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语文教材中的多组矛盾

时间:2022-09-23 02:40:49

简论语文教材中的多组矛盾

【摘要】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综合性和系统性、针对性和广泛性、科学性和文学性、基础性和提高性、有限性和无限性、教学性和教育性等多组矛盾的对立,有效协调、统一这些矛盾,妥善安排处理教材,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 教材; 多组; 矛盾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38-01

语文不仅难学,而且难教,其症结何在?语文教学难就难在语文学科之特点、语文教材编辑体例本身的特殊以及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的多样性上,这其中蕴含着许多组矛盾的对立。如何认识这些矛盾,有效地协调、统一这些矛盾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1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矛盾

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知识的综合体,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语文教材的处理,我们不可能按部就班,从头到尾巨细无遗到边到角地一一解说。语文界曾提出“寻找知识的最佳突破口”,又云“一课一得”,这确实是积极有效的探索。然而“突破口”在哪里,“一课一得”“得”什么?这是语文教学的困难之一。

至于“得”什么的选择,不仅要根据语文的特点而定,还得从语文教学的整体知识结构出发,每一课的一得要做到面目不同,篇篇各异,然而每“一篇”合起来又必须组合成语文知识的“全貌”,体现出完整的知识系统。由此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就构成了一组矛盾。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地妥善地处理好这对矛盾,在自己的心中牢固地树起知识的高塔,整体把握语文知识的总体结构,然后再从微观入手,分门别类,循序渐进,精心构思,精心设计,精心编织语文知识的网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语文课上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才能上得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效率。

2针对性和广泛性的矛盾

语文教学讲究“一课一得”,每一篇课文选择一两个中心问题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优点,解决了语文课课文多、时间少的矛盾,也突破了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然而,文章内还存在的一些疑难点、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对此应该如何处理呢?

确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知识传授广泛性的任务确实存在着矛盾。解决这一矛盾,语文教师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适“度”而行。“一课一得”的指导思想不可废,教学的重心不可动摇。必须根据教学重心的需要,与教学中心密切相关的该讲、多讲、无关主旨的则省讲或少讲。总之对知识性的东西要顾,要问,但又切忌喧宾夺主,冲淡或影响文章主旨的教学。

3科学性和文学性的矛盾

语文是门科学,这是勿庸置疑的,它具有科学的严密性,细致性、准确性。但语文教材中的大多篇目均为文学作品,浓郁的文学性弥漫于整个作品。因此,文学性和科学性的矛盾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协调统一好这对矛盾。

首先,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充分突出其文学性。然而语文又是一门科学,突出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并不等于随意妄为,一派胡言,完全置科学于不顾,科学性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基本特点还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要在具体的教学上体现出来。因此,在科学性与文学性这对矛盾上,何时运用形象思维,何时运用抽象思维去突出文学作品的文学性,突出到何等程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把握,量“文”而行。

4基础性与提高性的矛盾

文学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内容的,形象是能动的。因此文学作品常蕴含着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而读者从形象得到的信息又全靠自己个人处理的结果,因此文学作品的内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针对同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运用不同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就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语文教材内容的这一丰富性、灵活多变性,正为我们训练思维,引导学生思想驰骋提供了最广阔的天地。

有许多知名的学者在其文章中、讲课中不止一次地说过:也许这里表达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只要对你们有所启迪,这就是最大的收获。撇开这里的谦虚成分不说,这句话的本身就令人深思,尤其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去学习,借鉴、实践。语文教学不应当拘于定规、定论、囿于成见。

许多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上成提高课,但并不是要忽略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培养与训练,两者当齐头并进,过分地追求提高,而忽略基础,这无疑是“空中楼阁”,一味打基础,而忽略提高,则永远失去飞翔的翅膀。

5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

语文教材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虽然有厚厚的20本之多,较之于其它学科来说可谓多矣。但就语文知识的广泛性和丰富性来说,这又是有限性的,只不过“沧海一粟”罢了。语文教师不应该死抱教材不放,更不该严令学生埋头啃课本,将其囿于课本这一方狭小的天地。这样培养不出水平高、能力强的学生,而应当积极地开阔学生视野,有计划地、精心地选择一些课外文章,引导学生去阅读,或积极鼓励学生放手阅读,博览群书,博采众收;或打破文本的框框,冲破其限制。然而打破教材的限制,并不是不要教材。语文教师必须处理好课内与课外,亦即有限和无限性的矛盾,应当做到以教材为中心,以文本为主线,围绕这一中心、主线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6教学性和教育性的矛盾

文学作品是反映生活内容的,生活五光十色,政治上的、思想上的、道德上以及美学上的许多问题,都蕴含在文学作品之内。政治思想教育、德育美育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由此构成了教学性和教育性的矛盾,而这又是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两项重要任务。

像鲁迅的一些杂文和一些领袖的文章以及一些介绍伟大人物、英雄人物事迹的文章,处处闪烁着思想光辉和人物的人格魅力,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绝佳材料,放之可惜,但如果洋洋洒洒又会冲淡教学目标。如何解决这一教学中的难题,完成教学和教育这双重任务,要看具体的作品而定,如果实在谈不出思想性的则干脆不谈思想教育,绝不能生搬硬套。对思想性强的文章也不能挥挥扬扬,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将文学作品当作纯粹的道德说教。思想教育应当有机地揉和于知识的传授中,要以语文教学为主,思想性的教育只须画龙点晴即可。因此语文教师还必须寻找文本思想性和教学性的联合带,找出最佳的切合点。

语文教学的探索永无止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认清这些矛盾,有效地协调统一、妥善地安排处理教材,才能上出高水平的语文课。

三是要具备幼儿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与技巧。首先,双语教师要具有观察幼儿的能力。只有很好的观察幼儿,才能更充分的了解幼儿,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能够充分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兴趣。再次,要求双语教师能组织各种生动活泼的英语活动,如英语游戏、英语儿歌、英语故事等,积极开发幼儿的智力。

双语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对幼儿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创造条件的。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双语教师队伍的现有条件也使我们的双语教学遇到种种困难。这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继续思考如何更好的促进幼儿园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邱桂萍.关于学前双语(汉英)教学语境中的第二语言教学问题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 刘孟卓.初探幼儿双语教育问题[J].考试周刊,2008(31)

[3] 陶玉凤.幼儿园双语教学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4)

[4] 崔小玲.对目前国内幼儿园双语教育中存在偏差的分析及对策的研究[J].外语艺术研究,2006(1)

[5] 朱征宇.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徐特立研究,2004(2)

[6] 周兢.对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定位的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04(12)

上一篇:珍爱生命拒绝极端行为方式 下一篇:幼儿诗教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