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的有效运用

时间:2022-09-23 02:49:31

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的有效运用

摘 要:小学生处于7~13岁之间,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相比较枯燥乏味的知识点,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数学学科本身是一门活跃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有效运用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愈发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考试分数,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这才是学生最大的财富,情景教学便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一、情景教学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更喜欢一些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妨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展开教学,投其所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2.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于潜移默化之中寓教于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的有效应用

1.故事情景。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但讲故事并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之中。生动有趣的情节能够扣人心弦,成功吸睛,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喜好,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在讲授《和是10的加法》这一课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秋天到了,勤劳的小松鼠们都忙着准备冬天的食物。一只小松鼠第一天储存了4个松籽,第二天储存了6个松籽;而另一只小松鼠呢,每天都储存了5只松籽。这两只小松鼠分别储存了多少个松籽呢?一样多吗?”这样一来,一方面及时地巩固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促进学生的情商教育。

2.游戏情景。游戏法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游戏活动来促进教学,可谓是一举两得,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位置与方向》这一课时,我以教室正中央为中心,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并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提问学生自己所在位置是哪个方向,或在某一名同学的哪个方向等,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以满足学生小小的成就感,同时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生活情景。一切学科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回归到生活之中,数学也是如此,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教师更要注意实行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并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课时,我告诉学生:“前几天结束了期中考试,可是另一个班级的统计工作还没有完成,你们能帮助老师分担一些吗?”学生听后,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跃跃欲试。在我的指导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基于对老师工作的好奇,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还真的有些小老师的样子。另外通过教师的语言或实物模型传递知识信息莫过于最直观的教学方法,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信手拈来的黑板、粉笔、粉笔擦都能够成为最有说服力、最生动形象的教具。例如,在讲授《圆柱》这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随手拿起讲台上的粉笔提问学生:“我手中的粉笔是圆柱吗?”接着我将粉笔折断,拿着剩余的一部分追问学生:“折断后的粉笔还是圆柱吗?”通过举一反三,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为我所用。

4.多媒体技术情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在我国的中小学课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大放异彩,以其强大的优势占据着中小学课堂。五彩缤纷的图片、优美动听的音乐、动感十足的小视频都能够为数学课堂增光添彩,一方面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生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比如,在讲授《锐角和钝角》这一课时,通过大屏幕上动态的变化,使学生加深印象,更加刻骨铭心,与传统的板书相比更加方便快捷。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应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课件制作过于花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忽略板书等弊端,需要教师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促进教学活动。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情景教学可谓是最合适不过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充分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迎合学生的需要,契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理念;另一方面,它能够恰到好处地使教学内容由教材上空洞的文字转变为耳熟能详的例子,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当然,针对情景教学法的研究只是冰山一角,想要充分发挥其意义,还需要各位奋斗在教学前沿的同仁们共同努力,钻研新课改精神,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勇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充实、创新,形成从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谭娟娟.探讨小学数学情景教学[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10).

上一篇:助力课堂动态生成的三种策略 下一篇: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