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

时间:2022-09-22 09:11:59

新形势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

摘要:专业实验平台是培养工程人才的主要硬件之一,为适应专业评估的需要,广东工业大学土木学院开发了面向新形势的专业实验平台。本文围绕这个实验平台的开发过程以及专业内涵与广度拓宽的要求,介绍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平台的开发思路和原则,阐述了该实验平台的内容与发展方向,以及配套教材、大纲、实验指导书及实验考核方面的建设情况。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57-02

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操作水平和创业能力,实践性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当前,如何加强专业实验平台的开发与建设,使高校实验教学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逐步成为高等学校感到棘手的一个重要课题[1]。高等学校办学是否成功取决于三大因素:实验教学仪器和设备、图书文献与师资力量[2]。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基本办学条件做出了明确规定[3]。对理工科专业来说,实验教学环节尤其显得重要。而建设专业实验平台则是完成实验教学、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因此,能否开发与建设成一流的专业实验平台,是衡量一流高校的关键因素之一[4]。

目前,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教育部加强了教学评估与专业评估的推进,为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软硬件设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实验室建设,教育部把它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和观测点。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定位,都在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广东工业大学土木学院,2005年整体搬进大学城,2007年迎接了本科教学评估,2014年部分专业申请了教育部的专业评估,本学院努力抓住新的机遇,面对新的形势,积极整合各实验室资源,加大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投入,重新对专业实验平台进行规划建设,效果显著。

一、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面临的新形势

2012年,教育部根据当前形势与专业的服务范围与内涵,以及专业的外延服务领域,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给水排水工程”(080705)专业更名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081003)专业。专业隶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本专业学科、专业的宽度和广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形势下越来越要求本专业与其他相关学科、专业进行交叉和融合。在实验教学上,迫切需要建设新的实验平台,加强实验教学力度。另外,本专业搬进大学城办学以及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实验室面积、设备与软硬件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明年将申请教育部的专业评估。专业评估的要求与各个指标的观测点在本科评估的基础上更加严格、更加具有科学性,尤其是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方面,指标的考核更加具体细致。为满足专业评估的要求,实验室建设已成为本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原有专业实验平台的现状与不足

由于历史的原因,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实验平台基础薄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专业实验平台不健全。跟以前相比,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范围拓宽了,实验实践环节更加得到重视。尤其是实验项目的设置数目、层次与深度以及具体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我校目前的实验课程,实操性、综合性、创新性等,在教学计划上未充分反映出来。以前的专业实验教学平台没有统一规划,实验大纲与实验指导书较旧。理论教学中穿插的实验教学环节,一般是2~4学时,由任课教师编写实验指导材料。实验课程的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了专业实验平台与应用及能力的培养不匹配。

2.专业实验平台与新形势下教学目标不匹配。原有的各类实验室,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专业实验平台与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不匹配,资源非常分散、功能很单一,尤其是设备重复购置,同一学校不同单位资源未共享,各自为政,造成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协调。哪些课程需要设置并进行实验教学,开展哪几个实验,怎样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是综合性实验还是设计性实验等问题,显得较乱。而且,实验平台的建设,还是按照传统的要求进行,没有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变化。对实验教学的设置范围、开设条件、内容要求和完成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

3.实验设备缺乏。由于历史的原因,本专业实验平台建设投入少,实验设备缺乏。各学院之间实验设备共享性不强,实验室开放力度不够。因此,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制约学科发展,有时无法开展正常的实验教学。

三、专业实验平台开发与建设的目标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目标,立求实现实验资源共享,满足新形势下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从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效益。这样,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满足本科教学为前提,为本科教学评估和专业评估提供依据和支持,还能兼顾学科发展和科研的需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平台建设,要求能实现专业主干课程综合性、设计性与创新性实验的开设比例达到100%,其他课程这个比例在85%以上。每门实验课程统一编写《实验教学大纲》,负责人还需编写《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实验设计既要考虑对学生的吸引力以及与现实接轨,又要能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减少演示性实验的建设,开发与建设探索和创新性实验,将实验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渗入到实验设计中。同时还应开发专业实验平台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实验考核细节等,配套齐全时验收才能通过。

四、专业实验平台的开发过程、内容与方向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以及各校如火如荼开展专业评估的形势下,广东工业大学部分专业也进入了专业评估申请的轨道。学校逐步向发展“研究型”大学的方向迈进,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和扶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平台的开发应运而生。本专业的教师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决定组建以专业实验平台为基础的分类型规划的教学实验室。对相关专业课的实验进行重整,组建和开发符合本专业在新形势下发展需要的专业实验平台。新建平台主要承担课程教学任务,但不再是专业实验平台“小而全”的模式,实现不同实验的组合与创新,达到综合性、设计性与研究性实验的效果。对于实验项目的设计,先由课程教学相关老师讨论、设计与编写,从立项到验收过程全程负责该门实验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如填写《实验任务书》,配合设备处完成设备招投标、评标、结果确认。设备购买后,协助调试、验收实验设备。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平台,包括两个专业方向的实验课程模块,即城市水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主要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管理;水的加工、生产与管理;水质处理与利用;废水资源化等)和建筑水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主要包括:建筑设备;消毒设备;建筑水处理器;中水处理与回用;膜处理工艺与设备等)。实验平台还结合了广东省地方特色,引入了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与生态环保理念进行建筑水科学方面的研究、膜处理技术应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工艺开发、自然生态净化工艺研究等。今年全国正在进行绿色标识评定标准的研讨,包括水环境的改造利用、雨水的收集处理利用、分质排水与循序使用等,这些理念的实施,更加坚定了实验室日后的发展方向。

五、专业实验平台的验收

专业实验平台的验收,是进一步加强平台有效性和确保平台顺利发挥作用的需要。项目(或课程)负责人必须提交验收材料。开设的普通实验、设计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至少要在一届学生中安排相应的实验,并具备相应的材料才能通过验收。学校在进行实验平台验收时需要以下材料:(1)实验任务书,其中需要提供课程名称、实验名称、实验对象与实验要求等。(2)实验教学大纲。(3)实验指导书。(4)教学任务书。(5)学生实验报告。必须有老师的批改与评语,并向学院资料室提交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课程实验成绩登记表》。(6)其他。如果材料不全,则不予验收。

六、专业实验平台建设的效果与应用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平台,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2005年立项,2007年通过本科教学评估,2012年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项目立项,已经具备一定的建设规模。根据教育部对本专业更名后内涵与培养目标的改变,本专业实验平台进行第二次新任务与新目标的建设。到本教学年度结束后,这个平台将全部建成,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更加鲜明:更新和添加了实验设备和仪器,改革了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建立了教学与科研互动的开放机制。经过2009、2010、2011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近500人的实践,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逐步加强,开展自主实验、合作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方面,学生非常积极主动地加入,甚至利用节假日对自己感兴趣的实验继续研究,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参加校级与省级的大学生科学实践“挑战杯”竞赛,获得了金奖与银奖。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符合新形势对学生的要求,改变了以往实验教学不匹配的现象。新建设的平台实现了基础与前沿、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因此,专业实验平台对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芳,李滨,宋瑛琳.国外高校实验教学经验及启示[J].实验科学,2012,(4):1-4.

[2]梁雄,胡泽友,杨毅.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7):194-196,209.

[3]张洋.工科高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1.

[4]吕念玲,梁权森,殷瑞祥.研究型大学构建五维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4):116-119.

上一篇:浅谈Protel99SE在PCB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学专业毕业考核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