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模式分析

时间:2022-09-23 07:29:56

新时期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新课程的教育改革在各个学校开始了全面的实施,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开始了一系列的变化。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核心,对于培养高素质型人才至关重要,在学生教育事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新时期课改不断深入到语文课程的不同内容的教学模式中,尤其是对自主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新时期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旨在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自己主动地探索研究问题,在这种自主探究的乐趣中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达到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23.20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更是作为新一代的国家小主人,越来越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就是顺应当前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语文学科,是一门培养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意境的综合性科目,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和积极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改进自主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发散学生思维,提升想象力,进而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个人的素质水平和创新挑战能力。1阅读教学1.1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性的综合型学科,它的人文性特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二,关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情趣。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它不仅仅是是一种演变的境界,是一种想像的空间,更是一片创新的园地,阅读可以造就做人的精神高度。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任务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会读书,让学生'潜心会本文'"。"所谓阅读总得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一个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1.2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

一,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了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由于内容量比较大,一篇文章或许串讲下来就需要一节课,为了达到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习惯于串讲的教学方式,将整篇内容快速串讲给学生,将重点放在重点中心句的讲授中,忽略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学生在课堂中无法自己去探索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的表达。同时,存在求异创新的弊端,束缚了学生的脑口手,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扼杀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忽视了学习内驱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因此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对于阅读文章看一遍似乎就全懂了,加之教学方式的单一乏味,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忽视对文章隐含寓意的探究,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母语内驱力的缺失。没有内驱力,对阅读学习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就是传统阅读教学面对的最大困境,因此,必须唤起学生学习的愿望,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2自主阅读教学模式

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与不断付出的过程。读书是一种习惯,也是个人修养不断提升的一个必经的过程。在自主阅读教学的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作为实施对象与主体作用对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对自主性阅读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注意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同时又注意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克服不良阅读心理,学生阅读水平自然就会提高,进而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2.1丰富教学方式,提高阅读教学趣味性

丰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好任何一个学科都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在课堂开始时,应用兴趣导入方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探索心理,逐步培养其学习兴趣。这样的手段有很多:一,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有限,对语言文字、情境的内容难以实现清晰地理解,利用多媒体,可以声文并茂的将文章画面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小学生面前,进而利用视觉感受来刺激小学生心中强烈的真实求知欲,促进抽象能力的发展。二,可以利用课堂小话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拥有很强的想象和表演能力,在进行故事阅读讲授的时候可以采用这种手段。例如《孔融让梨》这篇文章,在学生进行表演的整个过程中,会利用感知能力来充分的理解"让梨"的真正寓意,更能发展其从感知到认知的认识能力,进而自主探究能力也随之得到发展。2.2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为了实现自主探究阅读模式的更好应用,应该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改变传统阅读教学中过分强调的接受和掌握,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价值导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在以人为本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到解放学生的脑口手,真正的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和自主,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进而探索问题,实现自我建构吸纳,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阅读的目标,从而开发学生吸收知识的潜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2.3转变教学理念,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式阅读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采用"让学生自读,大胆提问质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探讨、欢愉、创新的教学课堂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主,真正的给与学生主动权,让学生自读,在读书的过程中,利用好奇心来发现问题,寻找隐含的中心思想。探究,作为主动学习的核心。探究来源于问题的提出,质疑高于聆听,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向已成定论的解释挑战,在质疑中学习到更深一层次的知识。教师作为引导者,要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要怕被学生的问题问倒。同时,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题训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能提出更多有价值性的问题,进而去探究更有价值的文化思想和文化沉淀。合作,学生是主体,也是一个个体,在新型阅读教学模式中,要大力引导同学们在一个合作的氛围中进行问题的探究。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在合作式的交流中,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培养,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和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想象力和个人沟通能力。3总结阅读能力的培养,重在学会读书。随着自主阅读模式的不断落实,教师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进行合作探究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相信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式阅读的能力会逐步提高,进而实现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积极创造性的培养,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参考文献[1]胡静.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探讨.《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年10期[2]郭安丽.分析小学语文自主阅读的现状及成因.《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年1期

上一篇: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分析 下一篇:给英语课堂插上“言语交际”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