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病因探析

时间:2022-09-23 07:35:58

心理障碍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病因探析

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所致的一种常见血液病,近年来有高发的趋势。临床上找不出病因的约占50%,称原发性再障;可找出病因的称继发性再障。我们认为:心理障碍是再障的重要病因。《内经》、《素问·五脏生长论》之“诸血病,皆属于心”;《景岳全书》说:“血动之由,皆唯火、唯气”;《血证论》之“心为君火,化生血液……”;《内经》又云:“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等等传统医学理论系统地阐述生血造血功能。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则主蒙而弊生,轻则纳差乏力、脾失健运,渐而肾精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故虚劳成也。且随心理障碍程度加深而病情渐趋重笃。

关键词:祖国医学 再障 心理障碍 整体观念 辩证施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046-01

中医基础理论四诊八纲提出:病因辩证是临床上常用的辩证方法。根据《金匮要略》首篇纲领性指出:“千般疢难,不外三条,内因七情所伤,外感六淫疫疠,不内不外因”等。由于心理障碍不断加重,病情随即亦重,经六经传变影响脏腑正常功能,使维系生命活动的功能紊乱,气血生化过程某些环节的障碍,使全身整体运动失衡,最终罹患“虚劳”(即再障)。

临床上证实,再障在发病、病重过程中,心理障碍是重要病因,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无处不存在,而且在其家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的影响下,互相转变,或多或少地制造更多的障碍,从而使病情更加复杂。

我们在长期地诊疗工作中,结合护理过程中详尽的观察,检验中血液动态等诸多变化分析,也体会到心理的变化对再障的临床表现一系列的细微变化在起很大的作用。通过缜密细致的观察,找出病人心理障碍的症结,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做好点滴的医护工作,取得患者及其家人充分的信任,营造一个和谐的人性化的诊疗氛围,并通过临床病情缓解和痊愈的患者的现身说法,循循善诱,使患者渐渐打消顾虑,消除心理障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坚定意志,摒除急躁、郁闷的心理,心情舒畅地服从和配合治疗,克服各种有碍治病的不良因素,从而最终治愈再障。这就是我们30多年来在治疗再障等血液病的经验所在,并在周边十数县得到广泛赞誉的关键所在。

唐荣川《血论证》提出:“心者,君生之官神明止焉。盖心为火脏,烛照事物故司神明,神有名而无物,即心中之火气也。……心中一点血液,湛然朗润,以含此气,心之能事又主生血,则又血中最精微者,乃生血之源泉。”心理障碍解除,则神清气爽,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加之辩证正确,用药得当,如桴击鼓,应声而得,病情日渐好转。

体会:综上所述,心理障碍实为再障的重要病因,结合现代医学神经内科学可诱发多种改变,可引起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及脑神经等多种病变,可使维持机体生命的正常神经活动出现紊乱而罹患不同疾病,本文不再赘述。

祖国医学无再障病名,因症见面黄乏力,心慌气短、五心烦热、烦渴低热、潮热盗汗、肌肤甲错、肌鼻齿衄、舌淡苔黄、脉沉细等一派虚证,而归其为虚劳范畴,或称血证。多由脾失健运、肾亏精少、气血生化乏源所致,兼心中懊恼、纳谷槽杂、气滞血瘀、阻遏经络等一系列症候群。

心理障碍之所以成为主要病因,在于意志的支配,感情脆弱、多思善变、忧虑失眠、七情内伤,五脏六腑功能逐渐失其常规,改水火不済,土木相辱,生克乘悔失衡则乱象丛生,病患随之起也。

我们在诊疗活动中,就是充分地认识到心理障碍是再障的重要病因,因人、因时、因地治宜、大力开展人性化服务,切实做好患者及患者家人的心理疏导工作,善于发现不利于治疗的不良因素,进而做出相应的综合治疗方案。祖国医学的深奥精辟,辩证依据有理有节,治疗过程有力,很多病入膏肓尚能转危为安,使我们得益匪浅,也使我们更加热爱中医事业,甘愿为弘扬中医精神、振兴中医事业、为民除病奉献出个人的一切。

上一篇:腹腔镜下根治性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42例的... 下一篇:瑞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