的。但是,对于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筑容量必须在土地出让之前准许得到一定范围内调整的。这样的话,对于建筑物的总量平衡的控制就成为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一旦地块建筑的容量累加之后,就有可能会造成单元建筑总量出现失衡或者是突破的现象。所以,要建立健全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检讨机制,在制定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后,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对其进行检讨,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发现,找出解决的办法,待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设置程序化的解决办法。这样就可以当下次类似问题出现的时候,可以迅速的做出决策,从而解决问题。只有很好的将检讨机制和程序化的解决办法双管并下,才能使得控制性详细规划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应该刚柔并济,该控制的要严格的控制。该放松的就要放松。首先,就是要把握控制性详细规划适度性,严格的控制应该控制的内容。其次就是要把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层次性,要分层次的对其进行管理控制。第三,要充分的把握动态性,充分的认识和面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以及管理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保证整个规划的可操作性,要真正的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动态性体现出来。此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还要因地制宜,具备最大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潘斌.汪坚强,迈向有效的整体性控制[J];城市规划,2012

[2]赵敏.浅析《城乡规划法》控权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J];城市规划,2010

[3]吴晓琴.高冰松.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探索[J];城市规划,2011

[4]张晓楠.新形势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思路分析[J];福建建筑,2012

[5]李川,新形势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管理[J];专业材料,2012

上一篇:浅析钢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工业厂房结构抗力 下一篇: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