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课堂情境:语文教学的重要立场之一

时间:2022-09-23 04:29:32

面向课堂情境:语文教学的重要立场之一

【摘 要】语文教学是以课堂为特定的“场”进行的,在课堂中教师要摆脱微观的“预设”,面向课堂情境,把握文本和学情,实现顺境而教、相机而教。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学情;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21-03

【作者简介】郭志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江苏南通,226300)副局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但是,语文教学是以课堂为特定的“场”的,师生围绕着文本,在这个“场”中产生联系,这个“场”除了时空相对固定以外,整个教学流程中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对细节的理解、对问题的认识以及师生陈述的评价等,会有许多“生成”的呈现,这些呈现是无法预料并定好解决路径的。换一个角度说,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或者可以解决语文学科哪一方面的问题,究竟要指向学生哪一方面语文能力的培养,究竟要抓住哪些教学资源,那也是不确定或者根本就无法确定的。所以就课堂而言,语文教学究竟教什么、怎么教?课堂流程到底该怎样组织和展开?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有怎样的定位和教学水平?如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课堂既生机无限又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苦苦思索的问题。其实,冷静观察和分析,不少语文教学名家独树一帜的论述,以及他们执教的一堂堂生动课例,一直在给语文教坛吹着一股股清新的风,也给现实中的语文教学问题做了一次次很好的诊断,并开出了各自有个性的“处方”。

我们时下流行的教学“预设”偏离了应有的方向。语文教学是需要预设的,问题是:我们该“预设”什么?现在的所谓“预设”,关注的是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细化到提什么问题、让学生做什么题目。过分强调预设的意义,导致课堂教学完全按统一的教案、课件去推进,按预定的程序、固定的环节去实施,忽视了学科的特质和学生的个性,使课堂失去了灵性,学科失去了趣味。就语文教学而言,我们的“预设”其实不应该是一种“微观”的准备和设计,而应该是“宏观”的“充电”,它涉及学科素养、课程架构、学生学情等,正像特级教师凌宗伟先生所说:“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当在语文学科的课程体系上用一点心思。没有对课程清醒的认识,也就无法从事有效的学科教学。”“作为教师,必须尽可能地搞清楚我们面对的具体的学生具备怎样的能力,有过怎样的遭遇,家庭背景如何,家庭教育怎样,如此等等,如果我们不了解,那么我们采取的所有的教育行动,就有可能是劳而无功,甚至是适得其反的。”很多有底蕴、有实力的教师把“预设”理解为:“为了这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也就是说,教师要备具体的课文,更要时时处处备“语文”这一篇大“课文”。有了这种积淀和思考,随便上什么课文,随便是哪种课型,课堂上都能够信手拈来,相机而教。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当下”。当教师来到教室,来到学生面前,进入了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是带着文化的、学科的、文本的积淀,与学生一起融入课堂这一特定的“场境”中,交流与碰撞,拓展与升华,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面对“当下”。这个“当下”就是语文教师面前的课堂,就是眼前学生的“学情”,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走进的教和学的“情境”。课堂教学必须依据课堂流程的走势、当下学生学习的状况、特定的课堂“学习场”有效地展开,灵动地推进,富有张力地活跃,让语文课堂洋溢生机,充满活力。

特级教师、南通市教科研中心李凤执教白居易的《观刈麦》,没有刻意的预设,没有精心设计的问题,师生围绕着文本对话,一直在字里行间穿梭行走,构成课堂这一特定时空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娓娓道来地引着,学生全神贯注地吟着、想着、品着、悟着,课堂流程犹如行云流水一般,文本的精华就这样渐渐地嵌入学生的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这样潜滋暗长着。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携着孩子一起游弋语文海洋:字义句义,学生从课本注释中、从简单的讨论中、从比较分辨中形象地理解;诗脉梳理,学生从诗句的朗读中、从文言与白话的对应理解中、从表达的简洁精确中恰切地概括。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纠偏。品到“贫妇拾穗”时,教师插入“藩镇割据”时代背景的介绍,学生一点即通,很快就能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社会现实。接着,又介绍作者的《卖炭翁》等作品,学生激赏其人品和诗品,赞叹白居易的社会担当精神。这样基于当下的教学,没有所谓精致的预设,一切基于课堂,一切基于情境,一切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逻辑走向,自然而生动,又有非常好的效果。我们看李老师的课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思路充分地敞开,在享受中学习。而教师,完全把自己作为学生,与学生们同步想着、议着、笑着,在享受中教学。这画面,何尝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教和学,我们又何必要操心教学的质量呢?

正视课堂、直面课堂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教师的聪慧自然彰显在灵动的课堂上,而学生的成长更是依赖于一节课一节课的累积。课堂教学必须一切基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当学生沉入课堂学习情境而教师因境而教,那就达到了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学效率之源。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点,必须根据课堂的发展动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即时生成,这是无法预期也是难以预设的。

我们来看凌宗伟老师执教的一节材料作文指导课,他让学生写一段夹叙夹议的文字。在留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习作以后,凌老师用投影仪投影出学生的作品,一篇篇让学生评点,抓住学生的意见进行“追问”。在这过程中,教师做一些必要的点拨、纠正,有时又在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推进,在关键处作一些引申,比如对文章几种结构的补充介绍……不难想象,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课堂“场”中,教师顺着学生的作品,应和学生的思路,给予必要的指点,这完全是顺境而教、相机而教,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不可能不投入,他们一直专心致志地进行着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升华。这种滋养,不只是文字的、作品的,也是人生的、生命的。教师凭着自己积淀的素养在引着学生学习,在导着学生发展,在呵护着学生的生命成长,这种既注重“术”更注重“道”的语文教学,正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方向。凌老师的教学启发我们:教师教语文,其目光所聚应该是真实的课堂,其着力之点应该是流动着的课堂,其智慧和艺术之神应该在课堂上闪烁光芒。

