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23 07:02:01

小学科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摘 要:观察是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教材上有许多观察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利用好这些内容去帮助学生提升观察能力,值得我们去研究。笔者以三年级《观察水》和六年级《水滴里的生物》两节观察类型课为例,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小学科学; 观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93-001

一、观察要求:高低有别

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学阶段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程度等,在观察具体要求上做到高低有别。

在小学低年级(三四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比较有限,此时的观察要求可具体一点、简单一些。如在《观察水》一课中,提供四杯液体(牛奶、白醋、水、糖水),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水。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可以用眼去看――颜色、透明;用鼻去闻――气味;用舌头尝――味道……这些方法,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使用。课堂上我们的任务是把这些方法加以提炼,把某些操作规范起来(如正确地闻气味的方式、不尝未知的东西等),让学生知道科学地观察应如何去做。笔者认为:只有通过这样实实在在的观察训练(寻找水),学生才能较快较好地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

在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学生对于观察已有一定的基础,这时观察的侧重点可以放在观察的手段(工具观察)、观察记录、观察结果的分析等方面。如在《水滴里的生物》一课中,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水样,课堂上进行观察。常规的观察手段不能满足观察的需求,要看清楚水中的微小物体,就需要专用的工具――显微镜。用工具观察就成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正确使用、操作显微镜以及记录观察到的内容。在显微镜的具体观察过程中(观察、记录),要求学生做到细心、耐心、用心。唯有如此,才能较好地完成观察任务。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可以由原来较单一的观察要求(感觉器官的观察)提升到综合的观察要求(各种手段的观察、观察习惯、数据分析等)上来,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我们在对学生观察提出种种要求的同时,需注意:观察要实事求是,不是想当然,只有通过自己观察发现的,才是你需要的。

二、观察样本:典型有效

课堂上的观察时间是有限的。为了提升学生的观察效果,我们在为学生选择观察样本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观察的样本应是典型的、有效的。

以《观察水》为例,如果整堂课就给学生提供一杯水,让他们去观察,效果很不理想(观察对象太单一)。反之,提供给学生四样液体(牛奶、白醋、水、糖水),学生在观察时,就会有比较(比较是种非常有效的观察方法)、有发现,观察效果也大大增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实验两种方式进行教学,效果都不错!一是一次性提供四种液体,找出其中的水;二是先提供水,观察其特点,而后提供牛奶,观察比较水有何特点,接着提供白醋、糖水……通过一次次的观察比较,学生最后能发现水的特点,重要的是在一次次观察比较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在得到锻炼。

以《水滴里的生物》为例,为了能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水滴里的微生物,我们选择的水样不能太随意。如果我们直接拿身边河流里的水作为样本,那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微生物是有限的。因此,教材上提醒我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水样,要提前制作,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观察到更多的微生物。所以,本课的观察效果如何,水样将是关键。有些有经验的老师在上本课内容之前,会提前制作多种典型的水样,供学生观察,效果相当好!

观察样本的典型性,并非是观察样本越少越好,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最有利于学生观察的样本。

三、观察过程:安静有序

为提高观察的效果,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观察过程,良好的观察过程一定是安静有序的。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有互动,但尽量避免相互影响。

安静主要指观察时的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在观察过程中,学生只有用心做、用脑去思考,整个观察环境才安静下来。也只有这样,许多细小的、关键的地方才会被发现。我们有必要从三年级起,学生刚开始学习科学课时,就要重点强调观察时必须安静。在观察中,提倡比一比谁的发现多,而不是谁的声音大。但小学生有好动易忘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观察实验中,要反复强调。如《观察水》一课中,在提供给学生材料前,就要让学生明确观察要求;在学生拿到材料后,还需时刻提醒学生,你需要干什么?你有发现了吗?还有更多地发现吗?有时,在学生动手观察前,我们可以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思考下你准备怎么做?如果学生从观察开始,就处于一种吵闹的环境中,那观察效果是难以得到保证的。

有序主要是指观察时要掌握一定技巧,知道自己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该如何去做,要有条不紊。观察有序了,那观察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如《观察水》一课中,学生拿到四杯液体后,不是手忙脚乱,乱弄一通。而是能以一定的顺序观察,先分辨什么、后分辨什么。为了帮助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我们可以设计观察记录单:

如“首先根据__________,发现__________杯是_________;

接着根据__________,发现__________杯是 __________;

再次根据__________,发现__________杯是__________;

……”

通过找水的过程,提炼出观察的常规顺序:一看二闻三摸四尝等。然后在运水的过程中,再次让学生观察水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从静态观察上升到动态观察上来。在《水滴里的生物》一课中,先让学生用感官去观察水样,再用工具(显微镜)去观察。用显微镜观察过程中,边观察边记录,而后交流。学生经历这样的观察,既了解了水中的微生物,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

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扎实有效地训练。因此,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我们除了关注科学知识以外,也应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会大大激发他们平时观察的兴趣,观察活动也就会成为学生平时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观察、在观察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真正的学有所用。

上一篇:河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下一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