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Amazing!

时间:2022-09-22 10:51:55

在中国电子商务厮杀得烽火连天之际,亚马逊依然在以自己的节奏迈步前行,从它的员工身上,你会发现亚马逊人独有的专注、思辨和充实。

减少让你猜测的过程

王庆皓最快乐的生活,就是和自己的两个女儿玩,她喜欢和她们的沟通,更愿意看见女儿们能够慢慢长大,能够自己解开对这个世界的疑惑。

王庆皓在公司的身份是亚马逊(中国)研发中心CBI组研发经理,主要负责带领网站应用团队提高用户体验。她更愿意在亚马逊网站扮演解惑者的角色。她的部门的任务,就是让顾客能够有最大舒适度地在亚马逊上购物。

尽管在电商行业工作许久,王庆皓确实在亚马逊才有了对“顾客至上(customer focus)”最深的体验。她经常在亚马逊上给自己的小女儿买婴幼儿用品。在自己的网站上购买,也是她工作的一部分。因为只有这种用消费者的心态亲身实践,她才能更好地了解到顾客的购物思路和习惯。

对王庆皓而言,能够减少每一个让顾客购物过程中猜测的可能,就是最直接的成就感。“举一个例子,这个产品的卖家是北京的,消费者如果在上海,心中会猜测‘可能需要两天到货’。但我们做的工作就是你只需要告诉我你在哪儿,不需要管货物在哪个仓库,我们就能给你准确计算出什么时候货物会送到你的家门口。省去了顾客猜测的过程。”

让顾客更满意,需要一个价值观一致的团队支持。王庆皓从不会把自己当成部门的家长,她坦言更愿意做这群弟弟妹妹身边的观察者,对每个人都因材施教。

亚马逊的工作紧凑而有序,也可以被看成是一个聪明人自我协调的过程。王庆皓并不要求每个员工都点卯一样地严格执行上下班时间,她要求每个人学会自我调节时间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能把握这个尺度。很多新员工可能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花很多时间,不太感兴趣的事情不会去投入过多精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保证项目正常完成,他感兴趣的事情我会给他充足的时间,但如果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流程了,我会指导他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

大学毕业后,王庆皓很明确地选择了做互联网行业,她清楚自己希望的是自己工作的成果能够直接被人看到,她期望能够利用领先的IT技术让用户能够拥有无障碍、可信赖、便利无忧舒畅的网上购物体验。而今,她在自己的身边,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同类人,有好奇心,对市场感兴趣。王庆好在这个集体中,觉得自己越来越年轻。对这些闲暇时间能凑在一起玩网游,互相合作战无不胜的年轻人来说,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把亚马逊的购物“窗口”做得真实、实在,能够吸引消费来到这里,让他们感到舒服,进而提高他们的品质,最终把在亚马逊购物变成自己的生活的一部分。

最棒的是和一群优秀的伙伴同行

许多人都收到过电商购物网站的广告推送邮件,这些邮件会根据你过往的购买经验,为你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商品。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杨凯在亚马逊(中国)担任市场部客户细分市场战略与规划高级经理,她笑眯眯的眼睛中闪动着得意的光芒:“如果你有十个朋友坐在一起聊自己收到的邮件,其他的购物网站,可能十个人都会收到一样的推荐。但是亚马逊的邮件,绝对会为每个人单独定制。这就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杨凯笑称自己的职业发展历程就是过去八年的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史。南京大学经济法硕士毕业之后,她迈入了电子商务的领域。进入亚马逊之前,杨凯在美国新蛋网先后担任过产品线经理、电邮和短信市场营销及客户肖像分析高级经理等职。在亚马逊,杨凯主要负责客户细分、客户统计分析、邮件营销以及搜索引擎投放等工作。用她的话说,就是为亚马逊带来高品质、高转化率的客户和流量。

