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水、赣县得名考

时间:2022-09-23 01:58:37

[摘 要]赣水、赣县得名的来源及其得名的先后历来备受学者们的争议,有“赣巨人说”、“章贡合流说”等多种说法,本文通过对已有的传统文献进行梳理和论证,同时利用古代地名学的地名命名规律,得出赣水得名先于赣县,且赣县之得名来源于赣水,“赣巨人说”是一种带有神话色彩的解说,“章贡合流说”是后人根据“赣”字的字形进行的揣测附会之说。

[关键词]赣;赣水;赣县;地名

赣水得名缘何而来?为何命名为赣县?赣字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章水、贡水的称呼又是从何时开始的?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关于赣、赣县、赣水得名的由来,前人多有论述,主要有王建军《赣水、赣县名称源流考》、邱晨音《赣江小考》等,但他们往往因袭以往旧说,或语焉不详,或多有舛谬。[1]本文希望通过对以往学者的讨论进行梳理和论证,从而更加全面和客观的得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赣县得名的来源及其历史建置

(一)赣县得名的由来

关于赣县得名的由来,有以下几种比较流行的说法:

其一,以为赣县因章水和贡水合流而得名,主要是历代史籍文献中的地理志、地方志沿用这个说法。如《方舆胜览》记载:赣城。绍兴二十三年,校书郎董德元言虔州谓虎头州,非佳名也。今天下举安,独此郡有小警,意其名有以召之。既而廷臣建议,亦谓“虔”有虔杀之义,请去其不令之名。遂改名赣州,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2]

然而,据现有的史料分析,赣县之得名先于章水和贡水,章水原为豫章水,贡水原为湖汉水,二者更名可能源于后人的牵强附会。关于这点,我们后文会对其进行详细的论述。

其二,赣县因赣水而得名。其中以郦道元为代表,他在《水经注》中极力批评刘澄之的“赣水得名章贡说”。后文讨论多有涉及于此,故现将全文录入如下:

赣水出豫章南野县,西北过赣县东,

《山海经》曰: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流注于江,入彭泽西也。班固称南野县,彭水所发,东入湖汉水。庾仲初谓大庾峤水北入豫章,注于江者也。《地理志》曰:豫章水出赣县西南,而北入江。盖控引总流,总成一川,虽称谓有殊,言归一水矣。故《后汉书・郡国志》曰:赣有豫章水。雷次宗云:似因此水为其地名。虽十川均流,而次源最远,故独受名焉。刘澄之曰:县东南有章水,西有贡水,县治二水之间,二水合赣字,因以为次名县焉。是为谬也。刘氏专以字说水,而不知远失其实矣。[3]

虽然郦道元对于刘澄之的说法提出了批评,然而刘澄之的说法却非常盛行,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直到今天他的“章贡合流说”都是主流的观点,前面提到的《方舆胜览》即本此说。赣县因赣水而得名的说法虽然不是很流行,但是它体现着我国古代地名命名的一个重要原则“以山水命名”。在地名学中,我们命名地名常常有“以水名命名地名”或“以地名命名水名”的原则,而这两者往往又是相互混用的,这就造成我们在区分它们得名的先后时造成了不便。在此,我们姑且不论“赣县得名于赣水”这种说法的对错,留待后文予以辨析。

(二)赣县的历史建置沿革

赣县最早建置于西汉,《汉书・地理志》记载赣县,属豫章郡,《续汉书・郡国志》亦有同样的记载。《太平寰宇记》对赣县的建置沿革记载的尤为详细,曰:“汉高祖六年使灌婴略定江南,始为赣县,立城以防赵佗,今州西南益浆溪故城是也。及封黥布为淮南王,分江南置豫章郡,赣县属焉。后立吴王濞时,地亦属焉,故汉《地理志》赣县属豫章郡。《后汉书》云‘兴平二年分豫章置庐陵郡,而赣县属焉。’”[4]《大清一统志》曰:“汉置赣县,属豫章郡,后汉因之,三国吴分郡,永和三年,始移郡来治,宋改南康国,齐梁陈复为郡治,隋初改县曰南康为虔州治,宋为赣州治,元为赣州路治,明为赣州府治,本朝因之。”[5]

从上述史籍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赣县的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从文献上看至迟在汉朝就已经设有赣县,这也为我们后面通过文献上的时间比对确立基础。

二、赣水得名的由来及其与各支流的关系

(一)赣水得名的由来

赣水得名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普遍的说法:

其一,赣巨人说。古代交州南康郡(即今赣南地区)深山中有赣巨人,赣水因此得名。赣巨人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经》:“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蔽其面,因即逃也。”晋郭璞注《山海经》:“今交州南康郡深山中皆有此物也。长丈许,脚跟反向,健走、被发、好笑,雌者能作汁,洒中人即病,土俗呼为山都。南康今有赣水,以有此人,因以名水。”[6]这个说法虽然依据已知的较早文献的记载,但其依据的更多是神话色彩的传说,所以并不被大多数人认同。

