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带着_____”上路导写

时间:2022-09-22 10:18:59

半命题作文“带着_____”上路导写

文题

请以“带着__________上路”为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从这个题目现有的文字部分即可看出,“路”可作不同层次的理解,既可以是“实路”(实际的路),比如乡村之路、校园之路、城市道路、崎岖山路等;也可以是“虚路”(引申、比喻之路),比如求学之路、人生之路、探索之路、希望之路等。但“上路”一词总给人一种路途遥远,并非一路平坦之感,所以这里的“路”最好理解为“求学之路”、“人生之路”之类的具有比喻义的路。

题目中的“带着”,意味着所带的东西应该是上路之时就放在身边的,而不是在半路上捡到或者在终点得到的。既然要带着走完全程,那就意味着所带的东西必定是很重要的,是一路走来所必需的。比如“带着爱上路”,因为生命之路不能缺少爱;比如“带着勇气上路”,因为我们必须要有勇气克服在生命道路上遇到的重重困难。

然后,我们在各种各样的“路”中,选定一条自己心中最熟悉的“路”,并选出这条“路”中自己最有话说的角度来立意行文。

例文

带着自卑上路

李亦然

我相信,天才的骨子里大都有一点自卑,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经历。

――周国平

我们总相信失败与自信无缘,总相信成功与自卑无关。我们看过不少描述成功人士经历的传记,每一篇都写了自信对成功的促进作用,每一篇都极力否定自卑能促进成功。于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成功的人绝不自卑,自卑的人绝不会成功”便成了真理。

但静下心来思量一下,自卑一定是成功的绊脚石吗?

其实,自信与自卑虽然是人们内心的两种极端表现,但它们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真正的自信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而自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有人面对弱点而怯懦,逃避现实,不能振作,于是永远与成功无缘;有人虽然也为这些弱点而自卑,却敢于正视,奋起自强,他们把自卑转化成了前进的动力,于是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功。

也许,这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但事实确实如此,正是自卑感促成了天才们的自信与最终成功。因为让人笑掉大牙的口音而自卑,于是每天跟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广播学习发音,拿着报纸文件大声地念,早上跑到小树林练习绕口令。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的朱军。个人如此,集体也不例外,本尼迪克特将日本的民族性格归纳为“菊与刀”,日本人有着菊一样的柔韧与自卑,二战后,他们以谦卑的心态向他国学习,最终又迸发出刀刃的寒光。正是这点自卑,让那个穿和服的民族懂得了正视自我,克服弱点,进而走向成功。如此看来,我们怎么能将自卑与成功割裂开呢?

现在,我们可以明确自卑的意义了。自卑是一道激流,它可以冲垮你内心的堤坝,让洪水在你的心中肆虐;但它更可以成为一种动力,载着你的航船乘风破浪。自卑犹如石头,你可以将它变成前进的铺路石而不是绊脚石;自卑犹如利箭,你可以让它射向靶心而不是伤害自己;自卑犹如秋天,你可以收获很多而不必在意几片凋零的黄叶。

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屈服于它,让自己毁于自卑。朋友们,请你们不要自怨自艾,学会带着自卑上路吧,只有敢于剖析自卑、正视自卑,才能迸发出隐于内心的自信的色彩。

带着自卑上路吧,成功在等着你。

评点

这篇议论文有如下几个亮点:首先,作者独辟蹊径,一反人们的习惯性思维,而论证“带着自卑上路”的重要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本文的思路比较严密,能够环环相扣,在以周国平富有哲理的话开篇之后,作者从反面入手,引导读者思考:自卑果真是成功的绊脚石吗?在作者阐明自卑与自信之间的联系之后,我们明白之所以要“带着自卑上路”,是因为如果“把自卑转化成了前进的动力”,就能取得“令人吃惊的成功”。而后,文中选用朱军和日本民族的例子,由个人上升到集体,既符合逻辑又更具说服力,这足以让读者认识到“带着自卑上路”的意义。自卑被比作激流、石头、利箭和秋天,既表现出它的两面性,也突出了自卑的可合理利用、促使人生走向成功的特点。

上一篇:中国思想输出的困局 下一篇:繁花渐欲迷人眼 千枝万条尽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