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事人的知情权

时间:2022-09-22 08:28:11

【摘 要】民事诉讼当事人知情权,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对程序上与当事人有关的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及包含案件中断、中止、终结等法定事由应当享有的知晓、了解的权利。文章在分析民事诉讼当事人知情权含义、性质以及我国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当事人知情权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当事人;知情权;完善

一、民事诉讼法当事人知情权的含义及性质

(一)含义

知情权又称知悉权、了解权,是指公民或者法人享有最大限度地知悉、获取各种信息的自由和权利。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知情权由于民事诉讼特殊的性质,有其特定的含义。按照通常的理解,民事诉讼当事人知情权,“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对与当事人有关的、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及包含案件中断、中止、终结诉讼等法定事由等程序上的事务应当享有的知晓、了解的权利”。它包括主体、客体、内容三个基本要素,主体是指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特殊情况下法定人,监护人,客体是指能够纳入到当事人有权知悉、获取的诉讼范围之内的信息。内容是指知情权的主体在各个诉讼阶段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二)性质

1. 它是当事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知情权作为当事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对当事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当事人诉诸法律就是期望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只有在最大限度内了解了诉讼的信息,才能充分的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获得诉讼的最大效益。否则,当事人就会陷入一种相当被动的境地,不仅预期的诉讼目的无法实现,其诉讼主体性也就更加无从谈起。其次,当事人的知情权具有基础性。一方面,当事人的知情权能派生出其他权利,如被告知的权利,查阅的权利,另一方面,知情权是有效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民事诉讼活动是当事人之间进行攻击和防御的活动,如果对对方的诉讼主张、辩驳理由不知情,就更谈不上进行攻击和防御。最后,当事人的知情权具有普遍性,虽然各国法律条文并未明确规定当事人的知情权这一概念,但其内涵普遍内化于各项诉讼制度中。如证据公示制度、法官的释明义务等,都体现了保障当事人知情权的精神。

2. 它是当事人享有的一项基本诉讼权利

在诉讼活动中,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实体权益和程序权益得到充分实现,确保诉讼活动能顺利进行,法律规定了广泛的诉讼权利,比如委托人的权利,申请回避的权利,收集、提供证据的权利、辩论的权利,处分的权利等等。在这些权利中,知情权处于基础和前提的地位。因为当事人如果不知道自己享有的权利,不知道如何有效行使这些权利,再多的权利也只能成为空谈。

3. 它是当事人民事诉权所派生的权利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依法请求法院保护其权益的权利称之为诉权,诉权是为实体权利寻求司法保护的一种手段,但诉权是一种抽象的权利,必须通过当事人行使各种具体的诉讼权利来实现。所有具体的诉讼权利都是从诉权派生出来的,以诉权为核心,是诉权在各个不同诉讼阶段的不同表现形态。知情权不仅是当事人享有的一项诉讼权利,而且是当事人享有的一项基础性和前提性诉讼权利。

二、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知情权的现状

(一)当事人的知情权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条文偏少,较零散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相关的法律并没有直接提及民事诉讼当事人知情权的问题,而是间接地、零散的体现在相关法律条文中。比如《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128条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民事《证据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不仅如此,相关法律中能引申为知情权涵义的条文也十分有限。另外,和其他法律领域的知情权相比,如行政相对人的情权、股东知情权以及劳动者知情权的规定相比,民事诉讼相关立法以及学界对知情权的关注更是少之又少。知情权是当事人享有的一项基本的诉讼权利,是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前提,在当前立法对当事人的知情权保护不够的情况下,更不用谈很好的实现其他诉讼权利,从而实现预期利益,从长远上看,也不利于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权威。因此,现有的零星分布的有关知情权的规定和做法,有待形成系统化研究,并纳入到立法当中,为司法实践提供依据,使当事人知情权的保护更加体系化和规范化。

(二)有关当事人知情权的法律规定不合理,缺乏操作性

首先,在审前阶段,主要涉及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的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情况的说明,证据的交换、答辩制度等。在法官的告知义务方面,如前文提到的《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以及128条,从这些条文我们可以看出,该类关于法官告知义务的条文具有明显的宣示性,虽然规定了法官的告知义务,但未告知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应承担什么什么责任没有明确规定,也未明确规定应告知当事人具体享有哪些权利义务,因此只能流于形式,缺乏操作性。另外,该第126条还规定可以口头告知,缺乏司法的严肃性,使违反告知义务的情况无据可查,从而更加流于形式。关于证据交换,《证据若干规定》第37条: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人民法院对于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当组织当事人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可见,我国除了“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的案件”不要求强制进行证据交换,但是,这却会使双方当事人在审前阶段无法据此对对方在正式庭审当中的行为形成一个大致的、合理的预期。另外,何为“疑难复杂”缺乏具体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在答辩制度方面,根据《民事诉讼法》125条,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可见我国立法未规定强制答辩,这就容易使被告一方通过不答辩来隐瞒自己的诉讼态度,造成双方当事人信息不对称,从而在诉讼中进行突袭,严重影响双方对抗的公正性。另外,在合议庭组成人员的告知方面,只有一个笼统的规定,而并未规定具体应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的哪些信息。

