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时间:2022-09-22 08:22:0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摘 要:新世纪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乐学”“会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即参与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过程,法则、性质的推导过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交往、竞争、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等方面素质。树立良好老师形象,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创设心理相融氛围,使每个学生愉快接受新知识。指导学生掌握独立思考方法,养成思考的习惯,培养学数学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优化 素质教育

新世纪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乐学”“会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略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即参与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过程,法则、性质的推导过程。

问题解决过程,使学生沿着一定的阶梯,一步步地迈向成功,品尝通过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教学“体积单位”一课时,可这样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设疑激疑,诱发思维。那该如何衡量呢?使学生产生一种悬念。再进一步引导回想以前知识,前后联系,激发进行思考,使学生积极思维。

二、合作互助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交往、竞争、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等方面素质。小组学习把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水平的学生放在一起共同学习。一方面,他们可交流彼此之间的信息。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又能在学习中养成同学之间自我竞争意识,促使学生思维过程形成“你追我赶”。另一方面某些胆小的学生,在班级中不敢“抛头露面”,这时比较大胆的就敢于把自己所想结论“和盘托出”供同学们参与。使各种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第三方面,小组讨论中形成同学之间合作意识。未来科学知识、科学研究,需要彼此之间进行合作,才能突破某种技术。如在某些数学竞赛方面,往往学生个人成绩都比较好,而在合作题方面,外国的学生经常成绩比我们好。所以应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因为每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都不同,同一个问题,他们却从不同考虑角度出发。各自突破知识点,得到结论,一旦合作起来,又能突破难题。此外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交往,进行互帮,让学生在实践中各方面都能得以提高。

三、树立形象

树立良好老师形象,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创设心理相融氛围,使每个学生愉快接受新知识。

老师的形象是关系到学生一开始上课的情绪。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一进教室,他们情绪高涨,集中精力准备注意听课。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师生情感的交融,思想的共鸣。

教学专家认为:通过研究证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提高;反之在紧张压抑的情绪下,学生的成绩普遍下降。因此,教师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进行“愉快教学”,对小学生提高数学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培养兴趣

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也就谈不上什么思维活动。而“知识是在人的思维(认识)活动过程形成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经过自己的尝试练习、操作,并自己独立思考,得出答案。让学生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喜悦,从而让学生逐渐产生对数学越感兴趣,越要思考,以致自己“找问题”,“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他们会为自己的“成果”乐此不疲,这样享受思维能力得以较好发展。切实推进教育的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而努力奋斗的小学基础教育,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运用它的内涵,这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

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在踏上三尺讲台近十年之多的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体验出优化课堂教学有以下尝试。

五、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师指导监督

我在教学中,采取学生批改作业在前,教师个别订正作业在后。对课堂内外作业布置我采用教师布置同班长布置相结合,设置甲乙作业本。与此同时,严格按照“减负”要求,总作业分量控制在法定分量范围内。每上一节新课时,班长便结合刚上过内容布置作业。作业内容在教材中,题型一般属于巩固、练习型,对班长布置作业采取先“放权”再“收权”的办法。第一步采用教师不管不问的态度,下课时,教师简单说一句“班长处理”,这是“放权”。完全根据班长上课听的情况,从教材中找相关联的习题。作业完成后,由科代表收起来,并科代表逐个检查,纠正错误;有问题同学马上将作业拿回订正,然后再交给科代表,同时班长检查订正的正确与错误并作及时处理。科代表批改作业只有权批改无权打批改日期。待全班作业通过类似过程完成后,科代表将作业送到授课教师办公室,第一步便结束。第二步教师采取既管又问的态度,这是“收权”。这便是我所说的学生批改作业在前,老师个别订正作业在后方法的过程。

教材中整个一个练了以上两结合外,最后便是对练习题中带“*”和思考题的解答之方法过程。这类题目属于绝对提高型题目。我采取方法为布置部分有兴趣同学晚上回家思考解答。第二天,在课堂上首先让同学之间相互查对其结果异同。若存在分歧,个别同学到授课教师处问或上课开始前几分钟由学生提问教师分析解答。

六、学生互相互督学习,教师适时辅导

素质教育提倡给学生充足自由活动空间,提倡“讨论式”学习。我在教学中除了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又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所授的低年级(一、二、三、)实行“小老师——小先生”制。小老师是班上成绩较好的同学;小先生是班上相对来说学困生。宗旨是互帮互助学,权利均等,责任相辅,共同进步。二者之间不存在“谁管谁”的关系;但存在“谁听谁”的关系。

管理的原则是在不影响小老师原有学习规律基础上辅完成作业及课堂上没有听懂的内容。力争使二者学习成绩都得到提高,呈现小老师通过对小先生的讲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小先生通过听小老师的指正,巩固了知识并有效记忆。

在履行各自职责中,二者若发生严重分歧,遇到较大困难时向教师反映,由教师指导解决。老师、小老师、小先生三者之间也相互督促,相互制约,效果很好。决定继续进行实验,在试验中改进,从改革中提高,从提高中总结,从总结中运用,从运用中推广,从推广中再改进、再总结、再运用,不断探索,逐步完善,发展。获得独特见解,取得实效。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添砖加瓦,改革创新。

总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法有很多。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具备会求知、会创新、会交往、会生存等素质,使数学课堂教学适应21世纪的需要。

上一篇:英语思维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试谈落后山区农村历史课素质教育的困惑与探索