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的外科诊治研究

时间:2022-09-23 03:18:14

肝包虫病的外科诊治研究

肝包虫病是流行于畜牧地区的一种常见病,非牧地区也偶可见到,常易与肝囊肿或肝脓肿相混淆。如被误诊,将会造成严重后果。我院从1992年至1999年共收治肝包虫病5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l·l一般资料

本组5例病人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11一58岁,平均年龄30.7岁。有牧区生活接触史2例,与狗、羊有密切接触史2例,1例无任何不适症状。5例中,右肝4例,左肝1例。复杂性肝包虫病3例(1例囊腔巨大有18Omm;1例肝内3个囊腔;l例为肝包虫病术后原位复发)。

1.2临床表现

本组病人中右上腹疼痛1例,右上腹不适2例,右上腹包块1例,1例无任何不适,仅在普查时,B超发现为肝内囊性占位病变。5例病人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肝包虫病。

1.3特殊检查

Casoni试验:本组病人中4例行Casoni试验,均为阳性。间接血凝试验:本组病人中4例行间接血凝试验,3例为阳性。B超检查:5例病人术前B超检查,发现肝单发性或多发性囊性占位病变,3例诊断为肝包虫病。CT影像学检查:4例病人术前CT检查,发现肝内单发性囊性占位病变,3例诊断为肝包虫病。

1.4治疗及效果

5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因1例术前考虑为肝囊肿,术中发现“粉皮样”囊状物,考虑为肝包虫囊肿,送病检证实后,按肝包虫病处理。5例采用内囊摘除,外囊内翻缝合或大网膜填塞残腔。内囊用10%氯化钠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摘除。外囊壁用10%氯化钠擦试后,残端内缝缝合或用大网膜填塞残腔。其中]例囊液黄染,找至胆疹口,给予缝闭,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无死亡,无胆汁漏,无大出血,无感染及播散种植,无过敏性休克,均治愈出院。出院后服阿苯达哩2一3月。术后随访4例l一7年,无复发,失访1例。

2讨论

2.1肝包虫病的流行特点

肝包虫病高发于畜牧地区,主要为误食被棘球绦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患病。虫卵进入体内后,在十二指肠内孵化成六钩蝴,附吸于肠壁粘膜上,然后穿过肠壁,进入门静脉,随血流进人肝脏、肺等其他脏器,肝脏为好发部位75%〔’〕,其次为肺。以20一40岁为高发年龄。对非牧区肝包虫病病例国内外亦有报道〔’]。

2.2肝包虫病病理特点

肝感染包虫病后,多在肝内形成肝包虫囊肿,压迫肝组织。囊肿增大后因感染、坏死穿孔,外伤挤压或自发破裂。在肝顶部的包虫囊肿,极易向上穿破胸膜腔、支气管形成肝胸膜腔凄、月干胸膜腔支气管疹,如再种植,形成新的肝肺包虫病。向下破裂进入腹腔或附近的空腔脏器,形成包虫性急腹症。肝下部包虫囊肿可与肠道粘连,并发肠扭转。腹壁包虫可并发破裂出血。肺为包虫病第二好发脏器,肝包虫病时,应注意肺部有无包虫病存在。

2.3诊断

肝包虫病好发于畜牧地区,早期尤明显特异性体征。当囊肿增大,压迫邻近脏器时,出现相应症状Casoni试验阳性率90%-95%;间接血凝试验,特异性较高,阳性率达8()%!’〕;B超及cT检查,可清楚显示肝囊性占位性病变的大小、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当可清楚显示囊内有子囊的“囊中囊”时对诊断有很大意义〔;l我们认为:非·6()·牧区肝囊性占位病变,不能排除肝包虫病时,应根据其流行特点、症状、体征、B超及CT影像学检查、Casoni和间接血凝试验,综合分析,明确诊断。对无牧区生活接触史的患者,也同须警惕。

2.4治疗

外科手术是肝包虫病治疗的基本方法,除外科手术外,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完全彻底治愈本病川。术中应严格预防囊内液外溢,彻底清除内囊,消灭外囊残腔,积极防止感染。对囊液外溢者,术中反复冲洗隔下、结肠旁沟、盆腔,防止种植形成新的包虫病是十分重要的。术中常规给予糖皮质激素抗过敏。

术中如有胆痰,应尽可能找至屡口,给予缝闭,清除包虫内容物并反复冲洗胆道,“T’,管胆总管引流。我们体会:对无继发感染,胆矮、无出血的残腔,可用大网膜填塞或外囊内翻缝合关闭残腔。填塞时大网膜缝合勿过紧,防止大网膜坏死。大网膜填塞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好办法。对肝内多个相邻的肝包虫囊肿,我们采用隧道法,这样可避免从肝面切开较厚的肝组织引起出血或第二次手术的损伤。

我们认为:非牧区医务人员,对肝包虫病充分认识及警惕是术前明确诊断和正确处理的关键。即使无牧区生活接触史及自觉症状,但肝囊性占位性病变又不能排除包虫病时,应根据B超、CT检查,结合Casoni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在明确诊断同时也可进行治疗,口服阿苯达哩。外科手术是治疗肝包虫病的主要手段。术中应严防囊液外溢,消灭残腔,防止并发症,肝包虫病是可彻底治愈的。

上一篇: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下一篇:胸外科ICU运用多元化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