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子:人与猿的童话

时间:2022-09-23 05:43:09

大寨子:人与猿的童话

大寨子位于无量山西坡,这里生长着这个地球上极具原始状态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丰富繁茂的植被,拔地参天的古木,为世界极度濒危野生动物西黑冠长臂猿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西黑冠长臂猿主要集中分布在滇中无量山、哀牢山的常绿阔叶林间,在两山中的种群数量共计270群约1000只,占全球西黑冠长臂猿总数的90%左右。它的种群数量远远少于大熊猫和滇金丝猴等“国家明星保护动物。”

2003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景东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无量山西坡大寨子共建了“黑冠长臂猿监测站”。监测站周边现分布有3群黑冠长臂猿,通过长期的科学研究,现有3群已经被习惯化了,在此基础上,还拍摄到了许多珍贵的影像和图片资料,大寨子监测站也因此成为了国内外黑冠长臂猿的理想研究基地和科普宣传教育基地。

2012年4月,我有幸探访了大寨子黑冠长臂猿监测站。乘车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之后,我们就看到了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大寨子。说是“大”,其实这个寨子就只有11户人家,正是他们为监测站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再往前行一程就到了监测站一四围青山间的一座简陋的小院落。阳光从海拔3000米的通鼻子山垭口透过来,照亮了无量山西坡,满坡的树冠在阳光下显得通透明丽起来,高的树冠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而低洼处的树冠却是一派深深浅浅的绿。

小院四周的林子格外地寂静,只有布谷鸟和鹰鹃清越的歌声在空谷中此起彼伏地传响。监测站周围曾经有过人为开垦的痕迹,如今已种上了成片的旱冬瓜树,这些树种生长速度极快,容易附生出黑冠长臂猿喜食的寄生植物。保护区还补种了黑冠长臂猿喜食的树。用不了几年,只要旱冬瓜树林长成了气候,人们就可以在这里与黑冠长臂猿亲密接触了。

那天夜晚,在岩石块垒砌的院子里,围着暖暖的火塘,喝着浓浓的包谷酒,我与长期驻扎于此的黑冠长臂猿的守望者们彻夜长谈。在那野性无拘的星空下,聆听着他们的故事,一个个美丽的童话便在眼前鲜活起来……

美女博士的人猿不了情

黄蓓是一位沉静清秀的少女,2007年,正值20岁花季的她从南京来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原始大林莽里。作为一个在读的博士生,她要在这里对黑冠长臂猿进行跟踪、观测、研究,继而完成她的博士论文。

每天早晨,天刚破晓,黄蓓和她的向导阿印就会行进在通向森林深处的那条小路上。路两旁长满了茂盛的雨桐,它们的种子破壳而出,在茂密的林间落地生根,而树冠上肥硕的枝叶间,成花辦状的种子壳依旧开满了树梢。参天的野核桃树的林阴下,是一穗穗长得像玉米的蜜团花。这种花是长臂猿的食物之一。冬季里,长臂猿会来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寻找这种食物。黄蓓总会淌过一条不深的河,顺着小路来到一堵灰白的绝壁之下,这被称为“白崖子”的岩石之上,到处布满了岩羊和斑羚的脚印。而这位在大都市长大的女孩,如今俨然已成为了一个山地攀援高手,她会从白崖子边沿的崎岖路上爬上另一座山。

树林把头上的天空都遮盖住了。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叶子。前夜的雨水让叶子地下的泥土变得又松又滑。就在这时,黄蓓听见了从更高的山上传来长臂猿的鸣叫,叫声尖细而悠长。她记录了这一次鸣叫。接着她又听到了另外一群的叫声,这是黄博士研究的那群长臂猿。她停下脚步,仔细的听着叫声并判断它的来源。确定了这一群长臂猿所在地后,继续行走,来到一处开阔地。在这里可以看到对面山上栖息着的长臂猿。这时,黄蓓看到了一只黄色的动物一动不动的坐在对面一棵树上,这是一只雌性的长臂猿。接着是一只雄性长臂猿从那只雌性长臂猿头上的一根树枝爬到下面的树枝上。移动速度很快,几秒钟之后,它们双双跃入了密密的树叶里,但是偶尔摇晃的树枝依然可以让黄蓓再次跟寻到目标。

黄蓓坐下来,静静的注视着远处的那座山,竭力捕捉任何摇晃的树枝。几分钟后,一棵树的顶端突然有了动静,一只黑色的小长臂猿出现在那里。接着另一只雄性也出现在旁边的一棵树树顶上。它们似乎在追逐玩耍。小长臂猿伸出长长的臂膀,紧紧的抱住了一团树叶,然后如两翼生风似的“飞”到了另外一棵树的树顶,动作娴熟而优雅。不一会儿,它们又都消失在树林里。

一团大雾突然飘移到面前的箐沟里,很快遮住了黄蓓的视线。森林变得白茫茫一片,她决定返回。经过那棵老朽风倒横在路上的树时,黄蓓听到了另外一种动物——灰叶猴的叫声。抬头望去,几只灰叶猴正从前面二十米远的树上一只接一只的匆匆逃走。它们灰色的尾巴在透过树枝渗下来的光线中闪闪发光。

七月是无量山的雨季,行走在山上很容易被蚂蟥叮咬。蚂蟥粘附在带水的草叶上。有人或动物经过时它们会粘到身上。有时还会顺着人或动物的身体爬,直到找到一个合适的吸血处。每次发现一条蚂蟥粘在身上,黄蓓就拿出一张餐巾纸或者随手摘一片树叶把蚂蟥拿掉。被摘的蚂蟥拼命的扭动和拉长身体,黄蓓却很镇静,即便她的手指沾满了淋漓的鲜血。

大多数时候,监测站只住着黄蓓以及向导阿印和他的女友。那时,还没有电,大家晚上聚在烛光下聊天,然后很早就睡了,为的是第二天早些进山找寻长臂猿。

一天夜里,山中下了一夜的雨,大雨把山上的泥土和石头冲下来,从窗户涌进黄蓓的住房里。泥浆瞬间把睡梦中的她淹没了。接着三块大石头滚落进来。窗户已经被泥石流掩埋。门也被巨石堵死,向导阿印听到呼救后用斧头把堵死的房门劈开,才将黄蓓救出来。获救后,她很快给在南京的父母打了个电话,但没有提自己曾被泥石流掩埋的事情,只是让他们不要担心,自己一切都好。

在无量山大林莽中守候着黑冠长臂猿整整四年的时光中,黄蓓一星期要穿烂一双袜子,1个月要穿烂一条裤子。不仅如此,对于一个来自都市的女孩来说,更有寂静山野的漫漫长夜难以排解,好在站里有一个小小的收音机,可以将外面的信息传递进来。皓月当空的时候,寂静的山里会响起音乐,那是黄蓓在吹巴乌或者笛子。有时向导阿印会用核桃树叶吹出的歌声与她唱和,悠美柔和的音符被山风传送得很远很远……

四年之后,黄蓓要离开监测站了。临别前的那天,她特意买了一只羊,邀请大寨子11户老乡到监测站告别聚餐。那晚,她喝醉了,情不自禁地向着后山上的森林高声呼唤:“长臂猿,下来呀!下来呀!”深情地唤罢,黄蓓早已是泪流满面。第二天一早,满山便回荡起长臂猿的高亢悠扬的啼叫声,像是在回应着黄蓓的呼唤,又像是在表达着它们对这位美女博士的不舍与眷恋……

上一篇:巴黎车展新车鉴 下一篇:老绍兴 最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