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少儿竞技武术启蒙训练

时间:2022-09-23 12:21:36

初探少儿竞技武术启蒙训练

(台州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摘要】通过对浙江省多名市体校教练员,及少儿武术培训教练的调查与访问,对竞技武术启蒙训练内容及训练方案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对比大量体育学科的文献资料后,把少儿竞技武术启蒙训练的内容、要求、手段进行了初步的梳理、总结。对少儿竞技武术启蒙训练内容、方法及手段进行研究,为基层培养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少儿 启蒙训练 竞技武术

在大量现代竞技体育在我国不断普的冲击下,武术作为我国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因其技术动作内容复杂多样、基础训练时限长等项目特性,逐渐的在少儿培训方面体现出了劣势。同时在国家现行规则的促使下,越来越高的难度动作和更加苛刻的技术要求,迫使现代的竞技武术运动员需要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好的体能。因此,少儿武术启蒙训练的重要性凸显的更加明显了。

1少儿的生、心特点

根据现有资料表明,7~12岁是目前公认武术启蒙训练的适合年龄,而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少儿生心特点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别。 其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完全骨折,但容易弯曲变形。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大,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但牢固性较。差肌肉收缩能力较弱,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恢复快。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大心脏重量体积小,心率快,血血压较低。呼吸肌弱,肺通气的阻力大。表现呼吸浅快,肺活量、最大吸氧量较低。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发展不均衡,兴奋占优势,并易扩散,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动作准确性差等特点。另外,心理活动过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迅速发展。集体意识和个性的逐渐形成。无意注意主导向有意注意发展等。因此,我们在组织少儿武术启蒙训练时应依据少儿生、心的发展特点。

2少儿竞技武术启蒙训练的内容和实施

武术启蒙训练阶段以一般的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以增加少儿运动员运动能力和培养运动兴趣为主要任务,为系统良好的开展基础训练奠定基础。其训练内容包括有:运动兴趣的培养、一般身体素质、柔韧和武术形态神态的训练。经多名教练员建议这一阶段的训练时间为一年到两年之间为佳。

⑴运动兴趣的培养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兴趣是影响训练积极性和自觉性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基础训练的前期就着重培养运动员对运动项目的训练兴趣,不仅利于整个基础训练过程中训练方案的实施,而且对于更高武术技术水平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按运动兴趣的形成因素将培养兴趣的训练方法分析如下:①明确训练动机:主要的训练实施手段为直观或言语性的对运动员思维观念上的影响,如:讲授一些优秀运动员的事迹故事,利用电视、电影和技术录像等多媒体教学以及言语鼓励等等。②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变化多、内容丰富为原则选用教材,不仅能培养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同时也能提高训练效果。比如时常编排一些武术韵律小体操、初级步型手型组合、各种素质内容的花样式结合等训练手段的运用。③提高认知和情感的联系:训练中应控制良好的训练气氛,使其形成积极的训练情绪。如根据少儿运动员的心理认知特点进行形象生动的教学、多给予表现机会和动作独立思考的机会、在训练中多参插评比及竞赛等训练手段。

⑵一般身体素质

这一阶段的体能训练是进行以提高运动能力为目的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主要任务是提高活动能力。要求训练量不宜过大,身体负荷强度不宜过高,循序渐进,适量安排训练计划。在已有的研究中已证明目前青少年的体质普遍下降,同时考虑到儿童身心的特殊性,过分的大负荷训练容易使少儿训练导致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这阶段训练我们应更注重训练量与强度的掌控,合理分配体能训练内容和训练手段的运用。

7~8岁儿童在生理、心理各方面虽逐步快速的向成人转变,但在初期阶段都还处于幼儿状态。因此,在训练手段运用上我们应多采用具有引导性、趣味性的训练方法,如:跑、跳、爬、滚、翻、钻、攀、拉等游戏成分高,强度小的素质训练。同时这些训练手段丰富、内容多样则更容易激起运动员的训练兴趣,提高训练热情,从而改善训练效果。具体训练方法和手段:(见表3)

