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逆行胰胆管造影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

时间:2022-09-23 09:48:03

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逆行胰胆管造影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226-02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患者采用伏卧操作时间长,且麻醉期间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与年龄有密切关系。脑电双频指数(BIS)可反映镇静催眠程度,指导麻醉用药[1]。依托咪酯持续输注麻醉对ERCP患者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抑制程度较轻 [2],尤其适合用于老年病人的麻醉。本文研究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ERCP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择期ERCP患者 40例, ASA Ⅱ、Ⅲ级。年龄 70~85 岁,体重 46~70kg; 其中,男 23例,女17,术前均神志清楚合作。排除标准:明显呼吸、心血管及肝肾疾病及有癫痫病史。

麻醉方法 术前 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常规吸氧(5L/min),连接迈瑞T5型生命体征监护仪监测心电图、血压、氧饱和度、呼吸频率、BIS。患者平卧5分钟后记录清醒时的BIS值作为基础值。开放静脉通路后,以咪唑安定 0.05 mg/kg、芬太尼1μg/kg,依托咪酯20-30mg/kg诱导,依托咪酯以0.8-1.2mg/kg/h静脉持续泵人维持麻醉,BIS 组:麻醉医生在BIS监测下指导麻醉维持,术中 BIS 维持在 65~70。对照组:麻醉医生根据临床经验调整泵人剂量。手术结束前5分钟停止依托咪酯注射。手术由同一操作熟练的医师进行。

2 统计学分析

计量指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x2 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3 结果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手术种类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与对照组比较BIS组麻醉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均缩短,依托咪酯总量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两组比较BIS组诱导前BIS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期间对照组BIS值较BIS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后血压均低于麻醉前其中对照组血压低于BIS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依托咪酯总量的比较(n=40)

组别 清醒时间min 麻醉恢复时间min 手术时间min 依托咪酯总量mg

BIS组 8.20±1.09* 28.36*±8.45 76±12.6 56±7.05*

对照组 12.69±3.65 40.59±12.36 81±11.2 68.36±13.36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表2 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BIS的变化(n=40,x±s)

组别 指标 麻醉前 麻醉后

1min 麻醉后

5min 麻醉后

30min 清醒

BIS组 SBP(mmHg)

DBP(mmHg)

HR(次/min)

BIS 129.9±11.6

74.6±10.6

88.2±5.8

98.65±6.58 114.6±9.91,2

66.0±7.81,2

66.2±7.81

56±1.61,2 126.6±9.92

78.3±8.62

78.3±10.1

66.56±4.661,2 128.3±10.7

77.0±9.7

80.1±8.6

71.36±6.681,2 133.6±12.6

78.6±6.6

106.8±10.3

89.36±4.661

对照组 SBP(mmHg)

DBP(mmHg)

HR(次/min)

BIS 128.3±10.7

76.6±9.8

83.6±11.2

97.56±5.68 102.4±9.61

55.7±7.61

61.7±11.01

50±1.81 112.9±11.2

64.3±8.5

62.8±9.9

51.23±3.361 126.2±11.6

76.8±8.6

76.3±9.3

62.23±5.361 129.8±8.3

78.6±9.3

99.8±8.2

88.23±5.661

注:1与麻醉前比较,P<0.05, 2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依托咪酯为非巴比妥类静脉,对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BIS是唯一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可的麻醉镇静程度可靠指标[3],根据BIS调节术中静脉麻醉用药,可减少用量[4]。本研究发现BIS 组在麻醉、手术期间BIS值高于对照组,BIS组比对照组的麻醉清醒时间(停药至呼之睁眼)、和麻醉恢复时间(手术结束至定向力恢复)均缩短,血压在麻醉后1分钟较麻醉前低,但5分钟后逐渐恢复,而对照组下降明显。说明BIS指导依托咪酯用于ERCP麻醉可减少术中用量,避免麻醉过深,有利于术后麻醉早期恢复。研究表明,术中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与麻醉深度相关性较差,特别是老年病人常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血压、心率的变化较难反应麻醉深度,根据术中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来调节麻醉深度可致过量、麻醉过深。根据BIS 调节静脉的用量,可使的用量更为精确和适当,避免麻醉过浅而产生术中知晓,并可使麻醉恢复迅速、平稳。目前普遍认为BIS60 是麻醉深度足够的标准,无术中知晓发生;而BIS>70 时患者可能处于清醒状态。本文BIS 组患者通过调节依托咪酯泵人剂量,使BIS 值稳定在65 左右,本研究结果显示BIS组睁眼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循环保持稳定,无术中知晓发生,表明BIS指导依托咪酯在ERCP静脉维持麻醉时,BIS 值保持在 65左右即可。此时麻醉深度适宜,从而可避免麻醉过深,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1.

[2] 牛金柱,李坤,蓝海涛等. 依托咪酯乳剂静脉维持麻醉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华北国防医药杂志,2010,22(2).111-112

[3] Kasuya Y,Covinda R,Raueh S.et a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ispecl index and observational sedation scale in wolunteers sedated with dexmedetomidine and propofol. Aneath Annlg.2009,109(6):1811-1815

[4] 褚淑娟,姚尚龙.脑电双频指数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5,26(12):170-173.

上一篇:尿道下裂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178例胆囊炎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