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22 11:27:15

牧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与锡林郭勒盟实际调研数据,运用模型对牧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需求及参与意愿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牧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受到牧民户主(家庭负责人)个人特征中的性别、教育水平以及对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态度的影响,而牧户的特征包括家庭规模、牧户的社会地位、家庭在当地收入水平因素也显著影响牧民的参与意愿。

【关键词】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意愿;实证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与大力支持,我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引导牧民进入市场,发展草原牧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草原畜牧产品竞争力,发展草原畜牧业,促进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发展牧区经济的新亮点,以及牧民增收创业的新起点,截止2010年全区成立各类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638个,牧民成员4.6万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与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扶持与鼓励,更离不开作为核心的广大社员的参与和支持,了解牧民对合作经济组织的需求,研究影响牧民参与意愿的因素,对促进草原牧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保障广大牧民的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影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因素的相关文献中,国内外学者就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也主要是集中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因素,大多数文献主要是强调专业合作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对是否需要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影响参与因素的分析还不多而且也主要是集中于对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民进行的分析,有关牧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需求及参与意愿还没有,本文主要基于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比较迅速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与锡林郭勒盟牧区牧民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牧区牧民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意愿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建议。

二、牧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型建构与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牧民参与式研究的研究方法,分析牧民对合作经济组织的需求及参与意愿的决定因素。2008~2010年,项目组分别选择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旗、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锡林浩特市,内蒙古俩个主要的牧区作为试验点。所选择的2个县区分别代表2个盟市牧区经济的平均水平。2008年,项目组分别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2个苏木(巴彦托海镇、锡尼镇)中的4个嘎查(巴彦托海、团结、锡尼河、巴彦呼硕)和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3个苏木(朝克乌拉、阿尔山宝力格、宝力根)中的3个嘎查(阿日高勒、那仁宝力格、巴彦淖尔)进行农民参与式研究的实地调查,随着牧区经济的发展,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机构的壮大,2010年,项目组又在此基础上扩大了调查的范围,在呼伦贝尔市增加3个苏木(巴彦塔拉、伊敏、团结),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由于草原牧区地广人稀,牧民居住比较分散,牧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更多是以村落嘎查为单位,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科学合理性,本调查全部样本共涉及8个苏木中的28个嘎查。调查问卷涉及了牧民基本特征调查、牧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调查、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和没有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因调查以及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评价四个部分。包括了牧民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家庭总收入、生产规模、家庭结构、家庭劳动力、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认知程度和了解情况等实证模型变量。走访一百多户牧民家庭,收回有效问卷99份。

2、理论假设

本研究的基本理论假定,牧民由于居住环境以及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并不是100%地愿意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即使加入合作经济组织,他们加入合作经济组织的决定因素也不是100%地相同。他们对合作经济组织参与意愿的决定因素也受到个人特征,家庭收入情况,以及当地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的影响。

3、研究方法

首先对调查出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以便将实证模型中较多的变量转化为几个对影响农民加入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意愿最关键因素,同时排除各种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提高下一步的分析质量。把牧民是否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因变量,把因子分析法得出的因子作为自变量,包括家庭人口规模,家庭负责人的性别、年龄、教育水平、以及对建立合作经济组织的态度,家庭的社会地位,家庭的收入水平,以及所在的盟市。确定各个因子对于牧民参与意愿影响的强弱程度和显著程度。

(二)影响牧民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因素

对是否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决定因素进行单变量分析(如表1),显示出牧民个人特征和牧户特征对牧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可以看出,牧民的个人特征不同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可以看出人口数多的家庭更倾向于参加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比例不是很明显但也高出不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人口比例。家庭负责人是女性时参加合作社的可能性也比较高达到78.26%,其中家庭负责人教育水平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学历越高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可能性越大,大专以上学历愿意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比例(92.31%)比小学及以下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比例(59.09%)高出33.22个百分点。而家庭负责人的年龄对是否参加合作社影响差异不大。从牧户的特征来看,与普通牧民比较,技术能手,养殖大户,村干部更倾向于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在牧民家庭在当地的收入水平中收入水平低的家庭更倾向于参加合作经济组织。需要说明的是,家庭负责人认为有必要成立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的态度下,参与合作者的可能性比较大达到76.71%。

(三)模型构建及其估计

根据前面对牧民参与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为了科学研究牧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意愿的决定因素,需要进行计量经济分析。本研究所采用的计量经济模型为:牧民是否参与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f(牧民个人特征,牧户特征,其它)。

样本数据变量说明见表2。

其中,因变量为牧民是否参与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取值为0,1,“0”表示该牧民未参加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表示牧民参加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自变量牧民个人特征主要是指家庭负责人的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以及对成立合作经济组织的态度4个变量,其中性别变量为虚拟变量男性为1,女性为0。年龄为实际年龄。受教育水平取值为1、2、3、4,“1”表示小学及以下,“2”表示初中,“3”为高中职高中专。“4”为大专及以上。

