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对生活 第4期

时间:2022-09-23 05:08:21

派对生活 第4期

Party(派对)是什么?字典里派对一词的汉译仅仅只是“聚会”。而它的英文解释是:get together,by invitation,for pleasure。和中文的译意相比,英文解释不仅简单明了,且意味深长,它说出了派对的三要素:一群人聚在一起;有主力、人;为了寻欢作乐。所以西方人生活里充满了派对。

在西方社会中,派对再常见不过,与国内的所谓派对文化有很大差别。和所有的外来语一样,当派对一词被纳入字典,并经常见于报纸、杂志时,派对这一西洋味很浓的社交文化便成了时下的一种流行了。在西方,周末的酒吧里、迁入的新居内、公司的会议室、时尚新产品会,乃至蓝天白云下,时时都能嗅到派对的气息,时下的年轻人与上流社会人士非常热衷派对,热烈、张扬而又不失内容。

西方派对文化缘起

派对这一舶来品究竟源自何方,说法很多。流传最广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那个时期的年轻人信奉个性独立和不受拘束的生活态度。而鸡尾酒也打破了过去一向强调的尊贵与奢华的贵族文化,打破了传统礼教,开创出强烈的自我风格,从一开始,派对和酒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什么西方人喜欢派对?他们其实都是很孤独的人,没有太多东方人的那些所谓人情往来,在欧洲半年看一次父母很正常。平时各忙各的,不忙的时候就在家里做家务,或者周末出去看场电影,画展什么的,仅此而已。西方人普遍的性格独立加上人情的淡泊让人们走得很疏远,寂寞的时候都想找个地方热闹一下,因此就有了他们的派对文化。把他们的人情冷暖放在一边先不说,就说派对这种形式,它让你有机会能认识更多的人,无形中将自己的社交圈子扩大,这些新认识的人里也许就会有你未来的朋友,爱人,生意伙伴等。派对,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聚集式、家庭式和宴会式。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派对,则是在一百多年前由洋人首先传入上海的。中国人骨子里的含蓄,赋予了派对新的意义,而因为地域性的问题,也会因为各个城市不同的区域文化而不同。北京的高雅,上海的精致,广州的温馨和香港的名流云集,区别非常大。

轻松随意之聚会派对

在中国,说到聚会式派对,倒不如说是聚餐会。一般都是同事或者朋友之间,找个地方先大吃一顿,然后随着兴致去KTV或者是酒吧。朋友们在一起吃饭图的是热闹、开心。这些倒也是绝对符合派对精神。

在西方,聚集式派对最为随意,参加派对的人不一定认识,只要主力、人提前发个通知,说明派对的时间地点就行了。也有顺带放上一个签到表的,表格要求你回应是否参加以及参加时可能会带哪些食物。到了派对那天,各人将带的食物往会场的桌子上一放,即任由来者分享,自己也去分享别人的。主办人的任务是联系场地和布置场地,一般是借公园一隅或机构的大会议室。派对的内容多为演讲、跳舞、玩游戏、聊天,主办人多是学校、公司、公共部门等。

派对结束,吃不完的东西自己带走。如果觉得别人的东西好吃,还可以先上前恭维两句,然后就表明很想把其美味的食物也带些回家继续品尝或与家人分享,在把对方给赞美得晕晕乎乎的同时,就不妨实行风卷残云的打包了。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更有一群年轻人,带上一瓶红酒,一块奶酪,就可以听着音乐随意地在河边聊上一天。

温馨舒适之家庭派对

所谓家庭式,就是以节日或其他什么由头邀请别人前来参加的派对。通常都是主人款待一切,来客多为熟人,也就无须过于拘礼。他们一般会通知朋友开始的时间,然后告知这个聚会是仅有酒水还是带有食物的。一般主人为了方便省事,都会准备上若干酒水,最常见的就是伏特加、马天尼、金酒、朗姆酒等烈性基酒,然后一些勾兑的饮料如果汁、可乐、雪碧等,客人可按照自己口味自行调制鸡尾酒。然后主人会准备一些小吃,比如沙拉、薯片、坚果、水果、甜点、汉堡包、炸鸡块、洋葱牛柳、吉列猪扒、巧克力点心、冰淇淋等。