其实,过分强调“预设”,反映的是语文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一种“惰性思维”。预设是教师预设,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教学流程的谋划,其实是无情境可言的。教学按设定的轨道走,按部就班完成任务就行。学生呢,则被教师牵着,完全没了自己的主动,更不要说积极主动、全力投入了。一堂课下来,学生懂了什么和不懂什么,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产生激情和灵感,有没有想提问题的冲动,那更是无暇顾及了。这样的课堂,按照一些专家的表述就是“我对你”的课堂。教师的这种“惰性”,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学生没有了学习主体的定位,学习则亦步亦趋,实践和探索的素养也就很难培养。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师生关系是一种对等的“你和我”的关系,才可能在教育行动中,努力避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进而自觉地、有意识地改善教学方式与方法。而教学管理者之所以热衷“预设”,热衷于集体备课后所谓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作业等的统一,也是想当然地认为,统一了教学内容和时序安排,就能消除因教师个体差异带来的教学差异,就可以真正实现所谓教学质量的均衡。殊不知,这种扼杀个性的“预设”,让教学无现场感,让课堂生硬僵化,调动不了教和学的积极性,反而会把教学质量推向落后。有位名师说得好,“按程序走是最简单、最保险的,至少不会在各种各样的考核中出岔子,因为我是按照你们提供的套路走的,要不就是你们的套路有问题,要不就是考试试卷出了问题,总之问题不在我们这里。当我们进一步习惯了按着剑谱练招式,照着统一的教案去宣读,下载现成的课件去上课,谁还会去想,这教案适合我吗?这课件适合这课堂吗?”

说到底, 还是要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这种素养,首先是作为教育者的素养,包括他对学科的敬畏、对课堂的敬畏、对学生的敬畏,以及热爱学生的情怀,教学的民主作风等方面。在教育关系中,作为教育者,千万不能把学生只看作是教育的对象,而要在与学生的相互尊重、热爱、理解的生活体验中,共同完成教育的旅程,享受教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寻找其意义所在。当教师走进课堂的时候,要以平等、和蔼的姿态出现,用鼓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用倾听的姿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言。这是教师应有的素养。

其次是学科的素养,包括学科知识的广博深厚,阅读世界的广泛涉猎,各种文体的驾轻就熟,拎起来就教的教学功力等等。比如,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柳咏梅老师,听说邻班学生语文课上背诵了一篇写大地震中一个父亲的故事的文章《父之殇》,感觉到文章很美,便推荐给自己班的学生,并作为阅读材料即兴出题。她出的几道题都是典型的中考阅读题目,涉及中考阅读测试的多个方面,有梯度,成系统,显示出她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非凡的教学功力:利用身边的阅读材料作为教学内容,体现了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根据文本内容迅速地梳理归纳、提纲挈领,这是文本的解读能力;题目设计系统、科学,题目分析准确、有条理,这是命题解题能力;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充分顾及各层面学生的学习倾向与能力,这是课堂的设计与组织能力……随便点一篇文章,稍作准备就可以即席执教,这种语文教学水平靠的是深厚的积淀,靠的是独特的悟性,这正是广大一线教师最需要不断锤炼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功。

再看特级教师、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俞玉萍老师执教梁衡的散文《夏》,你会强烈地感受到她身上所体现出的学科教学素养。她以自己对语文的钟情和独特觉悟,让课堂表现出“三随”的特征:“随本”,教什么,怎样教,根据文本的实际,没有一本正经的“导入”,不搞字词疏通的“扫除阅读障碍”,不见一问一答式的机械方法,而是用“写意”的手法,让学生去朗读、体悟、比较、联想;“随情”,以自己的朗读优势感染学生的情绪,以善于引导的特长带领学生轻松自如地行走在文字铺设的路径上,凭细腻精致的阅读个性引学生细细咀嚼文字的精妙、追求新颖别致的独特,让学生在阅读中时有发现和产生独有的喜悦;“随境”,根据课堂的走势因势设境,自然而巧妙地推进课堂教学节奏,修改或者变更预设的流程和环节设计,一切从课堂情境出发,一切追求学生学习的效果。课堂教学的“随境”,反映的是教师的底蕴和机灵,课堂体现出的不只是一种教学的过程,真真切切是一种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的“道”和“技”的素养,是令人啧啧称赏的。

面向当下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立场。学科教学虽然需要讲究技巧和艺术,但相对于学科本身而言,那毕竟是“末”。根本的是语文教师心中要有学科、要有文本、要有学生;学科教学虽然需要在教学活动展开之前有一些设想,预设一些场景,但教师和学生真正产生联系的地方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的“场”中。面向当下也就是师生在语文课堂这一特定的场景中,共同面对教材,共同面对教学话题,一起游弋,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解决学习问题。这种解决,离开了课堂这一特定的场景,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法那法,预设东预设西,最根本的是要在课堂这一特定场景中,课堂规则由师生共同制定,结论由学生在体验中产生,多元的路径让学生深切感知许多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这样的课堂,教师有可能会“失控”,但失去了“此”,会赢来“彼”;失去了“点”,会赢来“面”,失去了“知”,会赢来“能”;失去了教师的“控制”,会赢来学生的“开放和发展”。说到底,在这样一个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时代,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真真切切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都要切切实实地改变自己语文教学的行走方式:面向当下,面向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

上一篇:名师:“人工培育”抑或“自然生长” 下一篇:张震与他的客家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