牧民的家庭特征包括牧民家庭的社会地位与家庭的社会收入。其中家庭的社会地位采用虚拟变量取值为0、1,“1”为普通牧民,“0”为技术能手、养殖大户、村干部。家庭收入分别取值1=高收入;2=中等偏上收入;3=中等收入;4=中等偏下收入;5=低收入。

(四)牧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型估计的结果与解释

模型的运算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模型的整体拟和程度较好,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根据模型估计的结果,牧民是否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因素的影响归纳如下;第一,家庭规模是影响牧民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要因素之一。从模型结果来看,家庭人口数变量的系数在1%统计检验水平显著,而且系数符号为正。这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家庭人口越多的牧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可能性越高。第二,家庭负责人对建立合作社的态度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从模型结果看来,家庭负责人对建立合作社的态度变量在1%的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认为有必要建立合作社的家庭,参与意愿更强烈。第三,家庭负责人的教育水平也是影响牧民参与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因素之一,从模型结果看,家庭责任人的教育水平变量在5%的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教育水平越高,加入合作经济组织的可能性越大。第四,家庭的社会地位也是影响牧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模型结果看,牧户家庭社会地位变量的系数在5%的水平下通过检验,而且系数符号为负,说明普通牧民参与意愿显著低于技术能手,养殖大户,村干部等人。第五,从模型结果看,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家庭负责人性别、家庭在当地的收入水平2个变量对牧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影响明显。其中,“负责人的性别”变量的符号为负,说明负责人是女性的话,参与可能性增加。在当地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越愿意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期待有更多的收入,改变家庭的经济现状。第六,家庭负责人的年龄对牧民参与意愿的影响。从模型结果看,“负责人的年龄”变量对牧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的影响不显著。第七,从模型结果看,城市虚拟变量,没通过检验,说明呼伦贝尔与锡林郭勒两个地区间牧民对是否参与合作社的意愿没有显著差异。

三、结论与分析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俩个主要的草原牧区盟市99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影响牧民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牧民家庭负责人以及牧户的特征对牧民参与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家庭规模,家庭主要负责人对建立合作经济组织的态度,家庭负责人的教育水平,家庭的社会地位对牧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影响非常显著;家庭负责人的性别,家庭在当地的收入水平对牧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影响显著。而家庭负责人的年龄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城市虚拟变量都没有通过检验说明呼伦贝尔与锡林郭勒两个地区间牧民对是否参与合作社的意愿没有显著差异。可见,牧民的参与意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一些因素对牧民参与意愿的影响是相对复杂的。

针对牧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需求状况及影响需求的因素,要进一步发展壮大牧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力量,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做好以下几点:(1)加强宣传教育和典型示范,增加牧民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调动他们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加大牧区教育投入,重视草原牧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本建设。研究结果表明,牧民家庭负责人的文化程度是影响牧民参与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牧区教育的投入,采取灵活多样广泛的培训方式,提高牧民文化教育水平;普及合作经济组织的知识,培养牧民的合作意识;从而逐步改善草原牧区人力资源状况,推动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牧区逐步壮大。(2)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由于草原牧区,地广人稀,发展速度相对落后,所以家庭人口规模也成为影响牧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最主要的因素。受地区民族特点,牧区人才和资金的限制,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方案及优惠政策,提供一定人力与财力,促进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3)影响因素中牧户的社会地位也明显影响牧民的参与意愿,因为牧区多数为少数民族,具有很强的民族团结特征,而且牧区遗留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也更多表现出合作的意愿。牧民家庭负责对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有很大的需求。所以应培养一批积极分子和带头人,让合作经济组织在草原牧区逐渐形成健康良好的成长规模,以促进草原牧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亚范.现阶段我国农民合作需求与意愿实证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3(1).

[2]曹建民,胡瑞法.农民参与科学研究的意愿及其决定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05(10).

[3]杨丽.内蒙古牧民合作与组织的现状与特点[J].北方经济,2008(5).

[4]卢向虎,吕新业,秦富.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1).

[5]赵国杰,张月辰,杜素红.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模型建构与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3).

[6]郭红东,蒋文华.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分析―基于对浙江省农户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4(5).

[7]张美珍,陈冲,李录堂.农民参与新型专业合作社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2).

[8]张广胜,周娟,周密.农民对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沈阳市200个村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7(11).

[9]杨印成.对内蒙古自治区牧民合作社发展现状的分析与建议[J].地方实践,2011(5).

基金项目:本文受内蒙古农业大学修长柏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张少春(1986―),女,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牧区综合发展。

上一篇:金融危机视角下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 下一篇:公用企业反垄断法律规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