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中英十五世纪的民谣看中英文化差异

时间:2022-09-23 06:22:47

透过中英十五世纪的民谣看中英文化差异

[摘要]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它以口传的方式在民众中广为流传,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最足以表现民族思想及地方特色。不同历史时代的民谣,都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各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存在状况,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十五世纪中英两国的民谣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谈论其文化差异。

[关键词]民谣 对比分析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45-02

一、民谣的含义

民谣,又称顺口溜,是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诗经园有桃》中说过,“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所谓民歌民谣,就是民众的歌唱或韵语,其内容无所不包,小到织布采桑,婚丧嫁娶,大到天子朝政,人生哲理,最多的还是男女之情,正所谓“无姐无郎不成歌”。民谣创作者多为只字不识的牧童村妇,或者是落拓士子、深闺怨妇等社会底层的众生。它之所以被人们所深切喜爱并不是因为它们的技巧,只是在于它们的天然无雕饰。民谣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研究民谣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对社会语言学、民俗学、文化学等的理论建构以及对民族精神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民谣发展史

(一)中国民谣发展史

1.中国民谣发展史。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数目众多。南北朝是民谣创作极为发达的时代,吴声的柔情似水,西曲的爽朗健康,无不意气风发。隋唐五代的民歌在曲子词,宋元的民歌在小令。以宋代著名民谣《月子弯弯》为例: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他州。

那简短活泼而又自由灵活的形式,使其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

明代是民谣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时代,卓文月在《古今词统序》中说:“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又让元,庶儿《打枣杆》《吴歌》之类,为我明一绝耳。”民谣在中国的发展主要从三个主要时期来看,即从南朝到明代,再到现代,民谣一直不断发展着。衣食住行历来是民谣反映的题材,从这一实事方面来说,民谣的艺术价值远远低于其政治价值。因此,人们一方面将民谣视为民间口头文学的形式之一;而另一方面,人们透过民谣来看事物。

2.中国民谣的特点。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不仅能反映出他们的历史文化背景,也能对当时人们生活的方式、思考的方式进行描述与归纳。同样,民谣中的一些词语也能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一些特征。无论是产生于明朝的民谣还是出现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民谣,二者共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民谣具有流动性。刘建明先生曾指出“作为浮动意识的舆论,所表现出来的第一种外部特征,是它经久不息的流动性。”民谣,作为舆论的重要形式,也同样具有流动性特点。民谣的这种艺术特征为民谣传播插上了翅膀,民谣的这种艺术性实现了民谣作为舆论传播的流动性的要求。

(2)民谣具有口头评述性。无论时代的大众媒介多么发达,民谣总是悠然地在这个社会中显示其应有的力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总会产生一定的新闻求知欲和评说新闻的舆论欲求,尤其是当社会出现动荡和危机时,人们的舆论欲求变得十分强烈。这时,如果大众传媒媒介不能及时、充分的解释和评述这些社会矛盾,民谣就会充分显示出超乎寻常的舆论作用。

(3)民谣具有表层性。与哲学、政治、法律、艺术这些深层意识形态相比,民谣只是一种表层意识形态,作为艺术的民谣,是术语知识世界的内容,而作为晕轮的民谣,则是属于经验世界的产物。民谣既反映出社会的某些真实现象,表达出人们的真切的情绪,又表现出一种过度否定式的偏激。

(二)英国民谣发展史

1.英国民谣发展史。

起源于中世纪末期,即12、13世纪,兴盛于14、15世纪,复兴于18、19世纪,是英国最古老的诗歌形式之一。英国文学史中,尽管在任何一个时期内都有民谣产生,但在这一时期内,主要有两个里程碑:(1)十五世纪的流行民歌民谣;英国文学在十五世纪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民间文学的繁荣,民间文学以民谣最为突出。这一时期内George K.Anderson的The Geste of Robin Hood(绿林英雄罗宾汉)尤为著名,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青睐。(2)十八世纪中后期罗伯特•彭斯所做的民谣。其中《一只火红火红的玫瑰》家喻户晓。

2.英国民谣的特点。

英语民谣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开头都是贴近故事的风土人情的小片段,而很少给出任何写作背景。在故事被陈述之前,很少让听者了解其特征。英语民谣的另一个标志性特征是故事叙述者的客观性。创作者的感情和反应几乎不能在文章中有所发现。

三、从民谣对比看中英文化异同

(一)词汇方面的对比分析

明代民谣主要以吴歌为主,吴歌与英语民谣都有着地域性的特征,即以方言的形式说唱。在决定区别地域特征以及歌词的区域性起源上方言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如 《月上》:

约郎约到月上时,那了月上子山头弗见渠。

咦弗知奴处山低月上的早?咦弗知郎处山高月上的迟?

