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节水文化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23 01:55:22

浅议节水文化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建设节水文化,培育全社会良好的用水素质和节水、爱水的水文化理念,提高人们对用水的良好意识和价值观,为节约型社会的实施打下基础。

关键词:节水文化、节水型社会、作用

中图分类号: TU99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水文化的概念与节水文化涵义

1.1水文化的概念

水文化是人类与水长期互动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是与水有密切关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在水事活动中创造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这种人水互动的行为过程包括用水、治水、管水、护水、乐水等实践行为,也包括人们对水的认识、反映、表现、升华等精神活动。水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人们对水事活动的理性思考,对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诸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意识和价值观,并随之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

1.2节水文化的内涵

通过以节水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先进水文化的引领、教化、指导功能,对人们不合理的用水行为进行内在约束,潜移默化的对节水型社会建设产生影响。用水高效、制度完备、公众参与、生态良好,是节水型社会具备的几方面基本特征,其中用水高效是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制度完备是节水型社会的根本保障,公众参与是节水型社会的广泛基础。而用水高效、制度完备、公众参与的实施者均以人为主体,以水文化为纽带。

1.3节水文化的理念。节水文化理念主要是:一是人与水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理念。二是节约、保护水资源的理念。三是水生态文明的理念。四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及节水文化的影响因素

2.1水资源现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确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绩,就GDP年均增长这一项就比发达国家高出1-2倍,但这巨大成就背后又有多少人关注过我们所付出的呢?据调查,单位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10倍,污染则是发达国家的30倍。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持续状态下,中国已有1/3的土地遭受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的水资源是没用的,1/4的居民没有纯净饮用水。水污染日益严重,目前中国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经过城市的江河90%处于严重污染,30%的工业污水和60%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在中国成千上万的自然湖泊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2节水文化的影响因素:一是自然原因,干旱缺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这些问题,是中国的自然、地理、气象等多方面客观条件造成的,就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看,解决手段还很有限,只能是熟悉它、适应它,在此基础上适当改造它。二是主观原因,水的浪费和污染,许多都是人为造成的。节水意识淡薄、用水习惯不合理以及水资源过度开发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发展观和干部考核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有少部分政府官员,把经济的发展,错误地当作是单一的GDP的发展。用习以为常的粗放方式取得眼前的业绩,在资源的消耗上大手大脚,甚至为取得一时的经济增长,不惜以污染环境为代价。三是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因。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和人口总额迅速增长,而水资源总额大体不变的的情况下,只有用先进的、科学的、节约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使它们相适应。四是体制原因。我国水资源管理较单一,依靠以行政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供水和污水处理为主体,绝大多数还是靠国家财政拨款。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水资源开发利用主体没有节约保护的内在动力,公众没有参与到水资源管理中,使得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3.探索建设节水文化的有效途径

3.1要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水资源保护为切入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且富有成效的宣传活动。搭建人水互动的平台,探索水文化的精神,创建水文化品牌。借助各类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多角度宣传节水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节水文化建设中来,让更多的思想、观点推进先进水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一系列水利保护宣传活动,就是要让社会民众转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客观、科学地认识水的价值及人水和谐的重要性,并把这种认识贯穿到日常行为中去,养成节约水、保护水环境的文明行为。

3.2要加强节水文化服务。向全社会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水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并不断提升水利建设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增强全社会的水患意识、爱水惜水节水意识,引导人们逐步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用水意识、用水习惯和价值体系,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节水主题活动,普及节水文化知识,弘扬先进水文化精神。着力提升节水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全社会水知识的普及、水意识的增强和水观念的转变,引导社会建立节约用水、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3要加大推广节水技术。要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开发节水种植新品种,实现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双赢。要促使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与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快供水管网改造,减少集中供水漏失率。

3.4要加强先进的文化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是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纽带,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与水直接发生关系的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水利工程拥有了新的内涵,是时间的塑像,是文化的象征,是崛起的宣言,水利工程与社会环境、生态保护有效结合起来,摒弃“就水论水”的传统思维方式,融入回归自然、恢复生态,以人为本、人水相亲、与自然和谐的新理念,满足时代对水利建设提出的多样化要求。

3.5要建立健全节水政策法规。建设节水型社会涉及各行各业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制定形成比较完善的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法规,规章体系,用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作保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条例明确在流域规划、水量分配、应急调度、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责,同时强化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资源统一管理方面的职责,要逐步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制度体系,通过法律、法规以及科学的手段来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状态。要完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提高水资源费收费标准,以价格手段引导人们的节水行为。

结语: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先从节水开始。建设节水文化,提高人们对用水的良好意识和价值观,是建设节约型社会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提升节水文化水平,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雷.弘扬和发展先进水文化 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J] .中国水利,2009

2.沈蓓菲;纪玲妹.节水型社会背景下的水伦理体系建构 [J].河海大学学报

3.黄金花.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8).

4.尉天骄.从水文化视角看节水型社会建设[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上一篇:公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研究 下一篇:工程合同执行期造价控制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