以邮件营销为例子,杨凯让我们了解到她工作的奇妙之处。“普通的邮件营销会有三个维度来衡量邮件营销的效果。第一维度为邮件的打开率;第二个维度为点击率,即客户在打开邮件之后,是否点击进入亚马逊的页面;第三个维度,是转化率,即那些通过营销邮件进入亚马逊网站最终完成购买的数量。而亚马逊邮件营销的奇妙之处却并不在此。”杨凯说,“亚马逊最棒的是其先进的邮件营销系统每天可以同时为成千上万的客户产生成千上万种个性化邮件,然后通过它先进的智能推送系统逻辑来决定单个独立客户收到哪一种类型的个性化邮件,从而达到最大化营销效果的目的。”杨凯和她的团队正是借助亚马逊先进的系统运算和商业智能进行分析,从而保证亚马逊的邮件营销达到既不过度推送邮件又能有效保证有限邮件营销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邮件营销的数据分析只是杨凯工作的一部分,他们的全部工作就是通过对客户的细分、客户行为的分析、竞争对手策略的了解,最终能够支持市场投放的决策。很显然,杨凯的部门能够给亚马逊很多部门以支持,也需要很多部门的支持。在一个居中环节,杨凯的工作的结果价值又如何体现呢?

“市场部有非常明确的业务指标和绩效衡量标准,我们不仅为流量负责,而且为销售负责,我们与销售团队一起为同一个销售目标承担完全一致的责任。”“结果导向”是亚马逊的基本经营理念之一,市场与销售分享同一个销售目标是为了促进工作价值在跨部门的合作中得到最大化,从而避免责任的相互推诿。比如说销售量不佳,市场部会说我只负责带流量——因为销售取决于流量的转化。销售部门也会反驳,之所以客户没有转化。是因为你们市场部带来的流量品质不够高。这样看起来,每个人都没有错,但就一个大的目标‘销量’而言,每个人都是责任的承担者。因此,团队合作很重要。既是你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都是自己的结果。”

杨凯觉得,事物只有在你以最契合它机理的方式切入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最大化的效益。因此,她在管理上并不希望刻意影响任何人,要求任何人。“保留每个人的风格比大家一致更好。在这种状况下决策不再是单一的,我们的很多决策面临的未来是瞬息万变的,如果做决策的是一类人,那么他们做出的决策并不能面对未来的变化,因此,保留风格的多样化有助于决策的全面性。”

学习成为一种本能

亚马逊供应链的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产品入库流程及电子化、库存管理和客户订单处理流程。作为亚马逊(中国)供应链项目经理,牛少芬和她的同事们,就是提供最快速、最经济的方法来满足客户的每一张订单的要求。

亚马逊的物流系统一向在业内首屈一指。供应链系统在整个物流体系中有些运筹帷幄的感觉。以客户下单的过程为例:当你用鼠标点击“购买”键时,供应链的系统就在快速地运转,它会根据你的地址计算出最优的发货库房和最快的物流路径,并告知你最准确的送达时间。

而库房操作系统则更为直接,仓库接到收货指令——有10件货品。库房操作系统会根据每个货物的体积计算出这些货物放在哪里。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的货物堆放是著名的“乱而有序”。为了节约空间,亚马逊的仓库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分门别类存放。而是以千奇百怪的组合方式放在一起。出货的订单打好后,系统会算好,出货员工先到哪个通道的哪个货架去取哪个货物,再走几步到下一个货架拿下一个货物,整个流程最终会计算出出货员如何以最精确的时间点、最有效率的方式出货。

牛少芬在进入亚马逊之前,在传统制造行业工作了两年。那里的工作节奏比较缓慢和平稳。而喜欢新鲜事物的她被电子商务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吸引,并加入了亚马逊。而亚马逊的高速发展和对员工的高标准要求还是给了她不小的挑战,以至于她花了半年时间才适应并真正融入到亚马逊的大家庭里。

每一天工作的开始,牛少芬看一眼今天的KPI,就会觉得自己今天的工作排得满满的,她需要把自己的马达开动到最大,才能让自己的运转追上KPI的要求。一个项目完成之后,并不是松一口气的感觉,因为后面还有两个、三个等待着她。刚开始,她一度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否可以顺利完成任务。然而,随着节奏的适应,牛少芬觉得自己成长得越来越快,即使有时是为了工作被动地学习,但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上,亚马逊每招一个人,并不是只看他是否符合当前职位的要求,而是更注重他是否有潜力在公司长期发展,他是否有能力把过去的行业经历提炼和转移到新的工作中。亚马逊人常笑称自己工作一年相当于在别的地方工作3年。而对牛少芬来说,她觉得自己最大的进步,就是不会再惧怕任何困难。对于所有亚马逊的员工来说,这个行业有很多很多的机会,等着你去抓。

上一篇:农科类专业群GIS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下一篇:TC理论指导下的ESP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