其次,在审理阶段,主要问题是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的心证公开。我国确立了判决理由公开制度但未明确规定审理过程中的心证公开。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心证公开是指“审理案件的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适时地以适当的方式向当事人公开其对案件事实的暂时性认识和法律见解,并允许当事人就公开的心证再行补充资料或陈述意见以尽攻击防御之能事”。根据《证据规定》第 35 条,从形式上可以说是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向当事人公开法律见解的具体体现。但是该条文过于笼统,未就法官公开心证的内容、时机、方式等,具体程序运作的问题上更是没有确立相应的规范,这就大大降低了法官心证公开的可操作性。只有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公开心证,才能使当事人知悉那些影响自身权益实现的重要信息,从而才能积极主动地作出充分的声明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证据和陈述意见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最后,在裁判阶段,主要是判决书中裁判理由的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152条规定: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该条文虽然明确规定判决书要写明判决理由,但是却没有涉及证据的采信及其理由,“换句话说,民诉法并没有要求判决书对争议事实与判决认定事实之间的逻辑联系作出一个严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与说明。”因此,会使得当事人无法知道判决的依据所在,从而使判决书的说服力大大降低。

(三)当事人的知情权缺乏程序救济

有权利必有救济,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赋予了当事人一系列诉讼权利,但并未建立一种程序保护机制来充分的保障其程序权利的实现。例如,当法官没有履行告知或释明义务,损害了其知情权并给当事人带来不利的诉讼后果时,当事人应当如何救济其权利,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三、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知情权的完善

(一)强制答辩制度

前文以对我国答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我国应规定强制答辩制度,特别要对被告在规定期限内不答辩的法律后果方面应有所明确。即应该提交答辩状进行答辩的被告(包括二审中的被上诉人)怠于向法院提交答辩状的,在期限届满后,不得再次提出抗辩,并因此丧失答辩权利。强制答辩制度使得答辩不仅是被告人的一项权利,更成为一项义务,从而促使被告积极的行使答辩权,使双方在庭审开始之前可以对对方当事人拥有的证据情况有个比较粗略的了解,进而才能为之后的诉讼活动做好防御准备。

(二)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示制度又称信息披露制度,是指法院依其享有的职权,将民事诉讼进行的全过程及产生的结果向当事人公开的制度。其目的在于使当事人充分了解诉讼过程中的一系列信息,从而有效维护自身的权益。首先是庭审前信息披露程序,即文书交换和证据开示程序。此阶段法院应组织当事人相互交换诉答文书以及相应证据,从而够获得对方手中的诉讼信息,为之后案件争点的形成以及当事人攻防预先做好准备。其次,在审判过程中要确立法官的心证公开制度,法官应向当事人说明证据被采纳或排除的理由,使当事人真正参与到审判过程中来,充分行使自己的辩论权利,从而对裁判形成实质的影响。最后,在裁判文书中对据以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采信情况及相应的推理过程要做出充分、合理的说明。内容阐述也要清楚明白,使当事人仅通过裁判文书就能够明确了解裁判结论得出的过程。除此之外,法院还必须设置相应的裁判文书查阅程序,方便当事人及其他公众随时查询。

另外,在审判人员的信息披露方面,立法应明确规定应该披露的个人信息,不仅要披露姓名、性别、籍贯;更要将有关人员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学习经历、主要社会关系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因素告知于当事人。

(三)完善知情权的救济程序

建立当事人异议程序,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如果认为法官没有尽到告知职责或者释明职责,如果本次程序并未结束,有权向法官提出异议并要求纠正法院对当事人所提出的质疑应在法律规定期限内给予答复,即如果当事人的异议有根据且能够之前法院不当做法的,法院应改正程序上的错误。若当事人质疑的理由不成立,法院也可以理由不当而驳回。

参考文献

[1] 张纬武.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知情权[J].天府新论,2005 (11).

[2] 孙永军.论法官心证公开的构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 黄娟.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知情权[J].法学评论,2004 (1).

上一篇:论经营者告知义务的范围和履行方式 下一篇:我国涉外动产物权法律适用基本原则的争议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