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及措施

时间:2022-09-22 11:17:54

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及措施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市政道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好的施工质量可以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文章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难点,提出了做好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 abstract 】 :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people on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municipal road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good construction quality can get high economic perform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difficulties, and puts forward to the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 key words 】 : municipal road;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市政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对道路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国家队市政道路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工程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其施工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施工的水平参差不齐,施工操作不很规范,就容易造成了一些质量缺陷,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1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难点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比较困难,具体难点如下:

(1)市政道路施工的施工场地狭窄,人流难以控制,封闭交通困难。

(2)工程建设会干扰到和影响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样的干扰和负面影响只能降低和减少,这样,施工周期就成为另外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话题。

(3)市政道路施工面临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更加明晰和正确地掌握煤气、光缆、给水、电力、供热、电信等管线位置,如果在没有对这些管线的位置予以明确地掌握的情况下而进行盲目施工的话,相关的管线则就可能被破坏,进而给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影响,也会间接的影响到市政道路的工程建设进度。

(4)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是另外一个制约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的因素,这样如何正确的探测、勘察、掌握市场现场的地质条件就成了施工单位必须认证完成的工作,这一工作的完成和科学把握情况直接的关系到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难度的把握和认识,也会对后期的施工进度产生重大的影响。

2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1)测量控制。把固定路线的主要控制点、直线上的整桩与加桩等予以复测恢复,并将上述各桩点沿垂直方向平移到地面之外,作为辅助基线,用钢尺量距,以便确认。用钢尺进行路线长度的复核丈量2次,按复核测量的结果,定出整桩和加桩。测设时应以附近控制点为准,并用相邻控制点进行效核,控制点与测设点之间距离不宜大干100m。在中心桩测设后,应测量横截面方向,根据道路设计横截面及现状地面高计算确定道路两侧边桩位置。在中心桩、边桩上标出设计高程标志。施工测量记录应在正式记录本上填写,并按规定整理测量资料。施工过程测量控制,严格要求按照三级复核程序,即施工单位放样、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复核。误差值必须控制在允许值内。

(2)原材料控制。督促承建单位严格把关。大批量材料应制定进料计划,监理根据材料计划和到场通知,检查材料外观和质保单,检验合格,现场见证施工单位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监理应以一定比例进行抽检。

(3)成品,半成品质量控制。成品、半成品进场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提品规格、数量,厂家品质招标等质量单进行报批;查验合格后,督促施工单位把好进场材料验收关,监理检查质保单和外观质量,对不符合要求的拒收或剔出,不得在本工程中使用。

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控制原材料的进场

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各个厂家、各个品牌、各个等级的材料大范围涌入,形成了鱼龙混杂、形形的原材料市场。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环境,原材料采购人员往往会被产品的琳琅满目、华丽外表所诱导,将不正确、不适用、质量低下的材料引入施工建设中。因此,我们只有本着及时检查、随时抽查、按步验收的原则,严把质量关、从源头上控制原材料的进场,才能最终使合格的原材料发挥最大的施工价值。对原材料的按步验收主要是通过对生产厂家的资质检查、许可认证、技术检验、资金持有量衡量、出厂合格证调查、验收报告、复检报告核查、社会信誉度考察等手段实现的,通过以上环节的检验采购者可真切的了解和掌握材料的生产质量、价格水平、供货量情况。在履行必要的检验手续后,采购者还应依据检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及说明,包括对工程项目名称的记录、材料的规格、数量标记、进场的日期填写、负责人签名及存放地点标注等。接着便是对进场材料的进一步抽样检查,依据国家的现行标准进行规定项目的测试,可交由相关有资质的部门进行复检测,经过周密、的检验与复试后合格的材料方可进场使用,从而确保了市政道路工程的完善进场控制。

3.2严格按标准压实路基、土方回填

路基及土方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市政道路成功与否的关键,倘若没有按标准进行路基压实将导致其局部沉陷、边坡滑塌、路提不稳,造成路基震荡、路床积水,或挖方时土方塌陷、发生位移、下陷、超挖、不到位放坡、路基表面不平整、下沉不均匀等现象。因此,我们只有严格的按施工流程采取科学的路基压实、选择高质量的土方进行回填才能使道路施工在强有力的路基基础之上建设的更加稳固、持久。首先,我们应对路基、沟槽的中、边线及水准标高进行反复的测试,合格后再对施工现场原有管线及邻近建筑进行必要的保护措施建设,为开挖施工做好前期准备。在挖土施工中,我们还应对挖土机械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使其碾压、行走的位置尽量接近沟槽边及支律。挖出的大面积土应及时运送到远离施工现场的专用储存场所,防止其进一步的占用面积本来就很有限的施工现场。为了防止超挖土处再进行回填,我们应通过反复的测量基底标高、验收基槽质量的方式严格控制基底超挖。而在填筑施工前我们还应对其基底进行必要、彻底的清理,不留任何杂草、垃圾、残土、树根,在进行软基处理时还要对原基底进行必要的压实处理。对填充材料的选取当然是级配越高越好,一般以粗粒土为宜,当然对土中的含水量控制也十分有讲究。在压实的环节上我们应严密控制其每层的压实厚度,并对路基及沟槽进行分层填筑及压实,一般压实厚度控制在20cm范围内,当遇到弹簧路基土时则应将其晒干后再进行回填,同时做好路基的排水措施维护,控制匀速的回填。

3.3充分混合水泥石粉层、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配比、碾压

混合料不均匀是水泥石粉层施工中常见的影响质量因素,它可以导致水泥强度不合乎设计使用要求,压实度不足或在压实过程中发生龟裂、起皮、散落、不板结、凹凸不平等现象,无法满足道路表面平整度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颗粒直径较小的石粉在高质量的搅拌机帮助下进行水泥石粉混合,使之在充分的搅拌中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在碾压施工中应采用12吨以上的压路机,而当水泥石粉层的压实厚度达到15厘米以下时则开始使用15吨左右的压路机,总之本着先轻后重的碾压机选用原则,保证水泥石粉层的厚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混合料进行拌和碾压时,我们要严格控制其中的水分含量,夏季炎热时及时洒水,从而确保其在最佳的水分配比情况下实施碾压,达到完美的强度和密度。当然碾压的时间与次数也要严格控制,一般在2小时内要完成不少于八次的碾压,对搭接部分的处理应采用对接方式,后段施工的碾压补充前段施工的预留一起碾压。

结束语

总之,在市政道路的施工环节有很多应注意的硬性指标要求与科学施工方法的设计运用,我们只有本真认真求实的态度针对工程建设的特点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控制要点分析,选取适用的施工材料设备采取完备的施工方法严把质量关,才能真正使市政道路在高质量的施工中永久服务、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职能,便利人们的出行,以生机勃勃的持续发展勾画城市未来美好的蓝图。

参考文献:

[1]苏宏阳.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徐伟.市政工程质量通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王春玲,朱国庆.浅谈市政混凝土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04,93(3).

[4]黄国章.浅谈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福建建设科技.1999,2.

上一篇:水电站移民安置点的规划设计构想 下一篇:探讨如何利用景观元素塑造交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