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时间:2022-09-22 08:52:24

昆明市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对昆明市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分析,对昆明市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的概况、特征和课程开发价值进行概括,结合昆明市少数民族地^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昆明 少数民族地区 体育课程资源

“阳光体育”的提出与实施,要求各地区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民族地区有效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各种体育活动。重视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促进昆明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资源的发展,从而推动昆明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加快体育公共服务的公平化,加快教育公平。

一、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

体育课程资源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威认识,但也有学者对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陈连珍在《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开发机理研究》对体育课程资源概念定义如下:“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整个体育课程的编制过程中,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所开发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二、昆明市少数民族体育资源

昆明形成村落的少数民族有彝、回、白、苗、傈傈、壮、傣、哈尼等。昆明地区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独特的体育项目。如彝族的摔跤、磨秋、蹲斗;回族的木球、方琪、拔腰;白族的跳花盆、打胀鼓;苗族的摔跤、踢脚架、射弩、吹枪、爬花杆、打陀螺;壮族的抢花炮、抛绣球、上刀山、武术;傣族的武术、丢包、斗鸡;哈尼族的打秋千、摔跤、赛球、踩高跷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对缺乏,要满足当地学生的体育需求就必须要补充现有的体育资源。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有着自己的历史,同时也拥有了自己丰富的体育资源。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资源,将民间体育项目引进学校体育课程既是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弘扬,也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民族民间项目从体育的角度了解各民族的悠久文化历史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选择终身体育习惯,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四、昆明市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昆明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经常对少数民族地区现有体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他们对课程标准有正确认识。利用岗前培训、学历后教育,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不断的更新知识体系。

2.鼓励有特长的老师和学生积极组织课外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对于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和学生,应创造机会和条件使他们的体育特长得以展现。如让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兼带体育课,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等,促进民族地区民族民间体育的发展,从而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3.完善学校体育的组织机构。建立学校领导组织管理、体育教师负责、班主任和校医配合,创造机会和条件利用他们工作特点。请班主任担任校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员,经常聘请社会体育指导员去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体育讲座,与体育教师共同组织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等。

(二)昆明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素材资源的开发

1.改造现有的运动项目。教师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改造现有的运动项目,通过简化规则、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出新的体育课程内容。

2.挖掘昆明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引用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昆明市有着丰富的体育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要充分重视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发挥体育教师以及民族民间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引进新兴的体育项目,促进本地区体育的均衡发展。

(三)昆明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自然资源的开发

昆明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地质地貌成为了民族民间体育最好的授课天然教学场地,教师可以根据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的筛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利用大自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活动,充分利用这些绿色资源。

(四)昆明市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昆明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偏僻山区学校体育教学场地设施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师更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在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制作简易器材,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利用价值等方面,从而使物尽其用。

(五)昆明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条件落后,信息闭塞,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受到了限制。条件好的地区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等获取体育信息,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以及体育相关节目,使教师不断获取新兴知识,更新课程内容,及时理解最新的体育理论,使理论不断的与现实教学相结合。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合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开展好现有的竞技体育项目。

(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体育组织管理结构,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三)利用现代手段把民族民间体育运用于体育教学中。

(四)保护和挖掘民族民间体育资源。

(五)积极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

参考文献:

[1] 彭立群.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及开发利用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

[2] 张义忠.关于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文献综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229.

上一篇:没有什么最好或最坏的时代 下一篇:沂南县高中体育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