西方的家庭聚会一般从晚上8点多开始,主客都用过晚饭之后,大家凑在一起就为了聚聚。与中国不同的是,我们的家庭聚会基本只局限于自己家里人,一般从早上就开始了,如果来了普通朋友,一定会提前几天开始准备,打扫房间,用美食热情款待对方,而且对于客人来说所带的礼物的贵贱表示了对主人的尊重程度。

西方的客人登门的时候大都只会携带一些小礼物,有的人喜欢带一瓶酒,有的人带盒巧克力、水果、点心均可。因为这些东西都可以在派对上马上和他人分享。当然也可以选择只带一束花,或者什么都不带,视关系远近而定。主人会在发通知的时候告知所有的客人他们的情侣和家人是否也被邀请,同时友好地邀请客人携带自己的朋友同往。这样的聊天儿式聚会一般会很吵闹,因为少不了的人声嘈杂和音乐伴奏,所以主人一般会在派对开始前跟左邻右舍打好招呼:如给您带来任何不便,敬请谅解。

这种派对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你有机会认识到很多不同的人,主动自我介绍一下,打个招呼“我可以加入你们的谈话么?”聊得来就聊,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时候,就借故离开,再跟别人聊。当然也有人是抱着猎艳的心理来的,这也正常,很多单身的青年男女都是这种派对的热衷分子,因为你不知道是否这样的一干人中就有你的Mr.right。

这样的家庭派对一般都会持续到午夜,有事儿的可以先走,喜欢留的就可以一直聊天。还有的人来了兴致,喜欢过了午夜叫上熟识的和新认识的朋友一起去club。

奢华正式之宴会派对

在古代中国社会,人们的交往主要是节日、祭拜,以及拜寿、婚庆等仪式,随着西方文化的兴起,现代中国借鉴了许多西方的交往形式,宴会式是其中的一种,成为正在形成的时尚阶层所喜欢的社交形式。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聚会在中国仅仅局限于某些奢侈品的会,而来宾也多是社会的上流人士。大家互相之间并不认识,参加聚会也多因为工作的原因。

在西方,宴会派对却普遍盛行,它们大多都是有主题,或者是在特殊的节日,这样的派对有主办方,也比较正式一点儿,比如说公司里新来了_上司、或者为了庆祝公司上个财年的成功、客户答谢会、社会名媛的聚会、时尚会等都属于宴会式的派对。为了活跃气氛,主办方会根据派对的主题装饰派对场所,还有在邀请函上注明服饰要求。

有些派对开始时会有一些暖场的活动,比如互动游戏、抽奖、国际知名DJ打碟或者请来当下的明星客座表演,让参与者互相认识一下,然后再入座开始用餐。因为是主题派对,所以一定会在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的时候,有人致词:“感谢大家的光临,今天我们的相聚是为了庆祝……”虽然大家都穿得相对斯文整齐一点,但毕竟多为鸡尾酒会形式。也就是人手拿着一个酒杯走来走去,彼此握手寒暄,互相介绍交流,会场内一张椅子都没有,吃的也就是简单的自助餐。

派对是要让大家在一起开心,因此主题无所谓时髦与否。最重要的是,要与大家分享你的那份心情、那份感动,那种纯粹源自内心真诚的感受。派对上这些新的发现和感受对派对所营造的温馨、欢愉的氛围是分不开的,也始于手中的这杯酒。轻轻碰杯之后,外表、功名、背景、性别、年龄,所有这些表面的东西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上一篇:从春季教育展看留学趋势 下一篇:狂野绅士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