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顾长卫搞什么?

时间:2022-09-23 03:00:12

老飞宅(影评人)

微信作为当代年轻人最常用的通讯工具,被拿到电影里做文章再正常不过。早在2012年,与顾长卫同属“第五代”阵营的陈凯歌,就曾通过《搜索》揭示互联网背后的社会道德问题。时髦的题材,交给顾长卫这样有情怀的文艺“老炮”来处理,至少比那些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野路子”更能保证影片的品质。

宅男不寂寞(网易网友)

“微男”、“微女”这些概念并不讨巧。虽然“女汉子”克“贱男”的设定很符合当下的时代潮流,然而今年类似设定的影片我们真的看了太多了,《分手大师》《撒娇女人最好命》《我的早更女友》,顾长卫既没有邓超那份彻底颠覆自己的勇气,也没有彭浩翔的狡黠小聪明,更缺少郭在容拍摄爱情喜剧的经验。

是小明不是晓明(新浪网友)

就算顾长卫转战都市主流社会是为了争取更多年轻受众,《微爱》“文艺三剑客”追梦逐爱的故事,与《孔雀》中二姐和《立春》中王彩玲对生活或艺术的追求并无二致。“微信”不过是商业包装,“微男微女”也只是噱头,文艺青年有梦难圆的无奈与挣扎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任性”的顾导只是放下了文艺的架子,并没有熄灭文艺的心。

朱日妮(新浪网友)

为什么一看到是顾长卫导演的电影,就非得是《孔雀》《立春》这样的文艺片?如果顾导又拿出了黑白片质感或精神病一样的男女主角,观众真的会去电影院看吗?更何况,《孔雀》这些电影选择的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小城市,《微爱》聚焦的则是当下在都市里奋力拼搏的年轻人,更接地气也更契合电影命脉。

尽管支持顾长卫的呼声偏高,但小编还是忍不住吐槽:顾长卫转型,不仅是第五代导演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幻灭,更是这群人里最惨烈的,因为他转型的幅度,大到连操守甩飞得没影了――这不仅是第五代导演集体沦陷的最后标志,更是这个时代能轻易碾碎理想、底线、情怀与节操的真实写照。

电影,产品还是作品?

之所以讨论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是因为中国电影目前正处于权力再分配的阶段:投资人妄图以产品的形式将电影利益最大化,导演则希望用作品来界定最终解释权。但这种再分配触及电影内核了吗?在电影究竟是产品还是作品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特殊介质让两者共同?

谢周浦(自由撰稿人)

电影产品中做得好的、有情怀的就是作品。电影诞生之初就是作为产品存在,作为作品是后来一些导演强行要用这个媒介来表达他的艺术构思,不是它的天然属性。而且很明显,没有商业产品,就不会存在电影工业,而没有作品,对整个工业体系是个打击,但还没到釜底抽薪的份上。

兰波(影评人)

我始终认为电影是作品!尽管电影有工业和商品属性,但它总归要打上导演本身的标记、风格和灵魂,再糟糕的电影都是如此―你只能说它是个很差的作品,但不能改变它作品的本质。导演之外的人可以是产品经理,他们可以把电影当做产品去做,但导演要关心的是电影的灵魂和情感。

王强(青年导演)

作品带有强烈的作者色彩,产品则可以大规模复制。现在国内市场处于上升期,必然要精良的产品供人们标准化观赏;一旦市场饱和,就会出现个性化作品。产品是市场合法化公认亲生的,作品是私生的。有时候公认的不大争气,私生的还挺有才。

曾剑(媒体人)

电影既是产品也是作品―这只不过是个角度问题:“产品说”侧重于电影的集体和工业属性,它是个流程品,各个环节有各司其职的人―这也是目前中国电影的实际情况。“作品说”侧重于电影的个人(尤其是导演)和艺术属性。

对于整个电影产业链来说,电影肯定既是产品又是作品,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处于哪一个环节。你不能要求投资人把电影看成作品,他毕竟要把它的商业利益最大化。但对导演而言,虽然他可以想投资人那样将电影视为产品,但心底必须抱持最基本的“作品之道”―这既是观众诉求,又是导演的职业属性使然。

国产青春爱情喜剧,你们够了!

从《失恋33天》到正在热映的《重返20岁》,国产青春爱情喜剧电影不知不觉走过了四个年头,也是近几年里被跟风的类型重灾区。对于这样的状况,普通观众看还是不看、喜欢还是不喜欢,原因是什么?《大众电影》官方微信群的小伙伴展开了如下讨论。

No.1

最讨厌

剧情狗血

关键词

堕胎、出国

代表作:《匆匆那年》

“堕胎、小三、分手和出国”,这是国产青春爱情喜剧的四大狗血桥段,微友们提起来个个恨得咬牙切齿。如微友“李 ・ o力”所言:“《匆匆那年》故事架构不好就算了,男主苦追绿茶妹后又找了小三――这TM是啥故事啊?”

No.2

最期待

全新视角

关键词

女性角度

代表作:《北京遇上西雅图》

微友“小雅”提出一个有意思的说法:“希望能站在女生的角度拍。”爬梳近几年该类型的电影,的确少有从女性角度叙述的故事,《致青春》和《北爱》算是个例,它们算是从女性角度展开叙事较为成功的典型,值得借鉴。

No.3

明星的

吸引率

64%

代表作:《匆匆那年》

对青春爱情喜剧来说,明星的吸引力固然大,但具体大到何种程度,还得看明星气质是否契合剧中角色。如微友“俞林建”吐槽《匆匆那年》所说的:“那么大年纪装嫩看着都恶心,关键是谁高中时长成彭于晏和倪妮那样?”

No.4

故事的

吸引率

87%

代表作:《重返20岁》

近九成的微友认为故事才是青春爱情喜剧的重中之重。于是问题来了:这么浅显的道理,电影人难道真的不明白?毕竟如微友“阿童木”所说:“我们都有青春和爱情,拍得那么虚假谁愿意去影院买账?”电影人需反思。

上一篇: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血管畸形的临床价值及... 下一篇:高压送电一定能减少输电线上的能量损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