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水资源运用情况探析

时间:2022-09-23 07:47:02

经济区水资源运用情况探析

作者:王涛 单位:宁夏灵武市郝家桥镇水利管理站

水资源概况宁夏沿黄经济区现有卫宁、青铜峡两大引黄灌溉区,青铜峡灌区面积5651平方公里,地下水监测控制面积5504平方公里,其中银北灌区为3542平方公里,银南河西灌区为1160平方公里,河东灌区为802平方公里,卫宁灌区监测控制面积为922平方公里。2009年宁夏沿黄经济区水资源总量为5.34亿立方米,其中天然地表水资源量为3.3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0.5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间重复计算量为18.56亿立方米。

宁夏沿黄经济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㈠取水量分析作为宁夏人口最多,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是宁夏取水量最大的地区。2009年宁夏全区取水量为72.23亿立方米,其中沿黄经济区取水量为71.17亿立方米,占总取水量的98.53%;其中农业取水量达65.90亿立方米,占沿黄经济区总取水量的92.60%。取水量具体到各城市,以银川市为最多,其次为吴忠市;工业取水量以工业城市石嘴山市为最多,占沿黄经济区工业总取水量的37.09%;城镇生活取水以银川市最多,占总量的62.5%。㈡耗水量分析耗水量与取水量相应,在宁夏沿黄经济区,耗水量最多的是银川市为13.01亿立方米,占总耗水量的33.7%;吴忠市为10.86亿立方米,占28.1%;中卫市7.24亿立方米,占18.7%;石嘴山市6.72亿立方米,占17.4%。在分项耗水量中,农业和城镇耗水量最多的是银川市,分别为12.08亿立方米和0.20亿立方米(见表2)。占沿黄经济区农业和城镇生活总耗水量的34.25%和62.5%。工业耗水量最多的是石嘴山市为0.67亿立方米,占工业总耗水量的38.3%,农村人畜耗水量最多的是吴忠市为0.18亿立方米,占农村人畜总耗水量的27.8%。㈢水资源污染严重宁夏沿黄经济引黄灌区各排水沟除承担农田退水排水外,同时也接纳沿途工矿企业工业废水污染、居民生活废水污染使各排水沟水体受到污染,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水质类别均为地表水劣Ⅴ类,其中银新沟和第三排水沟全年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等。第一排水沟和第五排水沟水体水质类别为Ⅳ类,因天然水化学指标硫酸盐、氯化物等背景值较高而超标。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方向

㈠强化节水工作1.农业节水。切实转变传统外延式发展方式,着力控制灌溉面积总体规模;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进灌溉制度,压缩水田面积、套种改单种、夏粮改秋粮、充分灌溉改补充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通过干渠合并、渠道砌护、田间节水改造等提高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大幅降低亩均用水量,把喷灌、微观、管灌和滴灌等节水设施农业面积由38万亩扩大至170万亩。2.工业节水。通过工艺和设备节水改造,减少新鲜水取用量,提高水循环利用率;提高非常规水利用量,取代一部分淡水资源量。3.生活和服务业节水。着力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推广节水器具、加快供水管网改造和推行中水利用等。㈡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1.节水工程。主要包括青铜峡灌区和沙坡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2.重点开发区供水工程。主要包括宁东供水工程和太阳山供水工程等。3.挖潜工程。积极争取大柳树工程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并做好前期论证工作。4.加强各地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利用配套设施以及贺兰山东麓防洪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增加非常规水源供水量。㈢完善和落实水权转换制度进一步完善初始水权分配工作和水量调度与监管体系。科学制定水量调度预案,完善取、用、排水监控体系,加强地下水开采的计量与监管。规范水权转换办法,严格监督机制,加快水权转换制度和“水市场”交易制度建设,完善水权交易转换机制,以农业节水为重点,抓好工业节水,强化城镇用水管理,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开发利用再生水、矿井水、雨洪水等非常规水源,加强雨洪水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青铜峡灌区唐西总干渠及汉惠总干渠合并改造工程,实施沙坡头南北干渠及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完善银西防洪和河西总排水干沟工程建设,增加洪水资源调控能力;建设节水示范区,实施集中连片综合节水改造。㈣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和深化水价改革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水价体系和统一的收费体制,逐步改变目前水资源费、水费、排污费分散收取的状况,缩小不同水源供水费率的差别,充分利用水资源费的经济杠杆作用,向多水源统一费率过渡。制定季节性水价和累进制水价,利用价格杠杆抑制过度需求和促进节水。

上一篇:区域水资源需求和策略透析 下一篇:水资源的监测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