其二,章贡合流说。因章水和贡水的合流而被命名为赣水。章贡合流说是最流行的一种说法。章水和贡水在赣州汇合为赣江,左章右贡构成“赣”字。此说的问题在于赣水的名称在《山海经》时代就已经存在,而章水和贡水的名称在魏晋时代才开始出现,在这以前都被称为豫章水和湖汉水。所以如上文所说的,赣水“章贡合流说”更多是源于后人的附会。

(二)赣水与其各支流的关系

针对于上文提到的“章贡合流说”我们很有必要对赣水和它的各支流的关系进行梳理,特别是其中的章水和贡水与赣水的关系。在早期文献中赣水的二源头或者称为豫章水,或者称为湖汉水,并没有章水和贡水称呼的存在,魏晋以降,始有章、贡二水之名。

《汉书・地理志》曰:“赣,豫章水出西南,北入大江”、“于都,湖汉水东至彭泽入江,行千九百八十里”、“南野,彭水东入湖汉”。[7]《续汉书・郡国志》曰:“赣,有豫章水。”[8]据此我们可以知道,豫章水和湖汉水的名称至少在秦汉时已经出现。而后来的史籍中豫章水和湖汉水的名称则逐渐被章水和贡水所代替。关于这点有个很明显的证据,《元和郡县图志》曰:“赣县,贡水西南自南康县来,章水东南自雩都县来,二水至州北合而为一,通谓之赣水,因为县名。”

此条材料告诉我们西南方的是贡水,也就是秦汉时的豫章水,东南方为章水,也就是秦汉时的湖汉水。李吉甫的说法可能来自于南朝宋人刘澄之的说法,也就是前面引到的《水经注》中刘澄之曰:县东南有章水,西有贡水,县治二水之间,二水合赣字,因以为次名县焉。而后来的史籍中对章水和贡水是哪条的说法则不同。

《太平寰宇记》曰:“赣水。贡水首受雩都县之章水,自南康县界二水双流,至县合为赣水,从县北一百九十二里,北入吉州太和县界。

贡水,源出雩都县新乐山,从东南流入县界,经州西北流八十里,至县郭东北二十里,与章水合流。

章水,源出大庾县界聂都山。从南康县东北流,合西扶、良热等水,流三十里入县郭,与贡水合焉。”

《方舆胜览》曰:“赣水,东江发源于汀州界之新乐山,经于都会于章水;西江导源于南安大庾县之聂都山,与贡水合会于赣水。二水合而为赣,在州治后北六一百八十里,至万安县界。”

《大清一统志》对此有相关论述:“《元和志》,刘澄之,皆以自东来者为章水,自西来者为贡水,《寰宇记》始以东为贡水,西为章水,至今仍之。”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赣水之称,远远早于章水和贡水的称呼。秦汉时期赣水的上游的二支流或称为豫章水,或称为湖汉水,章水和贡水的名称还没有出现,魏晋以后才慢慢开始有了此种称谓。后人因为“赣”字与“章”、“贡”二字的合写相似,遂将章水、贡水的名称和豫章水、湖汉水的名称混淆,以致讹传到今日。上面的分析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赣县和赣水受名的“章贡合流说”是不成立的,这也进一步证明前面的论证是正确的。

三、赣水、赣县成名的先后及其两者间的关系

赣水、赣县,从文献中首次出现的年代来看,赣水成名当先于赣县,且赣县得名也是因赣水之名而来。除上面我们提到的一些文献记载外,还有许多支持这种观点的记载。《山海经・海内东经》曰:“赣水出聂都东山,东北注江,入彭泽西。”郭璞注:“今赣水出南康南野县西北,音感也。”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曰:“《郡国志》亦云赣有豫章水,是赣水,一名豫章水。郡县俱因水得名矣,出聂都东山,今赣水出南康南野县西北,因感。”《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也非一人,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此书最迟在战国中期已经形成。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赣水一名至迟在战国中期就出现了。《水经注》曰:“雷次宗云:‘似因此水为其地名,虽十川均流而次源最远,故独受名焉。’”

赣县受名于赣水,这也是符合我国古代地名命名原则的。所以,我们认为赣县因赣水而得名的论断不仅有文献的依据,同时还有古代地名命名原则的依据,是站的住脚的。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文献梳理及论证,我们可以知道当先有赣水,后有赣县。“此水为其地名,虽十川均流而此源最远,故独受名焉”,根据河流命名地名也是我国古代地名命名的一个重要原则。秦汉时期赣水的上游的二支流或称为豫章水,或称为湖汉水,章水和贡水的名称还没有出现,魏晋以后才慢慢开始有了此种称谓。后人因为“赣”字与“章”、“贡”二字的合写相似,遂将章水、贡水的名称和豫章水、湖汉水的名称相附会,以致讹传至今日。

参考文献:

[1]王建军.赣水、赣县名称源流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邱晨音.赣江小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1).

[2]《方舆胜览》卷20《赣州》事要“郡名”条.

[3]《水经注疏》卷39《庐陵水》,

[4]《太平寰宇记》卷108《江南西道六》虔州“赣县”条.

[5]《大清一统志》.

[6]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7]《汉书》卷28《地理志上》.

[8]《续汉书・郡国志四》扬州“豫章郡”条.

上一篇:“错”与“攻” 下一篇:大数据引发的让人心动的教育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