柔韧素质的提高是少儿竞技武术启蒙训练最为关键的身体训练内容。它不仅是武术运动的基础,必备的体能条件,也是技术发展层次高低的关键。因而,在少年儿童时期各部关节十分柔软、灵活,骨骼的弹性大、硬度小,肌肉也较柔软等生理特点的有利条件下,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佳时期。在训练时不易发生骨折、肌肉韧带拉伤等现象,也没有青年时期拉韧带的痛苦感。只要方法得当,少儿的柔韧练习一般只需要经过7~8 周,身体各部位就能够达到灵活自如的程度。实施方法:(见表4)

⑶武术形态、神态训练

其内容包括有基本站姿和坐姿以及手型、步型、身形以及神态部分。武术套路中的每一个动作无不是由这些动作经转变或组合后形成的,是通过武术中的“形态”和“眼神”的有机结合,在一系列的有次序、多变的动态静态中,才可将武术套路表现的淋漓尽致,出神入化的。由此可见,抓好这部分训练不仅是有利于开展后续的基础训练,也是运动员今后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见表5)

在武术形态训练中常见的方法:①重复练习法:以集体训练的形式为主,进行原地或者行进的对动作反土废坝杏谛纬啥作定型。②持续练习法:主要是指对每一动作有一定的持续时间的练习,目的在于加深动作静止时的本体感觉。但独依据少儿生理特点,在进行步型训练时用此训练法需要慎重处理持续时间,以免造成运动员下肢骨骼变形、弯曲。③组合训练法:对上肢、下肢或上下肢结合的几个或多个不同动作进行组合训练,以及五步拳套路的训练,有利于武术规格的提高和步型手型的配合运用。④变换训练法:几个或几组动作,通过口令及顺序变换训练内容。⑤直观法和言语法:因启蒙训练期的少儿运动形象思维强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心理特征,运用动作示范和多媒体等的直观性教学手段效果较佳。同时训练时应反复强调正确动作技术要领和及时纠错、攻防含义讲解。使其大脑在外界信息不断的刺激下形成正确动作概念。

同时,武术套路讲究“形神兼备”,所谓的神就是套路演练中所表现出来的精、气神,是武术动作中潜在的攻防含义的体现。而眼神是武术精、气、神的核心和窗口。因此,武术的神态训练主要也就是眼神的训练。在武术神态方面训练有三法:①眼神本身的训练:即为眼睛瞪、转、追、开合的的训练,要求精神饱满,目光如炬,且练到收缩自如。②头部灵活性训练:主要个各方位的甩头训练,利于形成目光定位和提高甩头动作是的神态展现。③眼神动作训练:眼神动作训练是典型的武术动作与眼睛的配合,眼到手到,手眼相随是武术运动中眼与手配合的基本原则。如并步穿手亮相(注重甩头和抖腕的配合)、前点步架掌(注重点步架掌和甩头的配合)等,建议在练习中应反复强调手眼配合,并作为此阶段武术专项技术训练的重要部分。

3小结

根据少儿与成人生、心特点的不同,在武术训练方法的选择上也存在着差异。如体能训练应采用一些自然的源于本能的动作练习,将青少年运动员导入自觉的运动状态中,激发他们的生理潜能和参与热情。同时技术训练中也应根据少儿的生心特点,运用变化多、内容丰富等训练手段,初期训练中以模仿动作、简单的武术手步型体操和简单攻防格斗动作等游戏成分较重的训练内容来进行,而后根据训练时间和训练水平的积累逐渐减少游戏成分。少儿的武术启蒙训练必须要以少儿的生心发展为中心,做到训练和成长的有利结合,才能使其训练效果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林小美.武术基础训练与儿童生理_心理发展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851-853.

[2]杨华、池建主编.现代体能训练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曾子明.浅论武术基本功训练[J].体育学院学报,2002,(2): 76-78.

上一篇:大学生的中国梦 下一篇:学校管乐训练对提高青年情商的促进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