其中这里面用“奴我,弗不”。类似的在其他诗篇里面还用到了奈,侬你,俚,伊奈他。同样,英语民谣中也出现了大量方言,如苏格兰方言:Waewoe,aneone等。尽管两者在方言的使用上都表现了相似之处,但在词语的选择上表现出了中国人自谦语使用的频繁性,英语和汉语一样有尊称,但鲜有谦称。汉语则不然,谦称有且相当繁杂。古今常用的谦称“鄙人、奴、在下”等,往往是贬低自己,让对方产生优越感;而西方人则要求自己不卑不亢,充满自信。所以英语中很少有谦称。这种自谦语的产生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并一直奉行着“中庸之道”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而在西方,一切都是由实力决定,突出得体原则。

(二)内容方面的对比分析

民谣是对平民百姓的真实反映,这是所有民谣应具有的共同特征。明朝时期出现的民谣内容大多数都是鞭笞、讽刺封建婚姻制度的爱情诗。拿明朝一短民谣《梦》为例:

正二更,做一梦,团员得有兴。千般恩,万般爱,搂抱着亲亲。

猛然间惊醒了,教我魂神不定。林中的人儿不见了,我还向梦中去寻。

嘱咐我梦中的人儿也,千万在梦儿中等一等。

文中把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和执着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明朝时的大量私情歌谣,都充分展现了晚明时期的社会风气。而在英国民谣中尽管有部分是描述爱情的,但大一部分都是关于社会平等的。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的春风并没有对英国造成太大影响,所以当时英国社会还是比较黑暗,广大穷苦农民备受欺压,民不聊生,因此反映出来的多是民生民权问题。

(三)风格方面的对比分析

明朝时期,以口头方式阐述的民谣内的重要因素就是词语的重复和不间断的变更,同样的文章绝不会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展现出来,且必须是由预先编造好的短语和主题来加以构成。如下面这首民谣:

我唱山歌来问询,我唱山歌不算多。

我唱山歌来问正,我唱山歌乱说多。

江南水乡地区的民谣,有其鲜明的特色,通常是用委婉清丽、含蓄缠绵来概括它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水文化特点。

然而,英国的民谣与下个世纪的民谣本身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们有着自己惟一的风格。

O shall I kill her,nourice? Or shall I let her be?

O kill her,kill her,Lamkin,For she ne'er was good to me.

英国民谣最显著的特点即是他们以一种非常实际的吟唱方式来转述故事并对故事中主人公的感情给予少量描述。爱情死亡以及背叛之类的话题经常是被着实表现出来。并非同中国一样委婉、含蓄。同时,英国诗歌的另一个特征是缺少细枝末节。对人物、地点、时间的描述往往是比较零散的,风格上体现出了两国文化的大不同。

四、结束语

总结来说,民谣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对民谣的分析也是我们追溯历史、分析两国文化异同的一个有效手段,它不仅是地区中至今仍然存活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形式,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社会、世界观等)和审美价值(艺术),而且也是研究方言的珍贵资料。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它的艺术研究价值和人文研究价值越来越高,它是艺术创作上可资借鉴的丰富源泉。

【参考文献】

[1]Antoinet Schimmelpenninck.Chinese Folk Songs and Folk Singers.Chime Foundation. Lxiden,1997.

[2]M.H.Abrams.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Fourth Edition).New York. London,1979.

[3]杜文澜.古谣谚[M].北京:中华书局,1958.

[4]顾颉刚.吴歌及吴歌小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上一篇:大学英语写作中词块使用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大学外语语言预制性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